乳腺癌病例的统计分析论文_吴玉环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213004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基本情况与临床病例特点,为后期乳腺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分析病理特点与发病特征。结果:40~60岁阶段的女性群体乳腺癌发病几率加高;病理检查中,浸润性导管癌(76.67%)患者居多;80例行手术治疗方式的患者,淋巴转移情况为:0个:22例,1~5个:38例;6~10个:16例;大于10个:4例;就医方面,1月内就医率46.67%,半年内就医率为32.50%,1年及以上就医率为20.83%。结论:对于乳腺癌,应加强预防,以降低该病发生率;乳腺癌病理特点因人而异,在展开治疗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治疗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特点;淋巴转移情况

乳腺癌即指在多种致癌因素影响下,细胞丧失正常特性而出现异常增生,致使大于自我修复程度而引发癌变的疾病[1]。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为女性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易引发炎症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命质量。因此,对于该类病症,应尽早确诊,并进行对症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该病危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皆为女性,年龄26~69岁。纳入标准:(1)经各项检查及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2)临床资料完善;(3)依从性较好;(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支持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未实施病理检查、指标不明确者;(2)严重心、肺、肝功能疾病者;(3)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的病理特点与发病特征,着重研究病理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病理特征、年龄分布情况等,查找、分析病理学资料,其中包括: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等。所有患者行病理学检查,具体如下:标本石蜡切片的厚度为4cm,对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R(孕激素受体)、P53(抑癌基因)、ER(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常规检测[2]。除Her-2外,其他蛋白均在细胞核中变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12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状况。(2)观察所有患者的病例特点。(3)观察患者淋巴转移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值来检验计量资料(±s);通过X2来检验计数资料(n、%);P<0.05即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12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状况

120例患者中,60~50岁患者所占百分比较大,详见下表1。

2.2 120例患者的病理特点

所有病例中P35阳性73例,占60.83%,ER阴性38例,占31.67%,PR阴性42例,占35.00%,Her-2阳性68例,占56.67%,其中,P35阳性所占百分比较大。

经病理学检查,出现髓样癌2例(1.67%),乳头状癌10例(8.33%),浸润性小叶癌16例(13.33%),浸润性导管癌92例(76.67%),其中,浸润性导管癌居多。

2.3 120例患者淋巴转移情况

120例患者中,共有80例实施手术治疗方式,其中淋巴转移1~5个的患者较多,详见下表2。

2.4 120例患者就医情况

120例患者中,无意识发现肿块112例(93.33%),体检发现18例(15.00%),未出现发病征兆98例(81.67%);病人1月内就医56例(46.67%),半年内就医39例(32.50%),1年内或1年以上就医25例(20.83%)。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女性常见疾病,其致残率与发病率较高,能在肺、脑等器官中进行转移,对机体组织产生破坏,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严重危害着患者生命健康[3]。乳腺癌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危险因素可增加疾病诱发风险,因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所面对的风险也不相同。疾病都可利用科学手段来进行预防,癌症亦是如此。

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主要以手术方式为主,并联合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年龄、肿瘤位置及大小、有无转移、病例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对扩大与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术、标准根治术进行相应的选择。总之,对于该类疾病,应趁早确诊,及时对症治疗,以避免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在对120例乳腺癌患者统计过程中,发现女性60~50岁为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期。经病理学检查,发现在120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P35阴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在术后,患者淋巴转移个数多集中在1~5个;在就医方面,患者1月内就医率为46.67%,半年内就医率为32.50%,1年或1年以上就医率为20.83%,整体而言,患者的就医率并不是很高。虽然目前有很多人较为关注健康问题,但很多人的疾病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疾病预防意识较弱,并且许多人对癌症存在着恐惧心理,害怕面对事实。因此,还需在社会范围内普及肿瘤防范知识,并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国民疾病认识水平,降低该病发生几率。

总而言之,通过对120例乳腺癌病例的统计,发现乳腺癌疾病多出现在60~50岁的女性群体中;病例检查中,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P35阳性患者为主;术后,淋巴转移个数大多为1~5个;就医方面,患者就医率并不是很高。

参考文献:

[1]肖敏, 陆玲芳, 周志英, 等. 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影像学筛查及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9):34-36.

[2]张柏林, 吴金其, 郑荣寿,等. 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癌症进展, 2017, 15(4):395-398.

[3]师金, 梁迪, 李道娟,等. 全球女性乳腺癌流行情况研究[J]. 中国肿瘤, 2017, 26(9):683-690.

论文作者:吴玉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乳腺癌病例的统计分析论文_吴玉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