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饶勤

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的200例结核患儿按照入住医院顺序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数均为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00%(94/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86/100)(P<0.05);(3)观察组患儿治疗已从率为94.00%(94/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68/100)(P<0.05);(4)经护理后,观察组随地吐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结核患者的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小儿结核;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依从性

引言

近年来,小儿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自身免疫力水平低下、遗传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患儿的正常生活与成长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与压力[1]。临床上除了对患儿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以外,还应该注意对结核患儿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结核病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的200例结核患儿按照入住医院顺序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数均为100例。对照组: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42例;年龄3~8岁,平均(5.86±1.02)岁。观察组:男性患儿56例,女性患儿44例;年龄3~9岁,平均(5.95±1.0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内容为:向患者耐心地讲解关于结核病方面的有关知识、基本用药方法、患者的病情以及指导患者正常饮食。

1.2.2 观察组 本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小儿结核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长时间的治疗会造成患儿出现焦虑、抑郁、惶恐等方面的不良心理情绪反应,某些患儿可存在拒绝治疗以及不停哭闹等方面的情况,对治疗疗效及其治疗依从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应该强化与患儿之间保持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年龄较大者,应该向其说明该病的可控性,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对于年龄较小者,可通过故事以及奖励等形式,以稳定患儿的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2)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后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向其讲述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患儿出院之后,叮嘱家长给予患儿合理的膳食、均衡营养,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患儿的免疫力。(3)饮食护理。由于治疗时间长、患儿年龄小,大部分患儿可出现食量降低以及食欲不振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应该倡导患儿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饮食以高热量以及高蛋白为主要食物。如果患儿消化功能不佳,需要积极引导其多食用粗粮,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如果长时间保持低热状态,则需要多鼓励患儿多食用鸡蛋、瘦肉及牛奶等食物;如果患儿合并咯血,则需要增加适量的含铁食物。(4)治疗护理。反复叮嘱患儿家属应该严格地遵照医嘱或者按照说明书上的相关规范要求使用药物,忌自行加药、减药或者加/减量等,向其说明服药之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强化对患儿病情地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告知主治医师。(5)生活护理。应保持病室的干净、卫生整洁,注意将病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温度保持25℃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常开窗通风,1次/d;加强室内灭菌消毒工作,2次/d。对于较小者,可播放动画片以及儿童歌曲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病痛,减少哭闹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经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护理前显著缓解,缓解率在70%以上;②有效:经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护理前相比,有所缓解,缓解率在30~70%范围之内;③无效:经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显著好转,病情甚至有加重的趋势[2-3]。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调查问卷,向患儿家长发放,由患儿家长根据调查问卷表自行填写,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4个等级,护理满意度计算方法为: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3 用药依从性 根据观察,将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分为如下等级:非常依从、依从、不依从,依从率(%)=(非常依从例数+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3.4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吐痰处置方式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随地吐痰、咳在痰盂以及其他方式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中的所有数据均以“n(%)”的形式加以表示,组间对比均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00%(94/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疗效比较[n(%)]

注:*P<0.05,vs对照组。

3 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由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小儿肺结核病多属于原发性质的,为结核菌初次侵入至人体之后出现原发性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传染源主要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临床行一般呈现出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伴随低热以及乏力等方面的不良症状及体征,甚至还存在咯血症状,对患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4-5]。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服务是临床治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辅助性手段,治疗过程中出了对患儿使用抗结核类药物外,还应注重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从而发挥护理效果,加快患儿身体恢复[6]。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它主要是在现代专科护理发展过程中而逐渐产生的,在这样的护理模式之下,传统的被动式的工作状态被改变,逐渐转变成为主动式的护理,操作技能也由原来的单纯性逐渐向整体性转变,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7]。护理工作的传统模式为常规护理,服务理念比较落后,内容较不全面,措施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欠佳,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不被广大患者接受;而优质护理以先进理论作基础,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等,内容具有系统、整体、全面等特点,可有效依据病情需要及人群特点实施护理,作用显著,效果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已从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随地吐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提示:优质护理比传统护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小儿结核患者的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牛占坤.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56-257.

[2]杜姗菱,李春燕,欧万秋,等. 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针对性护理研究[J]. 重庆医学,2015,44(27):3883-3884.

[3]岳 莉,冯 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究[J]. 吉林医学,2014,35(10):2218-2219.

[4]陈钰. 优质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17-218.

[5]张晓慧.小儿结核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107-108.

[6]丁国宏,李继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108-110,113.

[7]尹丽芹.48 例小儿肺结核的护理 [J].黑龙江医药,2014,27(06):1480-1481.

论文作者:饶勤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饶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