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的冷思考
□广东省中山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团委 王晓红
【摘要】 国学要想在中小学课堂上真正扎根,必须满足:第一,国学与高考相协调;第二,国学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 国学;基础教育;国学“虚热”;思考
国学一词,在学术界上并不陌生,但国学的定义,却还未达到共识。在很早之前,蔡尚思先生这样定义过:“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1]但这只是从词义的解释层面上定义。钱穆先生认为,“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个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2]其观点直接表明了国学的定义难以达成共识。不过,国学作为传承文化的经典之学却已得到普遍认同,其传承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国学与基础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起在全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活动,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018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提出,“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国学走进中小学课堂势成必然,中小学课堂的国学“热”也成为必然趋势。
近年来,在中小学课堂上,各种国学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教育传承方式各式各样。很多学校组织开发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使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例如,宁波市镇安小学自2010年起尝试“国学养正”教育,开发了国学校本教材——《小学国学读本》,精选了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经典篇章115篇和古诗词90首,分上下册,每个年级由4个经典篇章单元和1个古诗词单位组成,[3]如下表:
五年级的国学文化学习目录
很多学校直接选择如《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三字经》《千字文》《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唐诗、宋词、乐理等经典文本作为传承国学的内容,穿插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学校不定期开展“国学朗诵大赛”、“国学知识竞赛”、“经典故事我来演”等活动,来融入到中小学第二课堂中。甚至在幼儿学校,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也带上小官帽,穿上小马褂,摇晃着小脑袋吟诵“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国学“热”持续升温就意味着国学传承成功了吗?在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进行理性思考。
二、国学“虚热”及其归因
在“国学热”蓬勃兴起的今天,我们对“国学”多一份冷静、多一点客观尤其显得重要。从“事实”层面看,国学教育走进了中小学课堂,被“成功”地推行了下去,但从“价值”层面看,国学精髓是否真正得到了传承,还令人存疑。
如果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落在计数范围内,直接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数,再除以稀释因子,得到每克中菌落总数结果,按公式(1)计算。
1.国学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
国学亦是如此。目前,中小学开展的国学教育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部分都不需要考试,在高考中涉及的知识点更是少之又少。现实中,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不得不把国学当“摆设”,保证形式过关就行。对于学生而言,要应付各科目的考试压力,对于与考试无关的科目,也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如果考试不涉及到国学知识,国学与高考不相协调,那么国学教育亦将寸步难行。
近些日子,杨力生与老婆的感情越来越生疏了。他的心就像冬天河里的水一样渐渐凝滞,冻结起来,而每逢想起老婆那些惹他生气的事,他心里就像着了火一样难以平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号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中提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内化,在于育人。
国学的“虚热”,不可能让国学教育走得很远。要想让国学真正的在基础教育中扎根,需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保障。
2.国学与高考还未能相协调
而目前国学的基础教育,大部分仅仅停留在“背诵”或“朗诵”的层面,例如,《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6]很多语文老师只让学生熟背之,能够做到“给上句会写出下句或给下句能填出上句”就行。也有语文老师在学生熟背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词句的含义,来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语文老师不是专业的国学教师,对于教材并没有深入的学习和挖掘,因此也只能停留在解释词句的字面意思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很难把国学所要传达的文化精髓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前的国学基础教育简单地将‘三百千’等启蒙读物作为主要内容,虽易于诵读和传播,但在内涵的理解和阐发上明显不够深刻,在思想上缺乏深度,没有真正把握住传统儒家教育理念的精髓所在。因此,要多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故事作为课文,以故事为主导,引入所要表现的主题。”[7]得其肤而弃之精神的传承方式,很难真正把握住国学的精髓所在。
国学成功走进了中小学课堂,那么国学是否是一门学科也成为大家争议的话题。从理论层面上,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各有说法。但从实践层面上,由于教育部门对国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材以及考核没有统一的规定,均由学校和授课老师决定。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在实践中是否具备成立的条件,还需商榷。
3.国学传承:得其肤而弃之精神
从学科的定义上看,学科体现在:需要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安排的完整性。从目前的形势看,国学的教学安排还未体现完整性。教学要求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科目一样,在学习制度上,有为了教学将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进行安排。授课内容、方式、考核均由各个学校各老师来决定。因此,国学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学应该放在什么地位:选修课?必修课?还是第二课堂中?一直是中小学头疼的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学校处在“未尝试”的准备阶段,甚至有的学校直接打消国学进课堂的念头。
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基于符合环保要求达到找矿效果的一种勘查新措施或新方法。2015年8月,中国矿业报在“走基层”活动中,发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的“多彩模式”,并首次提出绿色勘查这一先进理念后,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的高度重视。地勘司深入青海进行调研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和批示,绿色勘查由此正式被列为原国土资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始在全国推广。
国学在中小学课堂推行,其实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现在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但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说道:“我们不能因此简单地以‘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的腔调来为课程改革泼冷水。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基础教育更应走在改革前列,为迎接将来升学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做好准备。”[4]针对这书的观点,有学者就指出,“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指导下,‘考试不改,课程改革照样可以顺利推进’成为一种流行的看法。也正是受到‘基础教育变革应走在高考改革前面’的影响,直至今天,新课改和高考改革之间始终呈现出‘你改你的,我改我的‘这样一种互不关联、各自为阵的局面。”[5]
三、国学教育如何走得更远
作为专业潜水表,功能优先于其他表盘,表盘整洁且清晰易读。这些刻度填满了Lumibrite(Seiko自家夜光材料),可提供持续长达5小时的强烈光泽。SLA025的表针外形几乎完全跟原型相同,边缘斜面做抛光处理。但“红点”秒针完全延伸以覆盖刻度。其单向表圈设计有60分钟刻度,黑色铝质表圈配金色轨道和数字,设计与1968年版本一样。
1.内部驱动力:知行合一
现在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一个中小学学生会背多少经典著作,代表着他对国学的掌握和了解多少,同时,也意味着国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多好的传承。但事实却是,很多小学生背了很多经典著作后,开口就能把难懂的文段倒背如流,但当问他,这段文本讲的是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能用在生活的什么地方时,却一问三不知。这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只得其肤而弃之精神,国学传承的意义何在?其实这是国学传承的失败。而目前,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还停留在这样的误区中。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了。
因此,国学要想真正达到传承的效果,需要达到“知行合一”的高度。首先,树立“知行合一”的意识。国学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学,必须将其作用最大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改变对国学的认识,让传统文化真正活用起来。国学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生活中。例如,从《论语》中学到的仁爱、孝道、礼乐,要渗透到生活中,要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其次,需要有专门的国学师资队伍来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目标。目前高校国学还未普遍推广,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国学专业老师也较缺乏,国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是导致国学无法真正扎根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国学师资队伍,是当前师范类高校的重要任务。只有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国学师资队伍,对国学文化有深入的学习和挖掘,有开发国学校本课程的能力,对国学课堂有娴熟的教学技术,有合理的国学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专业技术,那么要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就有希望了。
2.外部驱动力:与高考相协调
“高考”这个指挥棒影响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抛开高考谈改革,只会让改革脱离轨道。“当高考依然是广大学子奋斗的目标的时候,影响课改的关键就不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新观念”,而只能是高考本身。”[8]因此,国学必须和高考相协调。这是国学走得长远的外部驱动力。国学如何与高考相协调?首先,国学知识要纳入高考考点中。虽然说,学生不会因为国学纳入高考中而对国学产生兴趣,但学生会因为国学纳入高考中产生学习的动力,这可以称之为“被动学习驱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我不感兴趣还是得学好”。因此,通过兴趣或高考(外界不可违因素)来保证他有学习的动力。但单单这一做法还无法达到国学与高考相协调的效果。其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改革高考命题技术。当前,高考命题中涉及国学知识的一般只出现在填空题,例如诗词、对联、《论语》等的上下句填空或解释词句上。这种命题方式,只会让更多的老师按照高考命题的方式去传授,学生也只能按照高考命题的方式去学习。因此,要想国学达到真正的传承效果,要从高考命题技术着手,从填空题、翻译题转变为思考题,设计的题目要让学生去领悟和思考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对国学的认识达到从知道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的高度。
总而言之,在国学“热”背景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思考,既要全面认识到国学与基础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也要意识到国学要想在基础教育真正扎根的艰巨性。对于教育实践者而言,要想让国学真正融入到基础教育中,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和尝试。
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小面积的渗漏很容易被忽视,而大面积的渗漏通常是小面积渗漏发展而来的,一旦出现大面积深口,就十分容易造成水坝崩溃,最终出现决口。所以,施工团队必须格外注意渗漏问题。就当前来看,应用帷幕灌浆技术,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渗漏情况,还能明显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蔡尚思.中国学术大纲[M].上海:启智书局,1931:5.
[2]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
[3]顾秋红.小学国学教育重在“知而行”[J].人民教育,2016(12).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4-187.
[5][8]王卉,周序.新课改成功了吗?[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
[6]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
[7]于涌.中学国学教育中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承[J].继续教育研究,2018(9).
标签:国学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国学“虚热”论文; 思考论文; 广东省中山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团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