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7医院 山西忻州 03630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健康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高血压;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198-02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有心、脑、肾、血管等出现器质性病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高血压病因复杂,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确诊时往往已合并其它疾病,造成更大的伤害。本研究选取我院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舒张压>95mmHg,收缩压>160mmHg,且排除心肝肺肾等器质性疾病以及继发性高血压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51~78岁,平均(64.53±3.68)岁;病程3~18年,平均(9.65±2.13)年;高血压1级31例,高血压2级45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具体为:
1.2.1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烦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有些患者担心治疗后会发作,对治疗丧失信心,治疗依从性差,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于患者语言上的鼓励及安慰,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
1.2.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影响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对疾病的好处,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忌烟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另外护理人员应详细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防控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告知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以及随意更改药量或不按时服用的不良后果以提高患者自身的防控能力,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4]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评价标准:优:患者完全配合完全饮食、运动、用药计划;良好:患者配合率约为80%;差:患者配合率低于80%。依从性=优+良好。患者出院时,以调查问卷形式让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AD)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健康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常因长期用药及疾病的反复发作而产生烦躁、焦虑、抑郁心理,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不良预后。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的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治疗效果[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健康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美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05:130-131.
[2]钱可可.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6:210-211.
[3]刘靖.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08:1335-1337.
[4]卢淑清,呼琴琴.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298.
论文作者:张巧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