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灿

杭州信达投资咨询估价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7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建筑物后期使用安全性,对其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对各环节施工过程产生足够的重视。基坑支护作为房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施工效果与地基稳定和安全息息相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建筑使用年限、居民生命健康。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切入点,首先对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进行分析,其次探讨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最后剖析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基于经济格局的演变,以房建工程为主的建筑业规模逐渐扩大,其施工标准也呈现多元化、针对性的特点,促使房建工程地下空间、地下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人们的迫切关注。在此过程中,基坑支护适用范围的扩增,能够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保证房建工程地基结构稳定,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即做好基坑支护,是房建工程长远发展的首要途径。

1工程案例

某房建工程中总建筑面积为136880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8600m2、建筑总高度为120m;地下3层,基坑底部标高为-24m。该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以下特点:基础埋深开挖难度系数大;上方回填工作、基坑支护均易对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应以钻孔灌注桩为辅助支护,方可对基坑边坡予以支护;施工场地狭窄,严重增加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搬运量。总之,以上述因素为基准的房建工程建设,对基坑支护标准、质量要求较高。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概述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其施工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下面对其特点进行说明:其一,深基坑深度逐渐加深。当前施工单位为了对土地利用率进行提升以及承载更大的压力,逐渐增加深基坑的深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深基坑深度进行明确。其二,对施工区域要求较为严格。地质及人文因素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在使用此技术前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和人文条件进行充分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施工质量有所保证。

3对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进行分析

(1)基坑支护概念。依据房屋建筑类型与性能,其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附近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于基坑侧壁及四周处予以的支档,以切实保护与加固目的的防护技术。常规角度下,基坑支护分为排桩支护和钢板桩支护、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与水泥土挡墙支护等支护类型,其中关于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允许范围如表1所示;(2)基坑支护特性。针对房建工程建设环节,诸多基坑支护均为临时构件而成,致使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系数过低,从而加大安全隐患;基坑支护地理位置的选择,多数集中于人口密集处,加之土地资源使用率的限制,使其工程开展面临环境复杂、范围小等局面;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切实基坑支护的真正作用;(3)基坑支护原则。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以施工技术、设备设施的优化完善为基准,结合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督工作的开展,预防基坑施工对附近环境的威胁;为降低附近环境的建筑污染,应在施工中,优先选择先进设备设施与施工工艺,以此缓解施工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垃圾污染;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人人防范”的施工理念,结合“安全”起落点,避免基坑支护期间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质量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本次房建工程的开展,其应以附近建筑物和土质条件、天气环境与地下水位、基础埋深等指标为前提,通过对支护结构的综合阐述,可知该工程基坑支护以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钢板柱支护为主,具体应用如下:(1)土钉支护。土钉支护是基坑边坡支护常见类型,以主动嵌固的优势,增强边坡稳定性,具有经济性优、支护效果好、工期短、操作简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土钉支护主要以土钉为受力点,而土钉作为长杆件,由防水构件、加固构件、原位土体和混凝土层、密排土钉构成土钉墙,以此实现对原位土体的锚固,尤其在受力环境下,土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土钉间呈现相互摩擦、被动粘结等现状,从而发挥土钉加固的优势。该项基坑支护技术的选择,不仅对附近环境影响较低,还依据自身诸多优势,保证建设单位经济效益。土钉支护在地下水水位低、施工场地窄、粉质土体、沙土土体中较为常见。此外,土钉基坑支护需对原位土体予以钻孔,并做好相应的编号、标记工作,结合灌浆的开展,将混凝土均匀喷射至土钉表层,以此为全方位基坑支护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2)地下连续墙支护。房建工程基坑开挖前期准备工作时,需以挖槽设备为辅助完成的地下挖槽工作,结合混凝土浇筑,用以构建高强度、高稳定性混凝土挡墙,即为地下连续墙。从整体上来看,地下连续墙因整体长度过长,致使其接头处防水效果良好,具有振动小、噪声低的优势,在诸多房建工程中得以广泛运用。地下连续墙支护作为房建工程基坑支护较为成熟的类型,对气候条件存在较小的依赖,但合理运用平行操作原则,在有效扩大地下空间利用率的同时,缩减项目工期,避免天气温度对支护质量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布设混凝土灌注桩、人工钻孔桩时,应对灌注桩间距予以严格规范,依据逆作法的逐层施工原则,保证地下连续墙支护质量;(3)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支护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槽钢钢板桩(正反扣格接)、热轧锁扣钢板桩(Z型、H型、U型锁扣钢板桩),以打入法的混合作用,使其呈现相互连接的特点,最终构成钢板桩墙,以耐久性强、可靠性的优势,于支护任务结束后,可回收再利用。

5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

首先,房建工程项目的开展,超挖和欠挖问题尤为明显,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基坑开挖环节,以人工修坡、机械开挖等模式为主,再者施工期间管理力度的不足,也是导致基坑高度不均的主要原因。此外,开挖设备、人工操作等方式的选择,难以对基坑坡面实施平整度控制,从而导致表面凹凸不平。其次,基坑支护环节的进行,诸多涉及混凝土喷射工作,但因受到设备体积的限制,使其无法对混凝土喷射原料予以充分搅拌。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常伴有混凝土回弹问题的发生,原料控制不合理、养护不到位,均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厚度的主要原因,致使其难以达到规定施工标准,对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最后,基坑支护、土石工程施工时间存在差异,为保证基坑支护质量,则需对土体回填实施二次施工。此外,土石工程施工工艺专业性差、技术含量不足、管理力度薄弱,若二者选用同期开工,不仅增加施工作业难度,还会延误工期,增加建设单位经济损失。

结束语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建筑业的发展愈发快速,基于人们生活水平与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新标准。基坑支护作为建筑工程关键技术类型,既是关乎工程质量的基础指标,还是判定工程造价、施工效率的衡量点。针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基坑支护技术,结合全局的角度,依据工程现状,对基坑支护技术予以优化创新,推进建筑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08:57-58.

[2]杨志惠.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2,07:103+107.

[3]陈伟良.浅议房屋建筑中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和方法[J].科技资讯,2012,29:45.

论文作者:王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