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本论文,以人为本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目的在于使图书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图情优势互补,提高工作层次,提高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3年的实践表明,确实是起好步,开好头。但是要实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目标,完成“上海的重要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两大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图书情报工作者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开创图书情报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仅3年,没有丰富经验,但在管理实践中却有些实际感受,也作了一些思考,在此仅对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这个热门话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此求教。
1 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辨析
对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认识,笔者是从3年前刚开始的。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要,要求自己了解有关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对此,从图书馆学理论着手加以了解还是从图书馆工作着手,我选择了后者,这主要因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在短时期内无法两者兼得,加之管理工作者往往首先注重于事物的宏观架构,所以先从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工作发展趋势着手。综观发展趋势,在学习了解中最能被接受的观念是图书馆应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既然接受,就应付诸行动。运用了此种观念,结合上海图书馆的实际,馆领导班子遵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目标、两大任务的指示精神,果断地决策,及时制定了上海图书馆的工作方针,服务功能以及工作计划与规划。例如制订了收藏与展示、收藏与开发以及收藏与研究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方针,提出了图书馆应发挥面向社会的文化教育功能、信息集散的枢纽功能、信息加工的增值功能、信息营销的市场功能等四大功能,制订了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上述方针、功能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图书馆工作已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随着管理工作的深化,在工作的实践中作了一些反思,感到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提法,有其局限性。笔者认为,两者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产物,不是阶段之分,而应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何理解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关键是理解何谓“本”,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的“本”其内涵是否相同。从辞海中可知,“本”有七种注释。图书馆界学者提出的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对“本”的原意,笔者未曾作过全面考证,但从图书馆工作实践来认识,对这两个“本”,应赋予不同的内涵。以书为本,此“本”的注释,应理解为“事物根基或主体”。以人为本,此“本”的注释应理解为“根据或依据”。以书为本,表明图书(包括非书资料,以下相同)乃图书馆工作的基础。顾名思义,图书馆离开了图书,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以人为本,表明图书馆的工作应以读者、用户的需求为根据或依据,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否则图书馆将难以履行其社会功能,失去存在的价值。据此,有必要对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作一再认识。
2 以书为本是基础
以书为本就是把书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到目前为止,馆藏的图书量仍作为衡量图书馆业绩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的主体就是图书。其本质在于图书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与信息,图书馆的存在就为了起着保存与传递知识与信息的作用。可以设想,随着科技发展,图书载体将会发生变化。到了21世纪或者再经过若干世纪,目前作为图书主要载体的纸张,正如前世纪的石板、竹片和兽皮一样,或许会被其他载体与介质所取代,然而人类文明社会所积累的知识与信息,将会永远保存下去,生生不息。因此,只要图书馆还存在,以书为本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都是针对图书馆事业而言,它们是事业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事业发展的两个阶段,没有高低之分,更不存在相互取代或过渡。
以书为本是基础,但也不能把它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偏面地使图书成为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依据与出发点,以图书来决定一切,以致使图书馆工作缺乏活力与生气。上海图书馆新馆围绕发放图书外借与阅览卡(证)的统一认识过程,很能说明问题。原上海图书馆对卡(证)的发放是限额的,按能外借的图书量与阅览座位数来决定发放量。这实际上就是以书来限定读者、用户的数量,而不管他们的需求如何迫切。然而经过馆领导班子与中层干部、广大职工一起讨论研究,首先从理论上认识到,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过去的图书保障率概念已不适用,应突破原有惯例。其次,在实践与具体运作中,又是非常谨慎地采取措施,作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部署,由此使各类卡(证)的发放量突破30万张。事实证明,图书馆的人气很旺,同时又秩序井然。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表明,围绕以书为本,尚有大量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例如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如何既能良好地收藏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又能结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合理配置图书信息资源,这是值得寻找答案的课题。
3 以人为本是动力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这意味着读者和用户是促使图书馆事业进步的推动力量,其理由非常显而易见。建立图书馆,是为了服务社会民众,提供面向社会的文化教育设施,否则将退回到藏书楼时代。因此,对图书馆业绩的评估,不仅以馆藏建设为标志,同时也以它的服务质量、水平和深度,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这就促使图书馆工作者努力了解读者和用户对图书信息的需求,推动藏书建设的日益完善,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做好“为人藏书”的工作。必须改变采访人员光凭图书公司的征订书目订书,不熟悉读者与用户需求,不了解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现象。每个图书馆的藏书毕竟有限,也应通过馆际合作、区域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真正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使读者与用户进入一个图书馆,便能享用无限的图书信息,这都是图书馆工作者围绕“为人藏书”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以人为本,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做好“为人找书”的工作。一方面应把握国家和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广泛进行社会读者和用户需求调研,做好藏书建设,另一方面,应建立良好的图书信息检索系统,使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资料。要求图书馆拥有各类数据库,提高服务工作层次。应建立一支精良的参考咨询服务的专业队伍,解答各类读者和用户的不同层次的咨询课题,成为他们的“图书信息导航员”。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做好“为书找人”的工作。这是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工作,为读者和用户的深层次服务。图书馆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开展主动服务的基础。只有深入熟悉图书的内容,研究读者的需求,构筑起图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获取图书信息,起“知识导航员”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对馆内珍藏的孤本或难得文献、特种文献,不能借保存名义,藏而不露,仅仅作为自己写文章出论文的筹码,成为“以己为本”,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图书馆较为理想的工作方针,应是图书收藏与展示(显示)相结合,收藏与开发相结合,收藏与研究相结合,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4 结论
以书为本,体现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它指出了图书馆工作者的工作对象,因此以书为本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基础。以人为本,体现了图书馆的能动性,指明了图书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成为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根据与依据,从而进一步体现图书馆存在的自身社会价值。因此,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事业生存与发展的两个互为依托的永恒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