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

赵海安[1]2005年在《土场、草场场地网球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题目: 土场、草场场地网球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

陶志翔[2]2002年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持拍隔网对抗项目包含在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之中与其他隔网项目相比,其技术动作、打法类型、比赛形式、比赛过程、制胜规律等特征更加近似。并且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目中,乒乓球、羽毛球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网球是我国水平落后急待开发的非优势项目。将叁个项目归属为一类,探讨其竞技过程的客观规律,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亦具有客观的可行性。

陶志翔[3]2002年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持拍隔网对抗项目包含在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之中。与其他隔网项目相比,其技术动作、打法类型、比赛形式、比赛过程、制胜规律等特征更加近似。并且,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目中,乒乓球、羽毛球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网球是我国水平落后急待开发的非优势项目。将叁个项目归属为一类,探讨其竞技过程的客观规律,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亦具有客观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叁项高水平男运动员的多项国际比赛进行了录像统计分析,探讨其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果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是由对抗双方运动员每一分(权)的争夺构成的。我们把每一分(权)的比赛竞技过程命名为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双方运动员每一分(权)的争夺,均存在着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阶段特征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是由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发球战术系统和接发球战术系统构成的。 通过对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组织结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多拍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和比赛双方运动员制胜因素的分析方法,从而为揭示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一个理论方法体系。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拍数分布特征表现在: 各运动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分布形态均呈正偏态分布;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有效分布区分别为:乒乓球为第一至第十七拍、网球为第一至第二十一拍、羽毛球为第一至第二十六拍; 正偏态分布的峰值:乒乓球为第四拍、网球为第二拍(修正值四拍)、羽毛球为第五拍;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70%集中分布区间:乒乓球为第一至第七拍、网球 为第一至第九拍\羽毛球为第叁至第十一拍;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平均击球次数: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各不相同。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竟技过程得失分规律表现 在: 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虽同属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虽 均适应于阶段划分理论,但其得夫分规律各具特点。 乒乓球比赛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前四拍击球是攻防对抗的焦点; 羽毛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对抗双方运动员相持阶段的争夺; 网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发球技战术,是比赛攻得失 分的重要手段,而一旦发球不能亘接得分,则其胜负主要取决于接发球 至相持中段的攻防对抗。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制胜规律表现 在: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各项目制胜的共同规律是: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发球战 术系统的总得分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总得分,在各拍基本单元竞技过程 中构成比没有显着性差异。 各项目制胜的特征分别为:乒乓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 实力高于对手;网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 系统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羽毛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战术系统和接发 球战术系统的得分实力均高于对手。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竟技过程技术运用的特征 表现在:—…一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战术过程的前四拍击球的技术、接发球战术过程的 前叁拍击球的技术,构成了乒乓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技术运用的主体; 网球比赛中,发球战术过程的前五拍击球的技术、接发球战术过程的前 四拍击球的技术,构成了网球基本单元竟技过程技术运用的主体; 羽毛球比赛中,发球战术过程与接发球战术过程相持阶段击球技术,构 成了羽毛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技术运用的主体。 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各运动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发球战术过程和接 发球战术过程中,各单项技术运用的比率、技术运用的空间位置比率、 技术运用的正反手使用率各具特点。

潘峰[4]2006年在《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助于隔网对抗项群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理论平台,对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的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多场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的深入探讨和解析,准确把握排球竞技过程的运行特征和客观规律,为我们科学地组织训练和比赛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既具有较高的科学理论价值,亦具有客观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女子排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多场国际比赛进行了录像统计分析,探讨其竞技基本单元的运行模式,取得了一下成果:1、对排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系统地描述了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组织结构、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阶段特征。与“四攻理论”对排球竞技过程阶段的划分相比,本文对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阶段划分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和系统性。建立了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多阶结构。丰富了排球比赛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方法。2、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阶数分布特征表现在: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分布形态呈正偏态分布(左偏);正偏态分布的峰值为:叁阶,即一攻;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双方的对抗主要发生在1-5阶。即发球→接发球及其进攻→发球方第一次防反→接发球方第一次防反→相持的初段,这五个环节是比赛过程的主体。3、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得失分规律主要表现在:接发球及其进攻(一攻)和发球方第一次防反是排球比赛对抗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主要的得失分阶段。发球战术系统和接发球系统战术的总得分率,在各阶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中构成比有显着性差异,接发球系统总得分高于发球系统总得分,其主要原因是接发球及其进攻(一攻)得分率高造成的。如果排除一攻影响因子,发球和接发球战术系统得分没有显着性差异。4、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的致胜规律表现在:世界女子排球在高等级国际比赛中,比赛致胜的机制在于,当发球、一攻、第一次防反等叁个环节的得分能力高于对手时,即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发球、一攻和第一次防反,这叁个阶段是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赛致胜的关键。5、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技战术运用特征表现在:在女子高水平排球实战比赛的四攻系统中,接扣球及其进攻和接发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达到50%和34%,属于常需战术系统;接拦回球及其进攻和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分别是9%和7%,属于非常需战术系统。说明在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赛中,防反(接扣球及其进攻)占有最为突出的战术地位,它和一攻(接发球及其进攻)构成了竞技过程战术运用的主体。它们在竞技过程中的比率,可作为技战术训练的参照模式。各种来球方式在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不同阶段分布,呈现出不同特点,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从第叁阶以后来球方式产生变化。在各个阶段主要的来球方式都是扣球。第叁阶段吊球居次;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相持阶段都是拦回球居次;各种来球方式在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不同阶段分布的不同特点,反映了竞技基本单元过程技术运用的规律,为我们科学的安排训练和比赛提供了参考依据。

孔仙[5]2013年在《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男子单打比赛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叁个运动项目的多场高水平男子单打比赛进行录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叁个项目的男子单打比赛时间长短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2、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男子单打比赛得失分规律:乒乓球比赛前四拍出现的得失分较多,比赛对抗双方运动员争夺的焦点在前四拍;羽毛球比赛在相持阶段出现的得失分较多,运动员相持阶段的表现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网球比赛中,发球段发球技术的运用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3、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男子单打比赛技术运用特点的相同点:前场(近台)时各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可以通过搓放网前小球来限制对手的进攻,为自己的进攻制造条件,或是利用速度快、力量大的回球直接进攻对方的后场(远台),使对方陷入被动。在中场(中台)时可以利用进攻性的技术,连续攻击对方的后场(远台)而直接得分或是使对手一直处在被动接球的位置。在后场(远台)时,主要是通过左右调动对手,或是通过吊放网前小球而前后调动对手,自己寻找机会进行反击进攻。4、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男子单打比赛技术运用特点的不同点:回球的旋转有很大不同,前场(近台)、中场(中台)和后场(远台)运用的具体技术各不相同。5、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技术运用的空间位置特征的相同点:都是充分运用回球的落点和线路而扩大对方的跑动范围,使对方在移动中击球,降低击球的稳定性或是攻击对方技术环节薄弱的反手位或是利用假动作使对方判断失误,延误最佳的击球时期。6、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技术运用的空间位置特征的不同点:发球的落点各不相同,其余阶段乒乓球的落点多集中在近台和远台,羽毛球的落点多集中在前场和后场,网球的落点多集中在中场和后场;线路方面,乒乓球比赛中各个阶段斜线的使用次数最多,羽毛球比赛中除接发球段斜线的使用率大于直线,中路的使用率最少外,其余各阶段都是直线的使用率大于斜线,中路的使用率最小,网球比赛中各个阶段斜线的使用率都是最大的。

刘晨[6]2016年在《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羽毛球正式施行新规则,旧赛制中的“换发球得分制”被新赛制中的“21分每球得分制”所替代。每一球既能得分亦能失分,这样决定比赛结果的每一分球的竞技过程变得至关重要,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正是对每一分的争夺中攻防对抗过程的研究,它是组成一场比赛最基本的单位。研究一场比赛的每一个基本单元有利于我们把握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结构和规律以及整个竞技过程,对于我们在将来的训练与比赛中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响比赛结果的每一分所包含的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解释与分析以小看大,通过观察一个球的竞技过程从数据中找出优点与缺点从而把握整个竞技过程的规律性,以预测羽毛球比赛的发展趋势。通过观察与记录李雪芮与世界排名前十二名中的6位优秀选手的对抗研究其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李雪芮及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以多拍相持对抗为主要特征;(2)李雪芮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多拍结构频次分布最多的多拍拍数为43拍,最少的多拍拍数为1拍;80%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集中于第二拍与第十叁拍之间,前十叁拍的相持对抗阶段是双方攻防的主要特征;(3)李雪芮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各阶段得分与失分最高的是相持对抗阶段。在比赛中,李雪芮使用后场技术产生的得、失分最多;杀球与劈吊是李雪芮在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李雪芮在使用挑球与高远球技术时失分最多;(4)李雪芮在与高水平选手比赛过程中主要以正手发高远球为主,李雪芮发球落点分布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号区、1号区、6号区、2号区、3号区、4号区;(5)李雪芮接发球各项技术使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搓放、推球、劈吊、高远、挑球、杀球、扑球、勾球;李雪芮的接发球技术中,前场接发球技术占65.9%,其中搓放使用率最高,推球次之;后场接发球技术占34.1%,其中劈吊的使用率最高,高远球次之;(6)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发接后攻守对抗阶段与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相持对抗阶段的技术使用率最高的技术都为挑球;(7)李雪芮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的空间位置所占百分比最高为中场中路,女子单打比赛中,双方争夺的焦点以及得失分产生最多的区域是前场>后场>中场、全场左路>全场右路>全场中路。

库赟[7]2013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包揽所有的金牌创造了历史。尤其是男子单打决赛上林丹与李宗伟的对决成为了经典之战,林丹和李宗伟曾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就在决赛中相遇,四年后他两再次对决,连续两界奥运会二人双双进入决赛,说明了林丹和李宗伟在当今世界羽坛的地位。统计和分析林丹、李宗伟在比赛中每一个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就能大致的了解现代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打法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今后的羽毛球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依据。本文中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是指获得一分球的比赛过程,从组成比赛的每一分球的争夺入手,分析每一分球的拍数、技术、落点等基本要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基本单元的技战术打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比赛中,最多的拍数为46拍,最少为2拍,68.26%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集中分布在第二至第十叁拍的区域之间,31.74%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区域。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六拍、四拍、叁拍、二拍、九拍、十一拍、十二拍、十叁拍,其中六拍结构的特征最为明显。得失分主要发生在接发球、发球后的攻防,接发球后的攻防,双方相持的初级阶段、相持中级阶段、相持末端阶段这六个战术环节上,相持阶段的得失分是最显着的特征。2.整个基本单元比赛过程中各类技术运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搓、高球、劈吊、杀球、挑、推、扑、勾、抽。搓球占整场比赛的42.36%。3.整个基本单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双方在场上击球区域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手后场、头顶后场、正手网前、正手远网、反手网前、反手远网。其中前场球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区域。在后场方面,使用正手击球的次数要远远多于反手击球的击球次数。当对方运动员在中场或前场时还击和拦截对方前场中路、中路正手的球比以往有所增加。其中,得分最多的区域为前场、正手后场、头顶后场,但也是失分最多的区域;得分最少的区域是中路后场,也就是反手后场。在前场时林丹和李宗伟的正手和反手的得分几率比较高,失分最多的是正手网前,其次是正手远网和反手网前。4.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林丹和李宗伟的发球技术是反手发网前小球结合反手发平高球的技术特征。李宗伟的发球区域分配的比较平均。接发球时使用频次最多的技术是挑球,其次是搓球,后面依次是推球、高球、杀球、勾球,其他技术使用比例比较低。5.在相持阶段中主要技术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搓球、高远球、劈吊球、杀球、挑球、扑球、推球、勾球、抽球。其中得分最多的俩项技术为杀球和扑球;搓球、挑球和挡网是导致失分最多的技术。

秦宏连[8]2008年在《上海大师杯男子网球单打比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田麦久教授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项群训练理论体系为基本依据,以同一项群不同运动项目具有相同规律为研究的出发点,借鉴了与网球为同一项群的我国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的理论研究成果,采取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2006年上海大师杯的15场比赛为研究对象,把抽象的比赛过程进行量化分析,从更高层次上探讨高水平网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以、得失分规律以及制胜规律。本文把一分球的比赛过程定义为一个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从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的多拍结构理论入手,对06年上海大师杯的15场比赛中的全部基本单元竞技过程近叁万个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统计出双方在基本单元过程中的拍次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战术系统(包括发球战术系统、接发球战术系统)、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存在形式,组织结构以及阶段特征,研究对抗双方在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的技术、战术运用方式以及空间位置的特点,从而揭示现代高水平网球竞技运动过程的特点、得失分规律以及比赛的制胜规律。同时,通过研究试图给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教练员的训练安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让他们在训练时抓住主要的技术环节,在有效的时间里解决主要的矛盾,突出重点,有地放失地进行专项训练。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大师杯比赛中67%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拍次结构分布在第一至第五拍过程之间,其排列顺序依次为二拍、叁拍、四拍、五拍、一拍,其中,二拍结构在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最为突出。大师杯比赛过程的得失分主要发生在发球,接发球、发球后的攻防,接发球后的攻防,双方相持的初级阶段这五个战术环节上。上海大师杯网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得失分规律表现在: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发球技战术是比赛得失分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球不能够直接得分,其胜负主要取决于接发球至相持阶段的攻防对抗。上海大师杯网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中制胜机制表现在:胜方运动员的整体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接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优于负方运动员。

王乐全[9]2009年在《中外女子网球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球是我国优势项群中较落后的项目,有向优势项目转化的潜力。从近几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国女子网球单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研究我国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在与国外优秀选手同场对抗时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和国外优秀选手之间对决时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与国外优秀选手同场对抗时,中国选手的优劣势,符合我国目前网球发展的需要,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女子网球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之间的比赛、国外优秀选手相互之间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中国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以及我们可能较好的方面,得出了下列结论:1、中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对抗时,国外优秀选手之间对抗时,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多拍频数的集中分布趋势均呈正态分布(右偏);中国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比赛时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与国外优秀选手之间比赛时是一致的,中国选手发挥较好状态时具备和国外优秀选手对抗的能力;中国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比赛时与国外优秀选手之间比赛时相比一拍结构单元竞技过程的分布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我国选手在发球方面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对抗时,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拍数分布更靠近相持阶段;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相互之间比赛时比较,得失分形式之间的差距大;国外优秀选手作为我国选手的对手时,得失分形式之间的差距相对要小。2、发球方面,中国选手一发成功率高,但一发赢球率低,其平击球得分能力差,并且二发上旋球发追身的运用能力欠佳;中国选手左区发球质量差,落点过于单一;中国选手发球差的根本原因是发球速度力量差。3、中国选手的接发球能力相对较好,基本上可以和国外优秀选手抗衡,但是其接发球稳定性差,不能让更多的单元过程持续下去;中国选手接发球赢球率明显差于作为对手时的国外优秀选手,这是因为我国选手的发球威力差;中国选手接外角发球的得分能力差。4、中国选手在底线相持时可以和国外优秀选手抗衡,反手相持能力有较大优势,但是其技术类型缺少变化,不能主动变换节奏,掌控比赛;中国选手上网比例与国外优秀选手差别不大,而网前得分能力差,对机会球的把握能力和控制球的能力与国外优秀选手都有很大差别。

郝鹏飞[10]2018年在《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建立在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理论基础上,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竞技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与探究。通过对多场高水平羽毛球赛事的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竞技过程的规律特征,为科学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7场羽毛球女子单打国际比赛进行录像观察与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拍次分布特征表现为: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呈正偏态分布(左偏),正偏态峰值为五拍,即相持初段。90%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拍次主要分布在二十拍结构以内(包括二十拍)。(2)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得失分规律主要表现为: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击球率主要发生在相持阶段。得失分率方面,发球接发球阶段及发球接发球后攻防阶段得分率高于失分率,相持阶段失分率高于得分率。(3)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技战术运用特征主要表现为:双方运动员发球战术过程与接发球战术过程技术运用特点不同,但两者均以挑球、搓球、高球为主。全部比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各类技术运用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挑球、杀球、搓球、高球、挡球、吊球、抽球、勾球、推球、扑球。女子单打比赛中发球主要以高远球为主,其次是反手网前小球,发球位置主要集中在前场1号位、前场6号位、后场5号位。双方运动员发球战术过程与接发球战术过程的击球空间位置前场、中场、后场存在显着性差异,如果去掉发球和接发球战术过程的中场影响因子,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位置频次分布特征为:前场>后场>中场。发球战术过程和接发球战术过程的击球空间位置左路、中路、右路存在显着性差异,发球战术过程中位置频次特征为:左路>右路>中路,接发球战术过程位置频次特征为:右路>左路>中路。正手反手使用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正手使用率明显大于反手使用率。(4)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发球战术系统与接发球战术系统在得分率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双方运动员发球战术系统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总得分能力具有相同水平。双方运动员发球与接发球环节得分率成显着性差异,接发球得分率高于发球得分率,说明接发球方在前两拍得分占有一定的优势。胜方发球得分率与负方发球得分率呈显着性差异,胜方接发球得分率与负方接发球得分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故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制胜规律主要在于发球攻防战术系统的得分实力高于竞赛对手。

参考文献:

[1]. 土场、草场场地网球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对比研究[D]. 赵海安. 北京体育大学. 2005

[2].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C]. 陶志翔. 第3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2

[3].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 陶志翔. 北京体育大学. 2002

[4]. 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D]. 潘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06

[5].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乒羽网)男子单打比赛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D]. 孔仙. 北京体育大学. 2013

[6]. 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 刘晨.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7].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 库赟. 太原理工大学. 2013

[8]. 上海大师杯男子网球单打比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 秦宏连.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 中外女子网球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比较研究[D]. 王乐全. 苏州大学. 2009

[10]. 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D]. 郝鹏飞. 吉林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