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川县实验小学 517300
摘 要:教师在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明确二者的教学关系,通过不断完善补充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整合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基础内容,德育知识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教学提供客观内容,通过将二者进行合理整合,可以完善小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双向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掌握教学知识,有效提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使用德育教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师在双向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使用德育教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在使用德育教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时,根据教学内容,可引入小学生跳楼的事件进行授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内容,正确看待小学生跳楼对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授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小学生跳楼事件的影响,对造成小学生跳楼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各类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最后,教师要通过事件内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心态,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乐观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较为敏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能力。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理论化较强,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运用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充分发挥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在运用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时:
1.要明确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掌握教学知识,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2.教师应当根据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基础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发展人格特质,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再次教师应当分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途径,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教育与心理素质。
3.教师应当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内在保障,使学生的人格培养受内在机制的影响,努力健全自身的人格素养。通过运用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与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四、增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互动
教师在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注重增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互动,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在增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互动内容时,一方面要从中发现学科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积极内容;另一方面要利用知识内容互为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德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配合下深入掌握知识内容。
五、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结构
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属于将两门学科进行结合教学,致使教学内容严重增加。故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同一知识点中掌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使用德育教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教学,运用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互动,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结构,可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廖省珍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11):307。
[2]张秀荣 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中华少年,2016,(27):20-21。
[3]耿艳芳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J].教育艺术,2015,(03):21。
论文作者:戴镜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德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小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