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5.56%,有效53.33%,无效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患者显效30%,有效44%,无效26%,总有效率7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情况恢复的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哮喘;应用;效果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反复性发作,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1]。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特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95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42岁到79岁,平均年龄(61.29±2.36)岁;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41岁到79岁,平均年龄(62.11±2.15)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我院成立专门的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根据以往病例护理经验总结并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临床路径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与患者进行交流、接触,对患者的情况全面掌握,协助患者做相关的检查并向患者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患者的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消毒,保证病床的干净整洁。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呼吸不畅,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分泌物等情况。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容易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安抚,疏导其心理压力,简单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有一定的了解,消除其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患者情绪、病情稳定后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宣传,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患者对疾病的产生原因,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有直观的了解,并定期开展讲座,病友之间可相互交流,鼓励,都利于患者情绪的疏导和对疾病的深入认识。日常患者的饮食、生活等情况护理人员应仔细进行指导,患者饮食应注意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等,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有烟酒史的患者鼓励戒烟戒酒。患者用药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药或者用药过量,都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水平,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FEV1(PEF)水平达到60% 到70%,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35.56%,有效53.33%,无效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患者显效30%,有效44%,无效26%,总有效率7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并,其病情易反复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不仅需要临床的积极治疗,同时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在护理过程中以一定的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每一个阶段都为患者制定相应的目标,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循证护理学,综合护理干预,优质的护理方式等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制定合适的临床护理路径,更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重要的意义[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35.56%,有效53.33%,无效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患者显效30%,有效44%,无效26%,总有效率7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情况恢复的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新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6):66 - 67.
[2]张琦。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冯广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1966 -1967
[4]文滢。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0(6):15-17.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路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