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因素较多,但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基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应用日渐广泛。在基础工程和地下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深基坑工程遭受到平面形状、基坑深度、气象条件、周边环境、地下埋藏以及水文地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时,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依照当地实际的情况与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施工计划,通过组织专业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有序的、规范的进行施工,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方案,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工程技术;注意问题
引言
深基坑工程属支挡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基坑开挖及后续施工,确保建筑地下主体结构安全,降低基坑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掌握科学的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1深基坑技术施工特点
深基坑施工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四大特点:①周围环境影响大。由于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比较多见,通常也是我国的商业繁华地段或者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因此,在开展深基坑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多方因素进行综合性思考,同时重视施工建设的人身安全以及地面管线的布局等。②建筑施工条件逐渐复杂。随着我国施工建设的环境逐渐复杂,需要加大深基坑技术的施工技术强度。比如,我国深基坑施工建设技术的时候,由于建设场所的特殊地理环境,严重影响了施工建设的安全问题,并对周围的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③风险性以及随机性。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所需时间较长,建设施工期间难免出现意外事件,比如突然恶劣的天气环境等。这些意外事件不仅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④较强的区域性。由于不同地区存在这一定的差异性,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也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需要根据施工建设人员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展开预算,勇于技术创新从而开展灵活的施工建设。
2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2.1支护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之一是支护结构施工技术。选择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并满足变形量的控制标准,最终目标是确保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性。若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周边环境要求标准相对较低时,可以使用柔性支护,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但是,若深基坑临近市政道路,就会因地下管网的复杂性导致无法使用锚杆施工;若周边环境要求标准相对较高,可以使用钢性支护,以减少水平位移,但这种施工方式的造价高、工期长。对于排桩来说,施工组织便利、工期较短,能够结合工程桩同步施工,对于地下连续墙来说,刚度大、止水性好,更能适应地质条件差的复杂地域,对于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更为适用。对于支撑的形式,当地质条件较差时,锚杆不宜对土体再进行扰动,只能采用内支撑的形式;当地质条件特别差,有多层地下室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逆作法的支护方案。这种方案一般将地下连续墙兼做地下室外墙使用,地下室结构体系代替支撑体系,受力更为合理且可缩短总工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2锚杆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之二是锚杆施工技术。建筑深基坑的锚杆施工工艺包括:成孔、锚杆制作安装、灌浆、锚杆张拉、锚杆锁定几个步骤。正式施工前要合理选择锚杆施工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确定科学的施工工艺方法、参数等,对于各类重要环节要先进行成锚工艺、锚杆极限拉拔试验,然后结合最终的试验结果调整深基坑施工设计,若遇到软弱的黏性土、淤泥质土层,需要先进行成锚工艺、锚杆蠕变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锚杆成孔时要注意预防锚孔出现涌水、涌砂,成孔深度要超出设计深度,锚杆制作必须依照设计要求进行下料,需要搭接的,必须采用双面搭接焊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处理。现场灌浆施工时,需要选择强度不低于20MPa的纯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二次压灌浆要在一次灌浆体强度达到5MPa时才能进行。锚杆张拉要在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并超过设计强度70%后才能开展,现场实际的张拉顺序要充分考虑锚杆之间的影响问题,以保证达到设计规定的预应力。
2.3逆作法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之三是逆作法。逆作法,即施工工艺与正常施工完全相反,正常时的基础施工是先开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再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施工至负零标高,之后对上部主体进行施工。而逆作法是先对地下一层进行施工,将第一层楼板设置好后,立即养护,养护过程中,可以对上部主体进行施工,在第一层楼板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对地下二层进行施工,此时形成的梁板体系可兼作支撑体系,地下室外墙即基坑护壁。梁板施工仅需在地表面开挖基槽,然后放置模板钢筋,未设支撑,于梁底部把伸出筋插入到土内,将其作为柱筋,待梁板施工完成后,在对柱进行施工。对于第一层楼板以下的部分,因楼板有封闭作用,筋可以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垂直方向的运输可使用电梯间进行。采用逆作法,除了能节省材料,还能缩短工期,另外,因为梁板结构是内支撑结构,所以能防止因为临时支撑结构的拆除而导致土体发生变形。
2.4施工中要遵循相应原则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之四是施工中要遵循相应原则。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保证施工的安全,工程结构的稳定。基坑在挖掘过程中由于会对原状土进行破坏,从新用人工物资材料构建新的力的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就伴随着安全事故风险。因此,基坑开挖前的方案设定一定要遵循土方开挖分层进行,先撑后挖,开槽支撑,禁止超挖的原则。在开挖前的基坑支护技术的选择关系着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足够支撑到项目完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建筑需要,特别是要注重开挖深度的问题,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来设置对应的挡土、挡水、支撑系统,从而让现场的环境和条件在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管理下按照既定的目标执行。
2.5张拉锁定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之五是张拉锁定。在锚固体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时,开始张拉。张拉需采用隔二拉一的方法;在正式张拉锚索以前,将实际拉力确定为设计要求的10%~20%,同时要先预张拉1~2次。张拉需定时分级实施,在张拉的过程中,安排专人操作机械设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观测与记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果绘制荷载与变位之间的曲线图,将其作为对锚索质量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若锚索的预应力无显著衰减,则可对拉杆进行锁定。
结语
总之,当前可用作深基坑支护技术工艺的方法选择具有多样化,在实际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合理的运用。建设单位也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施工技术设备的迭代升级,方能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能够应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带来的各种施工挑战,从生产效率,安全风险管控来实现我国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鹏,师磊,陈雨庆.浅析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要素[J].建材与装饰,2019(30):43-44.
[2]刘先芹.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0):206-207.
[3]王志伟,王树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高校办公楼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53-54.
[4]张玉忠.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操作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52,54.
论文作者:刘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锚杆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