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环节。当前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设计与施工脱节,机电安装各专业协调配合不足而造成的机电管线碰撞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施工阶段大量的返工、材料浪费、工期延误等问题。因此,施工前的管线深化排布尤为重要。为此,文章重点围绕于BIM技术在机电管线优化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机电安装;管线综合;revit
1管线基本原则
1.1管线综合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原则;小管道让大管道原则;电气避让蒸汽、热水管道原则;附件少避让附件多原则;造价低避让造价高的原则;尽量少改动原则。
1.2给排水专业细则
1)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一般两层上下敷设;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管线不应该挡门、窗,且避免通过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室内给水与排水管平行铺设最小水平净距为500mm;交叉铺设最小垂直净距为150mm,给水管必须敷设在排水管下面时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4)冷、热水立管,两管中心间距不小于80mm;冷、热水管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5)喷淋管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1.3暖通专业细则
1)冷凝水应考虑坡度放在最下方,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2)暖通风管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排烟管应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应高于小风管。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3)风管和较大母线桥架要优先安装;风管与桥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4)对于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不小于100mm。
1.4电气专业细则
1)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桥架不宜穿楼梯间、空调机房、管井、风井等,遇到后尽量绕行。2)强、弱电桥架上下安装时,优先考虑强电桥架放在上方。2)水平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3m,与梁的距离不宜小于0.05m。3)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即顶部最小得与梁保证80mm间距),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不小于100mm。4)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净距不小于0.5m。
2管线综合过程
2.1模型搭建
1)建立项目样板文件。根据项目特点建立项目样板文件,主要工作是进行管网系统设定(包含系统名称、缩写、颜色等信息),并根据设计文件完成各系统管网的配管。项目样板文件可以选用鸿业BIMspace中自带的样板文件加以修改,也可以在工程中进行样板文件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建模效率。2)建立标高与轴网。若有土建模型,建议标高与轴网的建立采用revit“复制/监视”命令从revit土建模型中复制,可提高效率,复制时注意检查标高是否为建筑标高。也可手动建立,但手动建立时注意项目基点设置是否与土建模型一致。3)给排水、暖通、电气各专业进行单专业建模。如无土建模型还需要建立土建模型,以供管综调整时作为参照。各专业初定标高采用空间规划时所定标高。建议机电建模采用中心文件工作方式,所有楼层直接建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立管的对接,建立模型时从下向上按系统建模,以避免重复看系统图降低建模效率。
2.2管线平面优化调整
各专业分专业单独设计,在平面规划上可能存在相互重叠。因此,在模型搭建完后应先进行管线平面优化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管线平面优化调整可以直接过滤掉很多不复杂的碰撞点,有利于减少碰撞修改的工作量。平面优化调整可以借助revit过滤器设置先进行同标高管线平面优化调整,再进行全专业管线平面优化调整。
2.3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需要对同标高管线间、机电管线与主体结构(梁、柱)间进行碰撞检查,碰撞检查是对空间初排方案的检验,同时也是辅助于管线综合调整。同标高管线平面优化调整后,先进行同标高管线碰撞检查,待处理完同标高管线碰撞点后再进行全专业管线碰撞检查,这样主要是为了分阶段解决碰撞点,有利于提高效率。对于管线较少相对较简单的项目,通过目视即可发现碰撞点,可先不进行碰撞检测,直接进行同标高管线碰撞调整,调整完成后再进行碰撞检查以检查是否还有未处理碰撞点。碰撞检查一般采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通过navisworks与revit同步功能进行逐个碰撞点的处理。
2.4管线空间优化调整
管线空间优化调整主要解决的是同标高管线间的碰撞以及最上层管线与结构碰撞问题。管线空间优化调整的基本流程如下:分析管线与结构梁碰撞情况→判断初定标高是否合理→不合理找出不合理的原因并确定标高→同标高管线碰撞调整。一般在进行管线空间优化调整时会碰到如下几种情况:情况一:楼层结构梁底标高基本相同,且方案阶段初定标高基本合理。这种情况下,管线空间优化调整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同标高管线间交错的地方进行翻弯调整。情况二:楼层结构水平两个方向梁底标高相差较大,但同一方向标高基本相同,且方案阶段初定标高是根据大梁底标高初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净空满足规范要求,管线空间优化调整的主要工作也是对同标高管线间交错的地方进行翻弯调整。如果两个方向梁底标高相差太大已经影响人的观感,还应注意对梁底标高较高的地方的管线标进行整体上调。
2.5机房、管井深化
机房、管井建模前,要收集好机房、管井内设备型号、管路连接方式、管路附件连接方式,最好与现场安装负责人结合确定。机房、管线建模可与楼层管网深化同步进行,但优化调整应在楼层管网深化后进行。机房深化时,模型建立要完整,机房内设备型号、管路连接方式、管路附件连接方式应与实际相符合,如没有符合的族,可以用其它类拟的族代替,但应留一定富余空间。管井深化应结合系统图与各楼层平面入井管线综合考虑布置。
3优化出图
1)浏览器视图组织:视图组织一定要清晰,以便不同专业间协同工作,每个人最好在个人所用视图后加上后缀以便区分。视图务必标记清晰,以协同工作时他人防误删有用视图。2)过滤器的应用:通过过滤器的设置显示的专业,以便进行各专业出图;由于revit中对于电气专业未设置系统概念,建议电缆桥架管线配色采用过滤器进行设定,而管线的配色建议在管道系统和风管系统中进行设定,以防在进行漫游展示时,导出到其它软件时出现材质丢失。3)视图样板的应用:视图样板中包含一系列视图属性,例如,视图比例、规程、详细程度以及可见性设置。使用视图样板可以设置视图应用标准,帮助确保遵守公司标准,同时要注意视图样板在不同项目间的传递,以实现各专业快速出图。4)不同楼层间相同注释内容的复制:这里主要指的是轴网尺寸标注,最好的方法是先标注一个平面图,然后通过带节点复制视图快速实现轴网尺寸标注。
参考文献:
[1] 黄山峻,冯为民.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183-184.
[2] 林悟森.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及综合支架深化探讨[J].低碳世界,2018(3):134-135.
[3] 阮利群.BIM技术在某项目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门窗,2016(6):201-202.
[4] 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防碰撞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5] BIM技术在公共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7.
[6] 荣慕宁,张二龙,高丽,等.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2):142-143.
论文作者:陈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管线论文; 标高论文; 风管论文; 机电论文; 视图论文; 管道论文; 管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