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锤击预制管桩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理及常见问题处理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锤击预制管桩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理;常见问题处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受勘察、设计、施工、桩的制作等因素影响,常遇到诸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位偏移过大、接缝脱开、断桩、送桩太深不能收锤等质量问题。如何保证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从监理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对锤击预制管桩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理及常见问题处理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二、锤击管桩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理
(1)熟悉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审核重点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邻近建筑物基础和管线情况及施打位置是否有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注意场地的条件是否会对周围建构筑物、管线产生影响,桩机行走路线图表示的打桩顺序是否符合规程或施工工艺要求等;审核施工单位施工前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资料,认真核查桩机备案证是否有效,桩基施工单位资质,桩机操作人员,电工、焊工是否持证上岗;审查管桩接桩配置方案是否合理,会同施工单位认真复核轴线及桩位,避免过多截桩或送桩深度过深的现象发生。
(2)抓好成品管桩质量检查。1)进入现场拟用的管桩,必须附齐质量证明文件。内容有:产品出厂合格证、钢材、水泥质保资料(复印件)、砂子氯离子含量检测报告、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报告等;2)外观质量检查:桩长、桩径、壁厚、桩端板垂直度内外壁有无露筋、有无蜂窝、麻面、表面裂缝、桩套箍凹陷程度及桩身上的合格章是否齐全等等。若合同中规定管桩的品质等级,还应按等级进行区分验收。
(3)桩位测量放样。由于管桩施工速度较快,可将一天拟打的桩进行一次报验和复核,复核完毕,监理人员应在报验单上签认。复核时应认真、仔细查对图纸,及时发现图纸或放样错误,如有不符应会同设计、建设单位解决问题,并附上书面变更资料。定位用的竹签长度不宜小于40cm,宽度不宜大于1cm,安插牢固,确保桩位准确。
(4)桩机定位控制。桩机就位后应控制好平整度和垂直度,平整度可用水平尺检测。
三、锤击管桩施打过程中的质量监理
(1)控制好打桩顺序。为减轻对邻近已完桩基的破坏和桩入土后相互挤压,应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打桩顺序应该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布桩系数、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施工方便。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比较有利,原则上应从基础的中间位置开始向四周推进,同时要加强位移观测,必要时对打桩速度进行限制或采取设置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沟等措施。
(2)试桩的质量控制。打桩正式开工前按不小于1%工程桩数量且不小于3根进行试打桩,以便掌握主要施工参数,如桩锤质量、锤落距、打桩桩长等,尤其是需要送桩的贯入度控制值。由于试桩确定的主要施工参数涉及技术、质量、进度、投资等问题,因此,试桩时应通知设计院、监督部门、建设方、监理方和地质勘察单位等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成桩质量,且必须由岩土工程师确定是否到达设计所要求的持力层和终桩标准。
(3)打桩过程中桩身垂直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正交控制,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交角)。第一节桩入土时应边打边观测垂直度,随时进行调整。但一般在入土4m以上时,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接桩质量控制。接桩焊接须二人对称操作,接桩至少分二次焊接完成,第一皮焊缝尤其重要,必须认真加以检查。第一皮焊接不宜过厚,保证焊剂充分进入坡口,连续饱满,禁止空焊,随焊随敲焊渣。上一皮焊渣清理完毕后进行下皮焊接。接桩时发现接口缝过大,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处理,严禁擅自嵌填钢筋后焊接。焊接后须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不得少于5-10min。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5)标高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引测现场水准点,并加以保护。要求总包单位落实整理场地的标高控制网络,打桩单位则落实各单位工程的水准控制点。1) 标高原则上应逐根复测;2)标高测量应从水准点返测,尽量减少隆土影响;3) 必要时要求超送5cm,以利后期施工。
(6)桩成品保护。拖桩距离不宜过长,吊桩时应有施工人员用缆绳拖拉,避免发生桩机碰撞。桩机后应铺设道木缓冲,禁止直接在桩堆上拖拉,应配置汽车吊用于短驳。
四、终桩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理
施工单位应编制好施工记录文件,包括桩位编号图,桩机行走路线图,每根桩的打桩记录,桩的节数,每节长度,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一米锤击数,最后三阵锤贯入度、试桩签证等等原始记录,收集材料出厂合格证,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审表。对施工完毕的桩应根据有关规定,采用堆载静载荷试验和反射波法(小应变)。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设计假设同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具体检测数量根据设计或规范而定。桩检测合格后,编制好桩基竣工图,整理好有关的自检资料,质量保证资料等一切桩基子分部工程验收的必须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施工中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
(1)断桩问题。断桩原因:进入持力层过深,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送桩过早,停歇时间过长;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当贯入度突变,柴油桩锤跳动异常时,应停止锤击,会同设计查明原因,采取其他措施。送桩不宜过早,桩端距地面不宜超过1m,接桩动作要快,尽量缩短停歇时间。接头焊接质量、二节桩的中心线偏差、端板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认真检查,确保接头符合规程要求。(2)浮桩问题。锤击桩施工容易出现“浮桩”现象,必须引起施工和监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故施工单位必须建立起边施工边监测,监理定期抽查、抽测的手段来控制“浮桩现象”,施工单位应设专人负责测量工作,对施工完毕的桩,立即进行桩顶标高的测量,并作好记录;周围10~20m桩施工完成后,又进行一次测量,依次类推,多次测量,及时分析测量数据,判断有无“浮桩现象”。若出现“浮桩现象”,应对浮桩进行复打。
(3)偏位问题。偏位原因:测量误差或错误;土相互挤压而发生位移。预防措施:桩位测量应有三级复核制,竹签标位牢固准确,现场长时间离人后应重新复核,防止人为移动标位。正确安排打桩流程,避免采用一边到的方向流程。送桩不易过深。必要时应减少每天的压桩数量。另外土方开挖要控制程序和掌握好挖土时间。
(4)持力层判断错误。打桩时应经常对比地质勘察报告对各层土的描述,对贯入度突变,沉桩进尺减,但桩长离持力层有较大距离的情况应慎重分析。
六、结束语
总之,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应做好预防措施,假如遇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过业主、监理与设计部门联系,按设计部门的设计修改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S].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J793-2008)[S]
.
论文作者:洪玲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质量论文; 管桩论文; 桩基论文; 测量论文; 标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时应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