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童教育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女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7年以来,印度政府为发展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特别是其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1950年1月26日开始生效的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要尽力在宪法生效之日起以后的10年中,对全部14岁以下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印度对6—14岁儿童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不仅未能达到,而且不得不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期限先后推迟至1970年、1976年、1990年和1995年。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即使到了本世纪末也难以普及义务教育。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女童问题是阻碍义务教育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就印度女童教育发展的水平、影响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以及改善女童教育的措施等方面作一分析和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女童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印度女童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女童入学率偏低并且发展不平衡。1980年,印度5—9岁女童的入学率为66%,10—15岁女童的入学率为20%,而同一时期男童的入学率分别为96%和40%。[1]1984年,印度全国小学生入学总数为83932704人,其中女童入学总数为33193378人,女童的入学人数占学生总数的40%。[2]和男童相比,印度女童的入学率偏低。
印度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特点决定其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背景十分复杂。印度的地区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种姓之间以及不同性别之间教育上存在极大的差别。1980年印度的第四次教育调查表明,6—14岁的学龄儿童有13134万,入学率为65.96%。各地之间差异大,如教育条件较好的喀拉拉邦、旁遮普邦、泰米尔纳德邦内的小学入学率分别为97.63%、90.47%、88.16%;而教育落后的拉贾斯坦邦、中央邦、比哈尔邦的小学入学率分别街为47.33%、50.42%、55.53%。印度的文盲大多集中在教育落后的拉贾斯坦邦、中央邦等8个邦中,文盲大多是6—14岁的儿童,其中女童居多。[3]女童的入学率偏低,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入学率更低。印度1982—1983年的教育统计表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6—11岁女童的入学率为54.9%,而当年全印度的女童入学率为69.4%。[4]
(二)已入学女童的辍学现象严重。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进得来,而且是留得住,学得好。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辍学严重。一般入学第一年辍学率为24%,第二年后为8%,第三年后为7%,完成学业的仅有61%,辍学儿童中以女童居多。印度也不例外,1988年,印度6—11岁男、女童的入学率分别为100%、65.9%,但辍学率高,并且三分之一的学生集中在一年级,到五年级时仅余12%,在辍学儿童中,女童人数较多。[5]
(三)小学女童毕业率低且质量不高。女童教育质量不高,一方面反映在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另一方面反映在女童的毕业成绩不能令人满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1980—1986年间印度一年级学生完成初等教育的仅有38%。[6]学生按时毕业率偏低,至于女童,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女童,小学毕业者的数量极少,按时毕业者的人数更少。另外,1980年一项全印教学抽样调查的结论是:小学成绩低下,在11项测验中,只有1项在大多数邦中有50%的或更多的学生做对,在逻辑推理或知识与技能应用方面的测验中,情况很差。一部分学生五年级毕业时连扫盲标准都未达到,即5年教育培养出来的竟是半文盲,或者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久即复盲。较之男童,女童的学业成绩更差。
二、影响印度女童入学率、巩固率的因素
影响女童入学率、巩固率的因素很多,除了教育本身的原因外,还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其影响程度甚至超过教育本身的原因。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归纳为校外因素和校内因素两大类。
(一)校外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女童入学率以及巩固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义务教育都是免费的,但是贫穷的家庭难以支付学习用品以及其他杂项费用的花销。在农村,由于贫困,许多家庭的女孩子到农田里干活,或在家中照顾弟妹,操持家务。印度的学者调查表明,当家庭收入水平很低,从而制约儿童入学时,女童首先是受害者,家长总是让男孩上学而让女孩留在家中干活。见下表所示:
1972-1973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5-9岁儿童入学率
资料来源:Torsten Husen,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Supplementary,Volume Two,Pergamou Press,1990,P.69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中,来自贫穷家庭的儿童入学率不论城乡都远远低于来自富裕家庭儿童的入学率,城市儿童的入学率高于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另外,相对来说,不管城乡,不管经济状况好坏,女童的入学率普遍低于男童的入学率。可见,影响女童入学率的不仅有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
2.社会文化观念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妇女地位低下是影响女童入学和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的影响,印度的大多数父母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的营养和健康需要总是优于他们的同胞姐妹,而且,大多数父母不愿让其女儿受男女同校教育,唯恐女儿上学会伤风败俗。印度女子的早婚、早育的传统也是影响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一个因素。印度的女子未满15岁就已结婚,大多数农村家庭认为对女孩进行教育无多大益处,以为尽早让女孩精通家务,做好结婚的准备才是最为重要的。
3.家长受教育水平 一些研究发现家长受教育水平与女童教育水平相互联系。一项研究表明:家长文化程度高——家庭教育水平高——女童的入学率也高。印度的学者塞塔拉姆和乌沙德维对1878名流失生的父母的调查中发现,65.2%的父亲和94.2%的母亲是文盲,受过初等教育的比例在父亲为9.6%、在母亲为10%;受过中等教育的比例在父亲为1.4%,在母亲为0.2%。[7]文盲家庭中,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4.女童自身对待教育的态度 长期以来,由于女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所以女童自卑感较强,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因而入学率不高,并且入学以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时极易辍学。
5.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也是影响印度义务教育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1950年印度的人口是3.6亿,1981年增至6.8亿,1990年增至8.44亿。人口增长很快,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的特点十分突出,23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人口的近60%,6—14岁的适龄儿童占总人口的20%以上。这样便造成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40多年来,尽管儿童的入学人数相对增加,但未入学儿童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文盲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口,更需要一定的人口质量。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不仅阻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且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虽然印度政府采取了不少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习俗的影响,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6.语言 印度的语言状况复杂,主要语言有15种,为各邦政府所用,有60、70种语言在各类学校中用于教学。印度的中小学生要学习三种语言,即英语、印地语和一种地方语言。中小学阶段学习三种语言,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影响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二)校内因素
1.办学条件 学校布局不合理,不均匀,边远山区学校设点少,学校距家远,造成女童的畏难情绪。一些地方虽有学校,但办学条件差。据1978年全印第四次教育调查统计:9%的学校没有校舍,41.5%的学校没有黑板,72%的学校没有图书室,53%的学校没有运动场地。时至80年代中期,全国仍有40%的小学校舍为帐篷或茅草棚等临时建筑,40%的学校没有黑板,59%的学校不能供给饮用水。[8]所以,办学条件差是导致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课程和教材 印度的学校课程是统一规定的,教材是统编的。课程过分强调知识性、系统性,忽略实用性。因此长期以来,课程和教材内容脱离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不适合农村儿童的需要,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早在30年代,印度民主革命的先驱甘地便提出了学习基本生产、生活技能,使教育与平民大众的生活和需要相联系的基础教育思想。但是,随着印度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印度将城市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后又将初等教育转到应试教育上,忽略了农村地区的教育需求。诚如印度的一位学者所说的,“印度的整个教育制度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学生的成绩是由学生在公共考试中所得的分数来评价的,教师的价值是由他们的通过考试的学生人数来决定的。”所以印度初等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一直是以考试为中心安排的,设置课程的目的便是为了通过考试。总之,课程内容狭窄,偏重理论和书本知识,忽视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此,女童对于脱离自己实际生活需要的课程缺乏兴趣。由于教育脱离实际,女童毕业后又缺乏生活和生产技能,所以女童家长不支持女童上学,女童自身亦缺乏上学的热情,造成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3.女性教师缺乏 在印度这个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国度,女性教师缺乏是影响女童入学的一个因素。印度等国学者调查数据表明,女性教师多,既可吸引女童入学,也能保证其稳定性。但是,印度的女教师无论其质量还是数量都与现实的需求相差甚远,这一问题在农村山区、边远地区更为严重。据统计,1984年印度的小学教师有1458140人,其中女教师为381561人,女教师的人数仅占小学教师总数的26%。[9]学校女教师一贯不足,这成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重要原因,这一情况的恶性循环又导致女教师严重缺乏。
另外,教学方法呆板、学校管理混乱等也是造成女童入学率低、巩固率低的原因之一。
三、改善女童教育的措施
1986年印度政府颁布了新的指导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国家教育政策》,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女童教育的措施,主要概括如下: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印度政府在50年代将教育经费的50%投入到初等教育中,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并取得成效。但6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政府认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远远大于初等教育,因而以削减初等教育的经费来增加中、高等教育的投入。例如,1955—1959年,印度政府投入初、中、高等教育的经费比率分别为56%、13%、9%;而到1970—1974年,只有28.5%的教育经费投入初等教育中,投入到中、高等教育的经费比率却高达14.4%、22.3%。一些教育经济学家们通过调查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中、高等教育。印度政府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最终认识到初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提高了对初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率。在1987年—1988年度,教育的总预算拨款额为121.10亿卢比(计划和非计划);1988—1989年度的拨款额为159.50亿卢比,1987—1988年度投入初等教育的经费比率为46.6%,1988—1989年度为44.1%。[10]另外,印度政府特别注意争取到一些国际组织对其教育的赞助。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瑞典国际发展机构等都纷纷赞助印度的一些教育计划。如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制订的《边远地区小学教育计划》便得到了瑞典国际开发署的赞助。该项目及其6年实施(1987年7月—1993年6月)的总开支预计将达2224700印度卢比,其中包括每年7%的通货膨胀率。瑞典国际开发署的支持最初是按4年计划的,其开支为87420000印度卢比。[11]在本国财力匮乏而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发展教育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外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缓解教育资金紧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近年来,印度政府注意教育资金的下放,使地方政府拥有必要的资金,从而灵活使用教育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教育投资项目,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率。总之,从80年代后期开始,印度政府注意对教育,特别是对初等教育的投入,这为改善办学条件打下了基础,也为女童教育水平的提高铺平了道路。
(二)大力提倡非正规教育。印度政府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认识到,仅仅靠正规教育来普及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正规教育对那些因贫困和社会原因而未能入学或辍学的儿童帮助不大。所以,在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规定,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途径普及义务教育,以非正规教育来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如在《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之行动计划》中详细规定: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在9个教育落后的邦内,如果邦政府创办男女生非正规教育中心,中央将承担50%的经费,若专为女童创办非正规教育中心,中央将赞助90%的经费,如果是志愿团体或机构创办这类中心,100%的经费由中央赞助。[12]非正规教育的教学和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制订。学习期限一般比正规教育短,课程安排在农闲等季节,教师是由经过特殊培训的志愿人员及当地人士组成。非正规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从识字到攻读正规教育科目,这一方面有助于扫盲,另一方面可以使辍学儿童通过非正规教育再转入正规学校学习。由于非正规教育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以及管理的非集权性,这种教育形式在印度推广得很快,为义务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女童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三)积极发展妇女教育。妇女教育,尤其是母亲的脱盲与否不仅影响到子女的入学或辍学,而且影响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所以,近年来,印度政府越来越重视妇女教育。印度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个培训中心,对15—45岁的妇女进行培训。授课者大多是18—35岁的女性,均有高中以上学历,有些还持有学士和硕士学位。这一培训计划提出诸如“受过教育的女孩是家庭之光”、“识字的嫂嫂是家庭的希望”等口号,激励妇女奋发学习。这种培训以扫盲为主,其次提供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所以很受妇女的欢迎。
(四)建立师资培训机构,培训女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创办县教育与培训学院,以便为小学教师及从事非正规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员提供职前和在职培训课程。到1990年底,印度已新建成或改建县教育与培训学院达262所。[13]培训教师时,尽可能录用女教师,经培训后分配到农村地区的学校里。为了提高女教师的数量,印度政府还为早年未能完成学业,但愿意选择教师为职业的成年妇女提供简易课程。这些妇女通过入学考试后学习2至3年,经正规培训后便可成为当地的女教师。在培训教师的同时,还特别注意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对女童教育的管理水平。
总之,印度政府为了改善女童教育的状况并为义务教育普及目标的早日实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结束语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国政府计划将在本世纪末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女童教育是个薄弱的环节。据1990年统计,全国1.8亿文盲中,2/3是女性。1990年未入学的学龄儿童有200万,其中女童就有164.5万人,占未入学儿童总数的84%。1991年全国208.4万名未入学的学龄儿童中,女童141.9万人,占未入学儿童总数的68.08%。[14]印度的女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特别是在贫困落后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问题尤为突出。1992年,全国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平均为97.95%,但同年甘肃省6个贫困县女童的入学率仅为50%,四川省的阿坝、凉山、甘孜3个自治州的5个贫困县的女童入学率仅有26.3%。[15]这些地区女童的辍学率也很高。如何搞好这些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在女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女童教育的措施,可资我国的教育决策部门及有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注释:
[1] George Thomas Kurian,World Education Encyclopedia,Volume Ⅱ,New York,New York·Oxford,England,1988,P.576.
[2] 1987 Statistical Yearbook,Thirty-Sixth Issue,UnitedNations,New York,1990,P.219.
[3]同[1]
[4] 宁夏文:《亚太地区六国女童初等教育综述》,载《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P.31。
[5]同前页注[1]。
[6]同前页注14]。
[7] 赵中建文:《印度的流生问题探析》,载《教育评论》1991年第1期,P.69。
[8] 曲恒昌文:《印度普及义务教育目标期限为何一再拖延》,载《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P.3。
[9] 1987 Statistical Yearbook,Thirty—Sixth Issue,United Nations,New York,1990,P.219.
[10] 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1988—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240。
[11] 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1988—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258。
[12][13] 赵中建文:《印度的初等教育普及化目标》,载《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P.33。
[14][15] 均见《民族教育资料》和张爱英文《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共同繁荣》载《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P.72,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