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专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361000
仔细观察校园学生的课余生活会发现,无论是课间、自习课、上学、放学的路上,许多学生总戴个耳机,课间教室里的多媒体电脑、学校的广播里,学生们总抢着播放自己喜欢的“MUSIC”。一份对本校高中生的调查结果发现,仅有3%的学生不喜欢音乐,大部分学生课余会花20%~50%的精力在音乐上。在政治课教学中,我因势利导,把音乐这一学生喜欢的鲜活的艺术形式引入课堂,使政治课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让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以美的愉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在积极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大脑皮层就处于兴奋状态之中,脑子就灵活,应变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创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佳。反之,学生情绪不好,学习缺乏兴趣,精神受压抑,会导致学生思路堵塞,反应迟钝,影响知识信息吸收,学习效果也很差。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对大脑的中枢神经递质能起到协调、平衡的作用,有益于机体的健康。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
1.心境美,让学生“心安理得”。政治课一般被安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第一节,教育心理学资料表明,这些时间段,学生容易处于近闭状态即学习兴趣低下、或无精打采、似听非听,或难于静下心来学习,这增加了政治课教学的难度。从生理及心理意义上说,美妙动听的音乐,其声波振动是有规律的,容易引起人体细胞组织与之发生和谐的振动,改善和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的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以使人达到心理和情绪的最佳状态。根据教材内容在导入新课、巩固新课等环节设计一些歌曲播放可以刺激学生感官和调节学生思维,达到调控课堂时态,维持学生良好的注意状态。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时,先播放音乐《说句心里话》,接着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为军人的我为什么还要想家?我为什么还要出来当兵?我和妈妈、他之间,家与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后归纳: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联系。这样导入,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和谐美,让师生“心心相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解说员,而应该是课堂上的一名“导演”,教师的角色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应从课程的复制者转变成新型教学方式的创造者,应从发号施令、评判的立场转向交往促进的立场。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学生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音乐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桥梁。因为引入音乐教学,在学生看来,老师变得友善、可亲;因为老师有时也诚恳地向学生请教音乐的知识、与学生一起分享听音乐的感动,老师作为普通一员融入到学生当中,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安全的人际氛围,使学生敞开心扉,促进课堂沟通与活动的开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信赖老师,也就爱学这门课程。
3.教材美,让学生“心甘情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是政治课教学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政治课概念和原理的抽象性特点,因此,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歌曲是一种有效引趣方式。如在讲“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时播放音乐《山不转水转》:“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在转……”通俗的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原理变得形象生动。同时我还把学生难于记忆的知识编进学生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曲子里,让学生在“歌唱”中轻松记住知识。因为在政治课上,可以“书声、讨论声、歌唱声,声声入耳”,学生也能“国事、天下事、学习事,事事关心”。
二、让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以真的启迪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趋于完善和逐渐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情感给予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的道德品行、审美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引入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1.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可能发生多种情况,如被动接受、勉强接受、主动接受等,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主动认可知识。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增强理的可接受性,增强理的感染力。例如,在讲“市场交易的诚实信用原则”时,我先为学生讲述故事:“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游,在乘坐高山缆车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缆车的经营者并没有许可证,缆车本身存在着质量问题,缆车运行到中途突然坠落,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著名歌手韩红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歌——《天亮了》。”说到这里,我为学生播放了这首轻柔幽婉的歌曲《天亮了》:“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是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再看不到爸爸的脸,爸爸妈妈就这么走了,留下我在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曲终,教室里寂静无语,从学生的表情上,看得出歌曲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一些学生纷纷引用假货充斥市场给经济、声誉带来巨大影响的事实,进一步说明诚信经营的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世界会越加丰富,认识水平也就越高。
2.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学生的认知转化为信念,即“情”的教育,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教学中通过音乐的旋律、歌词的渲染让学生充溢情感,驱使想象,以心造境,情景合一。例如,在讲授“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我首先播放了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随后给出问题:1.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内因外因相结合)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随后又播放歌曲《父亲》,教师加以引导:改革开放给我们每个家庭带来了“秋天的果实”,我们的长辈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殷切的希望,这是很有利的外因,我们要成长、成才靠什么?让学生齐唱《爱拼才会赢》(内因)。通过歌曲,把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要通过努力,早日成才,以不愧时代,感恩父母。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音乐启发学生的思悟,给学生以智的促进
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丰富学生的知识,撞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滋润他们的心田、净化他们的灵魂。音乐是学生的“最爱”,引入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心境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提高感悟的情趣和能力,激发创新欲望。例如,在学习“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内容时,我设计了开放式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进行展示。第一组同学登台展示时请同学们欣赏本组同学演唱的不同地域的歌曲《茉莉花》,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其他组同学结合史地,说出南北两地的气候特征、风土人情以及不同地域环境所造成的人们不同的气质与性格。然后说明:同样是民歌,南北两地音乐风格却截然不同,南方《茉莉花》细腻、柔美,北方《茉莉花》明快、爽朗。第二组同学登台展示时请同学们欣赏本组同学演唱的不同民族的歌曲并介绍了民族歌曲的不同特点。第三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民歌、通俗歌曲、美声的不同特点及歌曲与戏曲的不同特点。通过这些对比,不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书本知识,还了解了许多课堂中无法学到的人文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乐趣。在这堂课上,我感动于学生的热情高涨,惊讶于学生的收集、取舍歌曲用心,课件制作技巧,演唱的风度,体现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闪耀着创新的火花。受这堂课的启发,在每讲完一课后,我都给学生举办一个“小型演唱会”,学生在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唱“魅力”后,要准确说出自己演唱的这首歌曲蕴含了本课中的哪些哲学道理。这个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开玩笑地说:“我们像着了魔似的,每听到一首歌曲,我们就要思考:这首歌曲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这正是歌化教学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让音乐为学生明礼导行,给学生以健康的诱导
1.自信激发。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中生特别是性格内向或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少愿意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有自信才能有发展。作为教师,应积极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优点,通过有意识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巧妙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增强他们成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人说“艺术节是差生们的节日”,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但“天生其人必有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确实许多性格内向或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歌唱等艺术方面有天赋,也有自己成功的时候。教师要把学生的这种个性品质当作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对之加以肯定和承认,这是对学生最大最好的激励,将使学生获得自信,充满信心。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性格内向或学习较差的学生,不管老师提的问题多么简单,他们都不主动思考回答,但每次老师插播歌曲教学时,他们都有热情的回应。在学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我有意识地请了这些学生演唱歌曲《专注》,学生确实演唱得很好,我让全班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给以回应,并把信任鼓励的目光移向他们,对他们说:“你们的歌曲唱得这么好,是因为你们‘专注’地去学唱,如果你们在学习上也能如此‘专注’,我相信,你们会有很大的进步,老师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你们的。”从那以后这些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大了,学习态度端正多了,也自信多了。
2.激励鞭策。政治课作为德育课,教师的教学只有使学生将所学的道理与规范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逐渐形成行为习惯,德育才算真正落到实处。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极为丰富,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吟唱的歌曲中,因而引入健康的歌曲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认知深入人心,形成道德信念。如在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我为学生放映视频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并适时引导,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捕、不滥杀、不滥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把教材潜藏的道德因素挖掘出来。同时,结合教材,我们也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开展推荐歌曲活动。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推荐歌曲时,我们也注意推荐歌曲的时代性、可唱性,如《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等港台歌曲,都在我的推荐之内。作为政治教师,我不反对学生在课余时间听歌、唱歌,但学生欣赏歌曲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对它的健康引导,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因为大部分流行歌曲音韵谐美,情味深长,又贴近生活,表达的是对个人生活、理想和内心世界的感受,容易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流行曲而言,其中不乏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上乘之作,能催人奋发向上,使人热情澎湃。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的流行乐坛也充斥着一些粗制滥造、庸俗低下、过分凄婉悲怨的音乐,这使得某些中学生陷入了低靡的情绪,有的还因为受到歌词的影响,产生颓废心理。所以,还是需要引导中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力。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每上完一课,我组织学生开展推荐能体现本课知识的“五好”(推荐一篇好文章、推荐一句好的格言、推荐一首好的诗歌、推荐一则好的故事或新闻、推荐一曲好歌)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热情回应,推荐的“五好”贴满了“学习园地”的各个角落,教师适时地参与、引导、删改。让学生在忙完一大堆功课后,听听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更易使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并使情绪稳定;让健康的音乐激励学生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
当然,引入音乐教学时,我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音乐的取舍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不能单为取悦学生而听歌曲。二是启发性原则。结合所引入的歌曲和教学主题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正面性原则。所引用的歌曲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四是适度原则。引入歌曲是为教学服务的,引入的歌曲有时是择要选听,以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在政治课上引入学生喜欢的音乐教学,投其所好、加以引导、为我所用,让政治课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渗透学生的心理、情感等各个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论文作者:陈亚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歌曲论文; 政治课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