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论文_文丹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论文_文丹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在于对发电厂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并要求在该电力系统中,能够对一些常见的故障进行自我调节与处理,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比如说现阶段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保护系统的自动化以及远程控制技术等。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导言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1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电力行业方面的发展极为重视,不但投入资金大,且管理力度严格。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自动化技术有效提升,多数地区调配系统已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且部分地区更出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为社会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电网自动化功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系统是针对电网中存在的各个线路的运行情况、负荷情况及不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监控电表,监控用户用电量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用户不规范用电的行为,减少电能的损耗。

1.2控制电量与功率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电量和配送功率。

1.3故障处理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检测配电线路的故障,并把出现的故障及时上报。同时,故障控制器还具有自动修复故障的功能,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故障的修复工作。

1.4监测电能损失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优化线路运行模式,并对线路上的电能进行自动监测与计算,以达到损耗电能最小的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1.5具备扩展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实现结点的逐步拓展功能。在电网扩展工作中,要具备以下两点要求:首先要增加硬件设备,达到扩展设备的要求;其次是通过软件操作,在原有网络中增加新的节点。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和功能实现及发展前景

2.1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自动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在适应性的原则层面要加强重视,也就是将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和城乡经济条件要能适应,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用户要求相满足,并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在资金的投入上充分化。不仅如此,还要能和配电网的发展相适应,以及对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真正有助于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充分发挥。

另外,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要注重逐步完善的原则遵循。由于配电网自动化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技术性方面比较强,有着完善多路电源配电网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这就需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系统要逐步的完善化,只有这样才能对配电网的自动化作用发挥充分体现。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要通过电流控制模式加以应用,自动配电开关无计数功能,是通过一次合闸时间来进行的判别,在电流控制的模式应用下就能得以优化。

2.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比较多,在这些功能实现下,就能有助于配电网整体运行水平提高。其中的功能中故障检测功能发挥就比较重要,在任务的执行中有着两个重要项目,一个是在DA应用为运行态时,接受配电SCADA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告警事件,这其中就涵盖着变电站事故总信号以及变电站保护动作信号等。还有一个就是结合这些告警事件实施决策,对系统的故障瞬时性故障以及永久性故障加以判断,将检测到的结果进行发送到故障检测以及定位等数据库当中。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中的故障恢复功能发挥比较重要,故障恢复模块的功能在电网结构作出重大的改变,以及能够满足约束条件基础上对网络实施重构,这样就能通过带电区作为电源,能对非故障停电区的供电需求得以满足。在自馈线恢复的功能发挥层面,就是通过合上下游区和故障馈线区进行的连接,在上游区和下游区供电恢复方案的应用下,就能对实际的电力进行有效恢复。还有就是整区恢复以及分区恢复和负荷转移恢复的功能发挥,这些都对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发挥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中的故障定位以及隔离功能是比较重要的。其中的故障定位主要是结合故障检测提供的告警事件序列和FTU过流信号,然后和配电网拓扑相结合,对故障所在馈线和所在区段加以判断,这样就能为故障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故障的定位模块以及隔离和恢复模块等,都是对配电网拓扑的应用,在故障处理前从配电SCADA系统获得开关实时状态,这样就能结合新的网络状态实施网络拓扑,对故障处理的时间就能得到保障。而在故障隔离的功能发挥上也比较突出,能有效对所有故障区进行分段隔离,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继续运行。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从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层面充分考虑。从社会效益层面进行考虑,在服务水平方面要进行有效提高,对供电的安全性要得以保证。城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要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对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力度进行加强,从整体上使一次设备和网架的改造优化目标得以实现,对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在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面也要加强,使故障处理的效率要得以提高。从技术效益层面来考虑,就要主要配电网管理方式的转变,在自动化项目实施后对网络和设备状态监控能力不断加强。在经济效益层面的考虑,主要就是减少断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供电的时间要进行延长等。

2.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前景。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水平提高,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下,对电能质量能有效提高。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下,对电能质量可有效提高,在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方面也能有效保证,并且不会受到温度影响,对电能质量的整体提高打下了基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施配电网系统保护技术就比较重要,馈线自动化将通信作为基础,在对配电网数据采集以及控制的作用下,配电的高级应用目标就能实现。在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方案的实施上就比较重要,有着良好的应用性能,在未来的发展应用上也比较重要。

结束语

我国的电网建设比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自动化改革也相对比较落后,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并且难以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需求,而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则能够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综合的自动化,并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茂楠.浅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

[2]苏海勇,孙凯,孙奉杰.浅析县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J].神州.2012(21).

[3]张鲲.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与实现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2).

[4]宋红泽.我国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0(36).

论文作者:文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论文_文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