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构成与发展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长论文,途径论文,基础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现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我国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作为幼儿园的负责人,全面负责、指挥、控制全园各项工作和管理活动,是园所工作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在幼儿园处于中心地位。这就要求园长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园长专业化指园长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园长个体的角度看,园长专业化指园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园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等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本文将重点探讨园长专业化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发展更新这些知识。 一、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构成 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确立需以园长的活动对象和范围及其发展方向为依据。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指出:“园长主持幼儿园的保教工作、领导和组织安全保卫、卫生保健工作,贯彻有关的法规和规章;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卫生和健康;领导和组织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幼儿园课程标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领导和组织行政工作,包括工作人员的考核、任免和奖惩及园舍、设备和经费管理等”。这表明园长以整个幼儿园为工作对象和活动范围,集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三种职业角色于一身。探索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构成,实质也就是探索园长究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才能促成这三种职业角色的专业化。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对园长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了研究,如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园长应该具备组织理论及组织领导、幼儿发展及幼儿园课程、财务及法令事务、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库林(culkin)在其《保育与教育管理》一书中提出幼儿园领导者应具备七种能力:发展并维持一个有效率的组织;计划并执行管理系统,以有效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有效地管理人员,注重人员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并对与幼教有关的政策产生影响;维持与发展环境设施;具备有效管理所需的相关法律知识;具备财务管理技巧。诺德(Rodd)认为,除了一般的行政管理技巧外,幼儿园园长还需要具备特殊的领导技巧,包括具有远见与沟通能力、发展团队文化、设定共同目标、掌握预期成果、鼓励并为成员的发展提供机会等。此外,还有研究者通过与教育行政人员、专家学者、学校行政人员等的深度访谈,提出幼儿园园长应具备管理、教学、保教、沟通和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综合这些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园长专业化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应包括以下四种:一是作为体现园长职业角色特征的核心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二是作为活化剂,能够使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性知识;三是有助于形成园长个人处事风格的实践性知识;四是能够提高园长整体素养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一)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指园长作为幼儿园负责人、管理者,在实施管理工作时所需要的知识,主要指教育管理知识。管理对幼儿园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育投资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园长最主要的职业角色就是管理者。为保证幼儿园工作顺利进行,园长应具有现代管理观念,掌握现代管理知识,能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提高管理效率,这是园长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此外,要特别注重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因为它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此园长要灵活掌握教育管理理论,找到适合本园课程与教学特点的科学教育管理理论。掌握好本体性知识,既是园长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园长引导幼儿园更好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园长在处理日常工作中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所遇问题顺利解决而应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理论等专业性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属于大教育范围的专业性知识。园长以幼儿园为工作对象和活动范围,是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者,即教师的教师,这就要求园长应首先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只有这样,园长才能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根据教育理念及个人信念,指导教师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才能发展和提升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品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由于教育教学始终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因此园长还应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幼儿园课程建设进行引领与规范。此外,园长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园长了解教师和幼儿心理,有效引导其行为,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园长在个人实践工作中形成的知识与智慧,是园长在理解和领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知道做什么和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形态。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园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经验等。这类知识是园长在实际工作中的个人经验总结,体现的是园长的个人管理风格和教育风格。实践性知识首先具有实践性,它是个体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公认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的知识,同时还是个体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其次,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知识体现的是园长在面对实际工作情境时作出的及时而机智的反应与智慧。此外,还具有个体性,即实践性知识为园长个体所独有,园长依据个人实践经验、个人处事方式以及那些内化为个人品质的理论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园长专业化发展最终体现的是园长个体的职业发展水平,而能对其发展产生真实影响的正是个人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获得的实践知识,而不是理论知识。因此,园长不仅要吸收已有的理论知识,更要积累和建构基于自身体验的实践性知识,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园长应了解它们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三是工具类知识,如外语、计算机、现代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文艺类知识,如文学、美育等方面的知识。园长作为幼儿园的最高领导,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是提高其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其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形象的重要途径。 以上这几类知识构成了园长走向专业化所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些知识是相互有机联系,而非各自完全孤立的。其中,本体性知识是园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性部分,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起着理论支撑的作用,它们是衡量园长专业能力的标志,同时也是园长取得任职资格的重要考核依据。实践性知识是园长将前两种知识运用于实践后,经过个人反思、总结而获得的知识,是园长自身职业个性的展现。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对其他知识的重要补充。这些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支持园长的专业化发展。 二、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发展途径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园长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园长专业知识不断获得提升、优化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知识快速发展更新的速度已经非以往任何时代可比,园长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专业化知识基础,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功能。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获得发展。 (一)园长个体的自我更新 个体知识的更新是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发展的基本途径。这要求园长一方面要拓宽知识领域,另一方面要深化专业理论学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园长应全面拓展个人各方面的修养,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拥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园长理论修养水平的体现,是其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只有深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将理论知识自觉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联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促进对理论的理解。在当前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园长还要及时补充有关知识,吸收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这对园长专业化发展来说同样是真理。从上文分析可知,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形成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园长只有不断对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究,对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努力将表层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真正地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 (二)园长群体的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转变的过程,其结果是个人的知识财富(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格里菲思和坦恩(M.Grffiths & S.Tann)曾指出:“个人知识如果没有外显化,就会因为缺乏严格的检视而沦为‘愚昧的理论’”。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发展只从自身着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与同伴一起相互交流和分享。与同伴的沟通交流、思想碰撞,不仅可以使他人受到启发,还利于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及时改进自身不足之处,取得进步。知识共享由此有利于促进园长个体和群体的持续学习,是园长专业化知识基础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园长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 在促进园长群体进行知识共享时,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创建知识共享的平台,让园长相互间能够进行知识的沟通、分享,为此可运用各种交流媒介,如讲座、网络、电话、会议、示范等途径,让园长之间互相学习,开展讨论、分析与修正,将个人知识扩大,为集体所共享,同时促进个体知识的创新。其次,要培育知识共享文化,使园长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流通、分享和使用,就会很快过时而失效。所以,园长一定要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自觉地促进知识共享。 (三)构建专业化的培训体系 园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培养过程,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在的支持。园长培训是园长专业化成长的必要途径,对提升园长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园长专业化培训体系,一是要做到培训内容全面,二是要保证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培训。从时间上来看,园长的岗位培训应包括岗前培训和岗后继续教育。园长的岗前培训应注重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培训,内容集中在幼儿园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重点提高园长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管理水平,为其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园长的岗后继续教育主要是帮助园长进行实践反思,促使其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并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在此,应特别注意各部分培训内容的相互衔接与互为补充,体现培训的阶段性和整体连续性。 此外,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先进经验交流、著名园长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但应注意的是不要只注重理论讲解而轻视实践,而应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相应的实践知识培训,如到幼儿园进行实地学习观摩、亲自参加授课等,让园长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构建其专业化知识基础。为此,可以组建专门的园长培训队伍,其培训者必须拥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确实能够担任园长的培训工作,促进园长的专业化发展。总之,园长走向专业化需要具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也是园长个体知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标签: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管理系统论文; 幼儿园设备论文; 园长培训论文; 个人管理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