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两年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组27例患者采取培美曲赛+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8.15,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6.30±0.20)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5.40±0.30)个月,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长春瑞滨;临床疗效;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致死率极高,是造成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比例较大,占有肺癌的80%左右,目前临床上将其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此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临床应用意义[1],以我院两年间收治的NSCLC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两年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方式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照组27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为(57.26±10.18)岁;病理分型:鳞癌患者19例,腺癌患者8例;临床分期:三期17例,四期10例。实验组2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为(56.89 ± 10.22)岁;病理分型:鳞癌患者18例,腺癌患者9例;临床分期:三期16例,四期11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诊断患有NSCLC,患者症状表现为胸部胀痛、血痰、咯血、发热、刺激性咳嗽、食欲下降、疲乏等(2)患者为自愿入组,并在入组前阅读、签署知情同意书(3)在本次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放疗、化疗治疗,无放疗、化疗禁忌症。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凝血系统疾病等(2)具有感知障碍、精神障碍、沟通困难、拒绝入组等。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用顺铂进行治疗,长春瑞滨通过静脉滴注,25mg/m2,15min内滴注完成,d1、d8,顺铂通过静脉滴注,25mg/m2,d1~d3。实验组患给予培美曲赛联用顺铂治疗,培美曲塞通过静脉滴注,500mg/m2,15min内滴注完成,d1,顺铂通过静脉滴注,25mg/m2,d1~d3[2]。
1.4评价标准
以21d为一个周期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同样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的有效率为48.15%,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的有效率为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远期疗效
对照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6.30 ± 0.20)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5.40 ± 0.30)个月,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晚期NSCLC患者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2。
3.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人口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大部分患者在确诊为肺癌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死亡率相对较高。在肺癌中占据比例最高的即为非小细胞性肺癌,发病原因为吸烟、辐射、肺部慢性感染、大气污染、遗传因素等,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尤其在工业区和交通发达等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较高。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咯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下降、疲惫不堪等,目前临床上对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疗通常有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培美曲塞是一种抗叶酸制剂,能够对叶酸依赖性代谢进行抑制达到对细胞复制的抑制作用[3],从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有研究显示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效果更佳[4],顺铂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5]。为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临床应用意义,现以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两年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4例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本实验啊通过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观察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较少,以上的实验数据两组患者进行对比,P<0.05,可认为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郭其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0):800-804.
[2]廉政君,黄建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95-97.
[3]卢路定,韩光明,刘洪波等.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4):2719-2722,2674.
[4]赵丹.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34-37.
[5]胡立娟.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3):93-94.
论文作者:周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晚期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细胞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