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为企业改革服务_企业改制论文

内部审计为企业改革服务_企业改制论文

内部审计为企业改制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改制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的改制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企业改制的根本任务是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将企业集团中与主业无关的业务剥离出去,实现“核心业务专业化,辅助业务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港口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关注改制进程,把握改制的重点、难点,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企业改制服务,本文谈点体会。

一、对改制企业进行全面审计,为决策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作为职能部门应根据改制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改制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全面清理、清查工作,摸清改制企业真实家底,把好资产置换、处置、变现、核销关,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审计中重点关注实物资产、债权债务、损益的真实性,是否存在或有事项、潜盈潜亏等现象。对实物资产的清查,重点审查账账、账证、账卡、账实是否相符,通过现场盘点,查清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资产,分清不良资产项目及数额,确认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对债权债务的确认,通过询证、查看原始记录等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核实账面余额的真实性。对未达账项和错记、漏记账项,督促其据实调整,对核销的呆坏账审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债权、债务进行审查中特别对大额的、非正常名称的、余额出现赤字的账户以及长期挂账的予以重点关注,运用账龄分析法等,分析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确认坏账损失计提的合理性。对或有事项的审查,包括对外担保、抵押、未决诉讼等予以关注,尽可能掌握真实、全面的情况。对所有者权益,重点是在全面核准企业资产、负债的基础上,确认净资产数额及其构成,分析、了解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的实际变现能力。损益以企业清算为假设前提,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将收支事项打足,或有事项考虑周全,计算确认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数额,查清潜盈潜亏和其他遗留问题。通过对改制企业的审计,给决策层当好参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二、关注改制进程,确定审计重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1、审查企业改制方案的审批程序。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资委的有关规定,企业改制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实施。因此内部审计应对企业改制中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审查其是否预先报经有关部门审核,需政府部门批准的是否经过审批。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尽可能参与对改制方案的讨论和研究,利用熟悉企业经营情况的特点,对企业改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2、审查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的转让或出售是否真实、公平,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人为低估国有资产和将国有资产无偿分配给个人的情况;二是审查改制企业是否存在擅自核销国有资产,有无将国有资产直接和间接转移到集体、私营企业或个人名下;三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虚列亏损,人为压低企业资产数额;四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虚列负债,抵减净资产;五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抽逃资金、制造假账、私分和挪用公款以及突击花钱等;六是审查改制企业是否存在账外资产、账实分离的现象;七是审查改制企业是否执行相关规定,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余额及时进行结转;八是审查改制企业资产评估日至产权转让日期间损益的真实性。

3、审查改制企业被剥离的资产有无产权主体不明和关系不清。改制企业剥离的资产应明确产权管理主体和产权管理体制,明确其与改制企业的经济关系。对于剥离的经营性资产,要查明是否存在无偿占用的情况;对非经营性资产,是否采取了租赁等有偿方式。

4、审查改制企业有无随意核销财产损失和不良资产。对改制企业资产损失的处置,要审查企业提出的申请、编制的有关资产损失账册和不良资产核销是否经过批准;企业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是否账销案存;有无将清欠回笼的坏账资金账外存放等。

内部审计在改制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帮助企业吃透改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包括资产评估、报损及资产剥离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产权转让优惠政策、职工持股的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障的规定、土地管理有关规定、不良资产处置规定等,使改制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种政策,确保企业利益,防止资产流失。

三、创新审计理念,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管理

1、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为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管理,适应改制集团公司股权多样化的特点,全面提升集团控制力,审计部门将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全部纳入审计范畴。把对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财经法规遵守及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等作为审计重点。

2、以管理审计为手段,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监督评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管理审计为手段,评价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健全、合理及是否有效运转和得到执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实施方案是否科学可行,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其经营决策是否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经济活动运行是否按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是否达到最大化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保证改制后企业健康发展。

在发挥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同时,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加强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完善和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对经营管理重点环节加强监督和制约,防范经营风险和问题发生。对材料、设备采购,新建、维修等项目施工单位选择,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和处置,对外价格确定等事项,应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增加透明度。各改制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收入、成本、资金、债权管理,保证经营过程财务信息真实,使经营过程得到有效监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集团公司实现集团化管理的有效保证,也是集团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原因。集团公司所属改制公司,在建立之初,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定各级权限,特别是资金管理权限,以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不受到损害。内部审计应利用其了解业务流程、熟悉内部管理的优势,帮助改制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理顺制度流程,并通过审计检查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促进改制企业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效力的不断强化。

4、加强风险预警审计,提升集团控制力。随着集团公司经营权的逐步下放,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内部审计必须建立高效高频的审计平台,设立多层次的内部审计网络,将审计的触角延伸至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审计,不断提升集团公司的控制力。首先,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漏洞,识别并防范可控风险;其次,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加强对各单位经营动态的实时跟踪,通过预算执行情况、指标完成情况等对各单位实施动态审计;再次,内部审计还应关注并防范各类隐性风险,如担保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等。

总而言之,在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要坚持“把关不设障,到位不越位,监督不失职,服务重实效”,既发挥好监督职能,又为企业搞好服务,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和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改制的有序进行发挥积极作用。

标签:;  ;  ;  ;  ;  ;  ;  ;  

内部审计为企业改革服务_企业改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