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语”指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语论文,为例论文,以人论文,初中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要“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也是对每位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语文教材不单指课文,还应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助学资料,“学习导语”即助学资料的一种,指每个单元、每篇文本前,教材编写者撰写的对该单元、文本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的文字。研究并利用好“学习导语”,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教材的处理简单化,也是科学利用教材、发挥教材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研读和细致理解,笔者以为,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少部分“学习导语”值得商榷。下面分别从单元和文本两个角度进行指瑕。 一、单元“学习导语”指瑕 单元“学习导语”意在对整个单元的课文学习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它应抽取出单元内的几篇文本的共性特点,不论是内容的,还是表达方法的,或者是学习方法的。然而,一些单元的“学习导语”存在着主题定位不准、以偏概全等现象。 (一)“关爱弱者”吗?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导语”为: 上一单元涉及的非正义的战争中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这个单元的五篇文本分别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几篇作品都刻画了普通人——保姆、父亲、邻居、信客,他们确实是社会中的平凡人,但他们都是单元“学习导语”里所说的“弱者”吗? 老王,一个生活艰难的人,一个没有亲人的人,一个死后埋在不知道什么名的山沟里的人,他是弱者。这是确凿的。 然而,其他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呢? 中年的鲁迅回忆自己儿时的保姆,是把阿长当做“弱者”吗?他在《朝花夕拾》里记录的几个人,都是对其人生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对阿长,他更多的应该是追忆和感激。“诉说对弱者的关爱”,应该不是这篇文本的创作意图。 中年的朱自清在回忆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时,是把父亲当做“弱者”吗?虽然,在那时、那刻,父亲确实处境很困难;但是,通常情况下,一个儿子是不会用同情弱者之心去定位自己与父亲的感情的。联系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那些波波折折的事情,我们相信,朱自清写作《背影》时更多的还是因为对父亲的理解,尤其是对父亲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仍给予儿子关爱的那份理解。 《台阶》是一篇小说,作者借“父亲”的形象来反映中国农村绝大多数的父亲的终生梦想:改变居住条件,获得似乎与之匹配的精神评价。在对这样的父亲的命运表达关爱的背后,也许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品味、理解。 “信客”,他们的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重重的“信”字,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作者冷峻的目光后面是对信客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关注,更是对以信客为轴心的广大的城乡社会生活的深度揭示。文本固然含蓄地表达了对信客品质的尊重与褒扬,但更多的还是因信客而引发的对社会、对人性的追查和思考。 (二)“描述亲情”、“切身体验”吗?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导语”为: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这个单元的几篇文本是:鲁迅的散文《风筝》、张之路的小说《羚羊木雕》、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两则》。 笔者在此处刻意列出几篇文本的文体,就是想要说明,单元“学习导语”里的表述是不妥当的。 先说说这几篇文本的主题。 几篇文章都写了家庭,但是主题是否都是反映亲情呢?是如单元“学习导语”所说的“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吗? 《风筝》一文中记述的“我”破坏弟弟的风筝的事情基本属实。借助对儿时这件事情的回忆,鲁迅先生要表现的是对亲情的理解吗?我认为,表现一个中年人对曾经的经历的一份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对儿童教育的思考,也许更贴近作者原先的创作目的。 《羚羊木雕》中父母对女儿的爱是文字表面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折射出的家庭教育和代沟问题才是这篇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 至于《世说新语》的两则故事更不能说是表现亲情的了。 再谈谈这几篇文本反映的事情的真实性问题。 单元导语中写道:“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自己的切身体验”,这也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小说《羚羊木雕》一定就是作者张之路的“切身体验”吗?众所周知,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现实中的作者。再联系该文本的“学习导语”:“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显然,这一篇小说反映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分歧”问题。 这几篇文章中,也许除了《散步》,其他文章的“我”都不是作者,也就谈不上是什么“切身体验”了。《〈世说新语〉两则》就更不能说是作者的“切身体验”了。 (三)“写少年生活”吗?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导语”为: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在成长中,有和煦阳光,也有风霜雨雪。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这个单元里有四篇小说:鲁迅的《故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黄蓓佳的《心声》。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经历串起对故乡前后20年生活的展现,表达“我”对故乡发展的深度思考。其间尽管有回忆儿时生活的片段,但是定位为“主要写少年生活”显然是不对的。 《我的叔叔于勒》借助“我”的眼睛来呈现生活。小说主要不是写“我”的生活,而是采用“儿童视角”来展现生活风貌、揭示社会问题,激发对人物命运(不仅仅是对于勒,更是对菲利普夫妇)及整个社会的思考。 “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样的表述显然是以偏概全了。 另外,单元“学习导语”在具体的每课的“学习导语”中没有呼应、没有落实,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导语”中写道: 学习这个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这一则“学习导语”提示我们,该单元要关注“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这个单元里有两篇演讲稿、两篇书信,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这是教学中对文本处理定位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单篇文本的“学习导语”中,全都重在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上,而没有对单元学习重点的落实。 二、文本“学习导语”指瑕 文本的“学习导语”往往反映了编者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出来的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可以是其他人物。诚然,文本解读是丰富的、多角度的、多层面的,但是忠实于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意图应该是理解文本的前提。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文本的“学习导语”显然偏离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意图。 (一)“月亮”=“财富”吗? 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两则》的“学习导语”为: 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这始终是人生的两大难题。用心体会下面两则寓言的寓意。 这两则寓言是《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第一则寓言写白兔最终拥有了月亮,可是它原先的快乐却失去了不少。月亮在白兔眼里就是“财富”吗?幸福、向往、追求、梦想,或者仅仅就是一份遐思,也许都是那个挂在天上的“月亮”。把月亮等同于财富,是狭隘地理解了这篇寓言。 (二)塑造“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吗?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的“学习导语”为: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读懂这两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这两则故事一则是《咏雪》,一则是《陈太丘与友期》。《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咏雪》描写了谢太傅带着孩子们赏雪论议的生活画面,从“言语”的角度来表现两个不同性格孩子的特点。《陈太丘与友期》在展现元方与父亲的那位失约的朋友相处的短短的情节里,表现出古人“做人要方正”的品质。两则故事其实塑造了3个不同的孩子,统一用“聪颖机智”来评价他们显然是不确切的,也是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的。 (三)表现“母爱”吗?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的“学习导语”为: 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两首诗,就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这两首散文诗分别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母亲》。毫无疑问,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一篇典型的托物抒怀的作品,作者托借荷叶在大雨中呵护红莲来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疼护,从而赞颂母爱。文本的最后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卒章显旨,“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然而,泰戈尔的《金色花》的主题也是表现母爱吗? 泰戈尔在《金色花》里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形象,他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悄悄地为妈妈做事。整篇文本以孩子为主要描述对象,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来表达他对妈妈的热爱和依恋。孩子对母亲的爱是不等于母爱的。联系泰戈尔的家庭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泰戈尔对已在天国的妻子和一对儿女的追思,文中的温馨欢快的母子生活画面也许曾经就是泰戈尔家里的情形,也许是泰戈尔希望在天国的妻儿能够拥有的美好景象。 (四)信客“已经消失了”吗? 八年级上册《信客》的“学习导语”为: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 信客这个职业“已经消失”?虽然当前的通讯事业很发达了,但是,在穷乡僻壤、山里旮旯的很多地方,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还是要通过信客才能实现的。也许,在名称上已经不叫“信客”,但是,这个职业的性质却是没有改变的。从这则导语看出,编者对此文的理解是要学习信客这样的具有“默默奉献”的“品格和精神”的人。如此,就把《信客》简单化为记人叙事的文章了,这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风格和立意是有所出入的。“学习导论”指的是缺陷--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_初中语文论文
“学习导论”指的是缺陷--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_初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