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范式探索与实践
——标准对接 项目链接 课程衔接
吴学敏 张海宁 谈 慧 丁继斌 贾振宏 李 茜
【关键词】 标准对接;项目链接;课程衔接;高职国际合作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已成为肩负强国战略的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课题。本成果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缺失被跨国企业认可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缺乏被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认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缺少被国际职教界认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等问题,通过标准对接、项目链接、课程衔接的路径,实现标准对接引领国际合作项目、项目链接整合教学资源、课程衔接保障资源集成,扎实落实专业标准国际化、合作项目链式化、教学资源本土化的举措。
一、高职教育的“三缺”问题
(一)缺失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处于表层,过分关注合作形式,没有重视国际合作实质性、基础性的内容。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与企业职业标准的吻合度较差,国际合作成果没有转化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国际化专业标准,国际化专业建设处于较低水平。
(二)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专业标准、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使用,课程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中外职业教育的性质、教育标准、办学条件等差异性认识不足,不能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专业建设标准,没有形成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有效实施途径。
(三)缺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与课程教学资源
国际合作没有突破中外教育文化和教育价值的差异性,未能从国际合作中获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没有构筑高水平的国际化专业教学与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合作过程中,中方院校基本按照外方学校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既未能从国际合作中获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也未能借此提升自身的专业建设内涵。
二、“标准对接、项目链接、课程衔接”国际合作教育范式研究
(一)标准对接,引领项目,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
为解决国际合作中教学标准与国际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对接不上,学生知识有余、能力不足等问题,自2010年开始,学校与世界职教联盟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职教组织以及英国捷豹路虎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组建项目团队,研究ASE(美国卓越汽车服务协会)等7种国际行业标准,NATEF(美国国家汽车技术教育基金会)等18种国际知名行业教育标准,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和技术应用型大学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探索将国内外行业企业职业标准融入教学标准的途径,突出能力本位。在教学中引进了国际行业职业标准(美国供应链管理、美国汽车ASE等国际行业标准)、国际企业职业标准和企业合作开发的机电一体化、汽车、电气等专业课程标准,专业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比例达到38%。
(二)项目链接,整合资源,建设教学内容融合的项目群
羔羊肉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其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受到生产者和市场的广泛重视。特别是肉羊业发达国家,羔羊肉生产己发展成为专门产业,在向企业化、专业化生产和经营格局发展[11]。近年来,青海省为缓解草场退化,重视种羊选育,开始推行羔羊经济,收益甚好,羔羊育肥出栏逐渐引起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的重视,以育肥出栏带动加工销售的羔羊产业化悄然兴起。多家龙头企业开始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羔羊肉。
与一般运动相同,在轮滑运动中,初学者都会因为对轮滑知识掌握不够,轮滑技巧不够扎实,技术不够熟练而引起一些身体的损伤。常见轮滑运动中的损伤大概有扭伤、摔伤、撞伤以及高难度轮滑技巧使用中经常出现的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的部位通常都是手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在学生学习轮滑运动时,这些部位和关节的损伤较为明显,有时甚至会伤到头部,在失去平衡作用下,头磕碰到地面造成轻微头部撞伤现象,因此轮滑课程是一项非常容易受伤的运动课程。
(三)课程衔接,资源集成,构筑“南工院国际合作通用教学资源”
为解决国际合作中课程衔接度不够、学分互认度不高等问题,中外合作院校双方共商、共建、共享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衔接标准,在标准相互确认的情况下进行学分认可。比如中美合作物流管理专业,在详细比对中美同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共同设计了包括公共基础课(440学时25学分)、英语提高课(384学时24学分)、专业基础课(1000学时56学分)、专项能力课(728学时33学分)、个性化选修课程(128学时8学分)在内的课程框架。美方认可物流专业国内段3年18门课程标准73学分(共125学分),在国外的2年学习中学生只需学习剩余14门课程共52学分即可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此外,对英语课程的设计采取了从基础到提升至过关最后达到熟练的课程方案。
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认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外包、移动互联等试点专业2016届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达5000元左右,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同届毕业生;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按照国际职业能力标准培养的学生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工作相关度高于全国示范高职的平均水平。“百千万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累计获批发明专利210项,获得技能竞赛国际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14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发明杯”“挑战杯”等比赛一等奖33项。
9个试点专业引进国际通用职业标准15种、跨国企业9个、国际课程26门、原版优质教材14部、实训课程14门、新编优质教材4种、新教材5本,构筑了“南工院国际合作通用教学资源”。
“引进来”项目专业课程与发达国家课程标准衔接,应用于“走出去”项目,“跨国企业合作项目”专业课程与跨国企业技术标准衔接;通过课程衔接,按“引进→本土化重构→形成校本化资源→中外资源共享→推广应用”的路径整合教学资源。四方主体共商标准、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实现院校培养、企业培训的项目链接模式。
在英国捷豹路虎汽车维修项目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门共16学分的专业课程与9门捷豹路虎全球统一课程标准衔接;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博世”项目中,课程标准衔接后,其认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8门专业课程共33学分。
三、主要创新点
(一)扎根本土,国际定位,丰富了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理念
黄炎培先生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形成了“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的“大职业教育”理念。本成果研究与国际教育界、国际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课程从衔接到融合,国际教学资源从引进到本土化、引领辐射与输出,专业课程标准从地域特征到国际化水准,历经学习借鉴、实践探索和质量提升三个阶段,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产教融合和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输出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项目链接,课程体系与内容主动适应实体经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企业培养本土技术技能型人才,革新了国际化教育即“出国教育”的陈旧观念,从而扎根本土培养国际化人才,丰富了黄炎培职教理念。
(二)创建“标准引领、项目支撑、课程衔接、资源集成”的专业国际化建设模式
引进项目(“引进来”项目、跨国企业项目)是“链式”项目的基础,教改项目通过研究、消化、吸收引进项目中的优质元素,形成国际化专业标准与国际教学资源,应用于输出(“走出去”)项目。输出项目在应用中更新教学资源、完善国际化专业标准,反哺“链式化”项目,形成“引进—吸收—创新—输出”项目链接运行机制。项目链接工作机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国际教学标准、跨国企业标准、国际教学资源在项目中相互作用、有机融合,提高了本土化“南工院国际合作通用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
(三)创立“引进项目、教改项目、输出项目”的项目链接运行机制
通过标准对接,创建与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引领“链式”项目开展;“引进来”项目、“走出去”项目、跨国企业项目通过教学改革项目“落地”实践,支撑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的实施;通过课程衔接,使国际教学资源、企业技术资源融入项目教学,实现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与企业职业标准的对接,达到国际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成果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标。这一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成熟的专业培养标准和教学方案,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国际合作专业建设平台。
四、成果推广与应用
(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专业建设对接企业发展。成果应用于校内9个国际化试点专业,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与富士通南大软件公司合作,形成校企融合“五对接”软件技术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获全国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捷豹路虎南京卓越培训项目”给予学徒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训练;与德国工商大会进行合作,引入机电一体化AHK证书;与德国博世公司合作举办“博世AHK证书试点班”,引入相关证书。
课的最后,介绍了各种量角工具,甚至是有别于量角工具但又与角有关的经纬度,意在给学生开拓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赞比亚机电学院教学项目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赞比亚机电专业团队共同设计“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互认15门专业基础课程848课时的53学分。赞比亚机电专业学生在本国修完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衔接课程,再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修完40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维修电工(中级)考试,完成企业顶岗实习后即可获得学士学位。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的8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手术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4.5±2.3)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3±1.9)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教师国际视野显著提高。2013—2017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试点专业51批次296人次赴美、英、澳、加等国的项目院校学习;汽车专业团队先后两次赴美研修汽车维修ASE标准,开设全英文课程48门,教师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和“双语”教学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出版国际合作专著1部、“十二五”规划教材32部、省级重点教材28部,开展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研究79个。
(二)辐射国内,引领示范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中美人文项目”首批试点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认可。目前,美方认可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已落实到普通高职的教学过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10多所“中美人文项目”实施院校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取经。项目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3年,机电一体化专业获批牵头负责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15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在26个试点评估项目和机构中成绩位列第一。学校教师公开发表与国际合作教育相关的论文52篇,《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央电视台等21家省级以上媒体对我校进行了多次相关报道。
(三)教学成果走向世界
依托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等平台,成果向国内外职业院校辐射。2013年至今,在各种交流平台推介成果56次,累计407所学校1600余人次来校交流。成果已辐射到赞比亚、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培养国际学生400余人。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国职业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
第二,起步阶段为集成大量全文资源,提供在线资源检索与全文获取服务,内容第一,形成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到目前为止,这依然是各大服务商的主营业务。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52-0045-05
标签:标准对接论文; 项目链接论文; 课程衔接论文; 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论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