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应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论文_◆ 陶淑美

探究——应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论文_◆ 陶淑美

◆ 陶淑美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常州路小学 266700

摘 要: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素养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重点应该指导学生寻找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学习方法灵活,而且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善于观察 预测与验证 交流与分析 总结归纳

人是天生的探索者。婴儿呱呱坠地时,就动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了解周围的环境;当儿童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者引起他们兴趣、激起了他们好奇心的物体和现象时,他们就会发问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去理解周围世界。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探究科学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与学方式交流、思维交流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生生心理相融,民主、和谐的科学探索氛围,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有力保证。

自然课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直到现今的科学课,就教师的角色来看,“由传导者变为组织者、引领者”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呢?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如何来对待学生。以往我们往往把学生与教学割裂开来,认为教学是教学,学生是学生,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所以无论备课还是上课,老师的心中没有学生,也漠视了学生的存在。

因而,在科学课教学中,首先应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研究氛围。兰本达教授曾指出:“教学可以看成是提供一定情境来培养孩子们科学探索的特殊现实。”的确,一种和谐、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能保持学习主体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获得参与学习的动力。如在《各种各样的根》导课环节中,我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出示了一幅树林画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肩扛铁锨去植树,而粗心的小兔却忘记了带小树苗。这时,我要求学生续说以后的情节。当学生提出小兔应该带小树苗,教学课件上出现了一组小树苗,让学生帮助小兔作出选择。“为什么小兔要选带根的小树苗呢?”在个别学生的问题中展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活动。

科学教学、学生的科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整理、收集、归纳,进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再如,我在《各种各样的根》一课教学中,选取了学生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葱、芫荽、小草、萝卜等有结构性的材料。随后,教师用带明显信任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比较中给植物进行分类,并相互交流分类的理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种民主的教学研究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挥,使学生对植物根的好奇心转化为他们积极自主探索的科学活动。

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如在《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一课教学中,我发现“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这一自然界存在的真实现象一定会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是一个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的很好内容。我把这一内容从《热往哪里传》一课中分离开,作为单独一节课拿出来上,在教材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对科学研究“简约复演”的方法,不把现成的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在教学开始,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针对“热水倒进冷水中怎样‘跑’”这一问题学生广发言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也能积极创造出探究问题的情境,提出这一问题作为学习的最初动机和解决“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它的结构简单,答案却不是唯一的、固定的。接着我又提出:“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学生马上提到“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展开预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对这一新问题的理解,锻炼了学生思维与正确结论相一致的能力,预测的展开减少了走弯路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问题的习惯

如在《蚂蚁》一课中,有的学生提出以家里的蚂蚁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家里的蚂蚁是害虫,它带给家庭的麻烦是很多的。但是,作为一个孩子,是不会更多地意识到蚂蚁的害处的,相反倒是觉得非常有趣,甚至说出了“我喜欢它”这样的话。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是浓厚的,尤其是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儿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容易对身边事物发生兴趣。这时候,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孩子探究世界的欲望,带领他们进行科学探究。一个人只有敢于提出别人不敢或者是提不出来的问题,才能想出别人不敢或者想不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想法就是一种创新的想象。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中,通过学生们调查、收集资料的同时使之感受水的污染对自然界、对生活的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他们萌发了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怎样去减少水域污染的想法,增强了保护水域、减少空气污染的意识。

最后,我想引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论文作者:◆ 陶淑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探究——应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论文_◆ 陶淑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