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是系统工程.应从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质量控制、安装使用规范性、日常维护保养及检验、入员教育培训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预防和控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
我国的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仍在不断的发生,这要求我们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不断改进、施工技术的持续提高。我们需要紧追时代潮流,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发展态势,不断对技术进行变革,掌握其中的内涵和管理对策,了解技术的前瞻性,减少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1.起重机械工作特点
起重机械通常可以完成一个起升运动、一个或几个水平运动,起重机械一般需要比较大的作业空间,有的机械还要装配专用轨道、车轮、轮胎,有的还需要安装可以在地面上行走的履带,活动空间较大。在起重作业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和作业内容选用相应类型的起重机械。譬如,桥式起重机可以完成起升和大小车运行的运动;门座式起重机不仅可以起升,还能变幅、回转,并且完成大车运行作业。起重作业一般是几个不同方向的运动同步操作,因而对机械操作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2.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为何容易多发
2.1责任方水平不高
通常对于建筑起重机械而言,明显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加上近年来数目加大,因此对于责任主体而言,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力上始终还是有所欠缺,无法真正符合实际的需要。一旦没有加强学习,那么安全员往往就会落伍,其所具有的安全知识比较匮乏,就会最终无法符合机械的管理标准,另外普遍存在着以包代管。就租赁单位的实际情况方面来说,也普遍管理水平不高。身为施工单位,日常工作过程中也往往并未进行合理有效的安全督查。一些设备租赁企业,通常仅仅为了效益,恶意开展不良竞争等,并且还会相互之间进行压价。另外项目的一些监理人员,在业务水平方面也往往较低,造成监管的时候不力。
2.2质检员自检报告填写失实
填写自检报告过程实际就是安装单位对起重机械进行故障排查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的过程。而各单位质检员所填写的自检报告普遍存在失实、错填和漏填的情况,尤其是自检报告数据不真实的情况尤为严重。安装单位提供的起重机械自检报告可以根据本单位质保体系的要求进行编制,检验项目数量不少于检规中要求的项目数量即可,但现实情况是不同单位提供的自检报告五花八门,未按照其质保体系的要求制定符合设备实际情况的自检报告
2.3安装单位及安装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及顶升加节是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应由专业单位、专业人员完成。部分安装单位存在出借资质、挂靠、转包的现象,安装单位对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安全把控不严,安装作业人员未按照要求参加专业培训考核,违规操作等现象突出。有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基础尺寸、地耐力、混凝土标号不符合厂家的设计标准等等;部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附墙件、高强螺栓等机械零配件质量得不到保障,且不按使用说明书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2.4建筑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超载、超限等违规使用,施工单位为追求效率让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疲劳作业、带病作业;有的使用单位为了达到“多拉快跑”的目的,甚至人为地破坏限位、保险装置;塔吊不配备专业的司机、信号工。由于施工现场的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单位绝大多数通过租赁形式获得,所有施工单位只重视使用而忽视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原始检查记录、日常的维护、保养,以租代管的弊端明显,难以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监管方面普遍严重不足
监管机构现阶段难以完善,并且普遍缺乏专业人员,并且往往容易出现经费问题,造成监管力量普遍十分欠缺,因而就会远远无法符合市场的需求。监管任务具体实施阶段,往往也会比较捉襟见肘。另外就法律法规等相关的一些方面,也往往会在内容叙述上比较宽,安全监管工作无法落实。
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建筑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的现状,我们从机械作业人员出发,通过对安装、监理企业等严格采取多项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3.1注重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总承包单位来说,需要注重加强各个方面的严格控制,机械设备只有保持较为良好的质量,才能被允许进场。进场完成后,还应该充分落实验收方面的具体工作。而租赁单位方面来说,应首先具有合理有效的单位资格证明。在营业的过程中,应具备合法的执照,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信誉。监理单位方面来说,也需要秉承较为认真的态度,落实审查报验资料等,避免设备存在安全缺陷。
3.2自检报告填写要规范
自检报告的填写须由经检验检测机构培训,取得质检员资质的人员填写,因此建议质检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质检员课程培训,并深入到施工现场。另外检验人员须按照检规要求,对需要进行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进行现场测量,并对安装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在对于应填写数据的项目(如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挠度等),应进行实地测量,不能闭门造车。
3.3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工作
为了确保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起重机械的监察和专项治理的力度,做到工作中万无一失。对起重机械的日常检查情况和错误整改情况及其有关部门的专项治理的开展,尤其是危险外部因素和多塔作用的监察工作,起重机械的安检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做到重点监控,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定和章程进行操作。并且加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检测力度,力争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的检测率达到百分之百,之后再投入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3.4维修保养力求能够到位
责任单位彼此之间,首先应该根据实际签订施工协议,并且应该力求充分明晰各方责任,并且应该合理确定维修保养企业。通常这样就可以充分鼓舞相关人员,能够充分解决一些不良问题,并且可以科学予以检查,合理进行确定究竟存在何种故障,然后能够将隐患彻底消除。并且等到彻底维修结束之后,还应该注重维修方面的相关记录,从而能够充分促进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这方面的效率。
3.5注重开展培训
为了充分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对他们进行较为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应始终保证他们只有得到专业的证明之后,才能够正式进行上岗作业。另外应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激励,特别是如果表现较为良好,还可以予以适当的奖励。但是对于那些不良操作的人员,应该进行公开的批评,只有保障较为安全的起重作业,也才能实现更加安全。此外,建筑起重机械公司要高度关注社会的发展状态,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以此来不断提高人们从业的素质。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带薪学习深造,企业人员互换培训等方式进行适时有效地培训。由于当前教育形势和施工形势的不断发展,我们势必需要更加高素质的人才来满足新兴施工产业发展之势,力求从人员素质上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当前,建筑事业正在蓬勃向前发展,建筑起重也紧随发展态势,力求实现新一轮的改革。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建筑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的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希望以此促进建筑起重事业的安全运行。
参考资料:
[1]李钒.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机械.2010(09)
[2]钟君明.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3]朱洪雷.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3(08)
论文作者:李忠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单位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报告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