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李军霞

(江苏省旅游局旅游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3)

[摘 要]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起点,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也是合理、有效使用各项资源的基础。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和推广,我国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部门预算管理的现状出发,分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预算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部门预算编制中的问题

(1)部门预算的时间缺陷。主要表现为编制和审批时间较短,预算年度不合理。各地预算编制时间是从每年10月前后布置预算编制工作到次年3月人大会议讨论预算草案。以上预算编制的时间非常短,从工作布置到上报只有一个半月时间。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还没定案,以至于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员,只是复制粘贴上年的预算方案,导致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

(2)日常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不够合理。现行的定额不能根据单位的职能特点和工作任务调整而适量调剂,在各单位很多年以前支出的基础上,仅仅采用在职人数和定额标准“一刀切”的方法核定公用经费总额。这样的定额,往往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不能反映出各部门需要和实际耗用资源的真实水平。

(3)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编制项目预算时,未能对计划开展的项目支出做出准确的测算,存在虚增项目或序列支出的现象,项目可行性必要性论证等前期工作未做好,使得在预算执行常常出现“资金等项目”的情况,严重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负责人对于部门预算的认识不足,不是从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出发,只从单位自身利益出发,存在着如何为本部门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的本位主义想法。对下一预算年度工作缺乏详细规划和充分预测,存在多立项多要钱的预算编制思想,导致预算缺乏严肃性和约束力。

1.2 部门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1)预算调整不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一经批复后,一般不予调整。但是,如果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或者遇到公共突发事件等影响,就会需要对预算做出适当的调整。部分单位认为有了预算调整的理由,就会按所谓的工作需要随意列入支出,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未能按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报批,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2)财务审核不严,预算执行效率低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各单位也进一步规范了“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的支出原则。但是,依然会有部分费用报销手续不完备现象。比如,会议费培训费报销时缺少参会人员名单、电子结算单,接待费报销缺少派出单位公函或接待清单。另外,预算执行涉及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收支审批等业务流程控制,业务部门未能有效推进项目实施,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脱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大部分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仅为总预算的七成,导致年末又形成新的结转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1.3 部门预算监督中的问题

(3)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管理。首先要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和发展规划,提出各个项目的具体计划,经过充分的前瞻性研究,提交项目实施必要性、实施内容、资金来源、可行性论证等相关资料。其次要细分项目类型,对所有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纳入预算项目库,并实行滚动管理。财务部门结合以前年度项目结转、预算执行进度、绩效评价结果等情况,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

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予调整。如遇特殊情况,包括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的影响,才需要对预算做出必要的调整。预算执行部门要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论述调整的理由,经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审查、主要领导审批后上报财政主管部门审批。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预算编制

(4)领导层要切实履行预算资金管理职责。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部门预算工作,应该专门召开工作布置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的政策和要求,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同时要与财政部门积极地进行协调与沟通。其次,要统筹使用项目资金,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根据需要有增有减,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建立合理的定额标准体系,推行零基预算。部门要运用“标准收入测算法”编制收入预算,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要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理念,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制定出科学的预算定额,进一步统筹财政资源。

三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中,2008—2010年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分别是2005—2008年和2010—2013年的9倍和12倍,说明这个阶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比另两个研究时期更加强烈。

(1)监督机制难以发挥实效。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只是由纪检监察部门担负部分职能。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部门预算内部监督很难发挥作用。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外部监督部门,无法监督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一般都是“秋后算账”,监督效率不高。

白日里,紫云坐在办公室里,隔着玻璃窗,看见林志在弯腰割草,她不禁默念道:“这就是我的男人,全世界最没出息的一个人。我苦读十几年,难道就是为了找个吃软饭的男人?”

(1)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调整。各单位财务部门将上级批复的预算下达给归口管理的部门。日常工作中,业务部门按规定的审批流程和权限进行审批,然后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强化项目跟踪督查。项目实施期间,组织项目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和矛盾,对抽查结果进行反馈或公示,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和惩处。

(1)留足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建议财政从每年7月就启动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为预算编制留足时间,让各单位做好预算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既要全面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也要准确掌握本单位的人员编制、资产配置等相关基础信息,正确测算出收支的总需求,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程序编制部门预算。

2.2 预算执行

由于成本核算方面的缺陷,单位很难对各项作业的成本完全了解,对于可消除的作业、不增值的作业无法得到了解,很难对其进行改善和控制。另外企业一般只注重内部发生的费用,很少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只利用现有资源对企业进行控制和改革远远不够,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3)“三航工8”半潜驳需由船长带班值守,及时观察被拖取水头的加固情况,并与主拖轮保持良好的联系。遇雾天需鸣雾号;随时观测半潜驳的吃水及灯标情况;遇异常情况时,积极参与抢险。

(2)绩效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落实。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新《预算法》要求,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必须贯穿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实际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仅仅说明项目总数量、总金额,没有具体项目明细和金额,信息公开时,社会公众难以看明白具体情况,无从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项目绩效考评往往采用自评价方式,容易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正的现象。

Linke Guo等人为在线社交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隐私保护的好友推荐的方法,用户根据自己的隐私偏好找到匹配的好友并与之建立社交关系[11]。文章通过为用户选择信任度高的好友进行社交来避免用户隐私泄露,但是不能灵活的控制用户发布消息的暴露程度。

(2)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部门预算的最终目的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合理地分配到各项事业和各个部门当中。业务部门要有效推进项目实施,切实跟进政府采购业务、合同签订、支付审批等流程。财务部门要主动了解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反馈各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经常有效地沟通,可以有效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3 预算监督

(1)同时推进内部和外部监督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信息发布,使预算编制更加公开、民主、透明。各单位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强化社会监督。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内部审计人员,增强事前和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进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一方面,绩效目标编制与预算编制要紧密结合。根据年度财务计划,制定年度绩效目标,财政部门或第三方对其进行考核评审;另一方面,要建立绩效问责机制。通过对各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分析,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准确、科学的预算编制,有效合法的预算执行,合理合法的预算调整,完整有效的预算绩效考评等各种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地把财务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为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志强.全面落实预算法 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7 (7):9-11.

[2]李伟.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月刊,2010 (8):78-80.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36.121

标签:;  ;  ;  ;  ;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