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是人类在文明历史发展中的聚居地,而现在的历史街区则是城市在经历了沧海桑田、改朝换代后幸存下来的文化积淀,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的记忆。这些幸存下来的历史街区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标志或代名词。因此,历史街区不仅是城市文化的结晶,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武昌昙华林街区为例,探讨历史街区的现状、存在问题、保护规划和存在意义。
关键词:历史街区 昙华林 建筑 文化遗产
1 概况
昙华林,是湖北武汉武昌区的一个老街区,位于武昌区西部,与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相邻,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作为古城街区,昙华林具有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街巷文化、教育文化、古城文化等5种文化要素,是武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见证。[1]然而,由于之前对城市的过度开发以及对文化街区保护力度的薄弱,昙华林的生存状态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保护城市的文脉,挖掘昙华林街区的文化内涵,制定一套具有可实行性的保护利用规划,对武汉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文化传统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现状分析
这里到处都是老资格的街巷、商铺、民宅以及百年梧桐。所到之处,家家户户依旧保持着种花的风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而且昙华林不准许车辆通行,所以这里十分宁静,难怪有人称这里是“大都市里的世外桃源”。现在,这里的酒吧、咖啡馆和西餐厅无处不在,它们有的是老民宅的内部改造,或者是洋楼的再利用,虽然其门脸儿一律不大,但是这里有意思的西式装修,欧式格调显得异常的典雅、高贵。总的来说,通过对昙华林历史街区的调查分析,这里主要由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街巷文化、教育文化和古城文化等5种文化要素构成。
2.1 宗教文化
抗战时期,郭沫若曾经在“保卫大武汉”运动中,每天奔波于昙华林,他在自传中说,昙华取自印度梵文音译,因此昙华林显然是和佛教有关的吧。经过后来考察,昙华林确实是因为佛教兴盛而出名的。而近代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宗教大量渗透到中国各地区,武汉也不例外,开始各种文化殖民,当然昙华林区域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些教会以昙华林为的传教基地,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具有明显 “华洋杂糅”特点的建筑物。
2.2 建筑文化
调研表明,根据建筑类型来分,目前昙华林街区内的建筑主要分为住宅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和宗教建筑;按宗教势力范围来分,昙华林街区主要划分为瑞典教区、美国教区、英国教区和意大利教区;根据修建的时间则可分为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新修建筑,而其中近代建筑是保存最多最完好的。
2.3 街巷文化
昙华林街区街巷呈南北向,与昙华林街垂直相交,形成了结构清晰的街巷组织网,畅行无阻。这些巷道组织结构将昙华林街区内的学校、住宅、医院、教堂等建筑有机地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有华洋杂糅特色的街巷空间。
2.4 古城文化
武昌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要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三国时孙权在武昌筑城(夏口城);到明清时期,这里曾经一度是整个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也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地方,并且还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最后到近代史上在此发生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日知会、花园山聚会等革命团体及著名的周恩来、贺龙、陈独秀、郭沫若、董必武等革命志士都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或居住。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昙华林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同时也赋予了深刻的革命意义和较高的纪念价值。
3 存在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传统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状况的冲突日益显著。特别是同时来自历史街区内部居民的修缮和外部的城市建设,一步一步致使文化大量的消亡。昙华林也难逃噩运,虽然昙华林街区曾经繁荣过,但夹在现代城市文化之中,这里整体环境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道路交通不畅,交通组织无序;街区内单位众多,用地权属界线交错;缺少绿地、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土地利用率低,功能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乏以及街巷卫生不整洁等现象问题,都是源于人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有效的挖掘昙华林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充分发挥武昌城的历史环境,向人们展现一个环境优美和丰富文化氛围的有特色历史街区,同时也需要适当地开发周边用地,以增强武昌旧城活力,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4 保护规划
4.1 保护内容
历史街区是人的活动场所,因此保护历史街区首先要以人为本,延续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体现一个中国特色,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既要保护历史建筑,也要保护文化。经过科学分析,昙华林历史街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保护:首先,保护昙华林历史街区就要保护它的空间结构和机理,也就是保护它的整体性,其主要内容是一街两巷三山,一街是指昙华林街,两巷是指戈甲营和太平试馆,而三山是指螃蟹岬、凤凰山和花园山。其次,保护昙华林历史街区就要保护其区域内的建筑,对建筑的保护既要保护其整体性,又要保护其局部的彩画、雕刻和构件等。昙华林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众多,其主要是住宅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宗教建筑四大类。再次,保护昙华林历史街区就要保护它的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及历史遗迹,还有历史传承,以及手工业文化遗产的传承。最后,保护昙华林历史街区就要保护它的环境。这是主要是人的活动场所,改善街区环境就是改善街区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当然,不仅要改善街区内的环境,也要改善周边环境。
4.2 规划内容
结合现状和总体规划,原则是“立足于保护,着眼于发展”。将昙华林街区内的建筑保护方式分为五大类,即保护类建筑、保留类建筑、保留改善类建筑、拆除类建筑和移建类建筑。保护类建筑,就是指国家级、市级、区级及普查登记在册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这类建筑必须严格参照国家和武汉市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进行保护管理。[2]保留类建筑,是指那些对街区风貌虽有一些不利影响,但是近年来修建的质量较好的建筑,而鉴于财力和物力,这些建筑在近期内难以拆除,应予以保留,而远期再考虑拆除。保留改善类建筑,是指那些质量较差,已不适合目前的功能发展需要,但却与街区风貌相协调的建筑,这些建筑能通过改造达到与街区历史氛囤相符合,因此应适当修缮、维护。拆除类建筑,是指那些质量很差、极大破坏了街区形态和风貌或影响了街区正常运行的建筑。移建类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但由于该地段的历史风貌已基本丧失,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可移建的建筑。
5 结语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城市个性文化的保护。随着当代世界对历史街区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也从以前历史街区的大拆大建逐渐走向了对历史街区的科学规划。不仅保存了建筑,还保护了空间结构机理和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昙华林街区是中国近代多文化交流的聚集之地,甚至是中西多种思想理论碰撞的地方,因此,研究昙华林历史街区,也能了解到近代思想理论的交流史。
参考文献
[1]徐幸子,马飒,杨添一,等.昙华林不再“昙花一现”——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调查[J].科教导航,2011(26):170-173
[2]胡友斌,李皓晟.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J].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2004
论文作者:王雨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街区论文; 建筑论文; 历史论文; 文化论文; 武昌论文; 街巷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