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工业部门所有制将如何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部门论文,所有制论文,中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企业改革。第一阶段的改革始于1980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集中于重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释放企业自主权,同时在计划体制之外发展一个产品市场(Hay et al.,1994)。第二阶段的改革强调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同时发展,以及财产权改革。相比之下,正在进行中的第三阶段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显著特征(Lin,2001),同时通过抓大放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从而在工业部门创造出一个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
例如Liu and Gariano(2001)的分析表明,1997 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所有制结构为:完全国家所有企业(占当年全部工业销售额的44%),集体所有企业(占26%),国家私人混合所有企业(占24%),完全私人所有企业(占6%)。 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工业部门所有制结构在未来将如何变化?是在短期内收敛到私人所有占主导地位还是在长期中维持现在的混合所有制均衡?对于中国改革的节奏,实验学派(experimental schools)和收敛学派(convergence schools )素有争论(Sachs and Woo,2000)。中国加入WTO将如何影响所有制变化的节奏?尤其当竞争日趋激烈时,那些目前被大型国有企业垄断或占主导地位的部门将如何变化?显而易见,所有制变化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国有企业应对它们国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因此,中国大型国有制造企业能否在由入世带来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入世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与国际贸易准则相一致的进一步的经济重构和体制改革--在每一个部门、对每一个贸易伙伴都实行公开、透明和公正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实施将影响到现有的国内企业,尤其是那些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由于WTO要求所有的成员国取消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贸易壁垒, 这意味着现有本国企业必须直面它们的外国竞争者。因此,入世不仅会使市场类型从封闭型转向更加开放和易于进入型,而且将通过给本国市场带来外国新进入者而改变市场份额结构。东欧国家就经历过由入世给本国市场份额带来的不良影响(Hare,2000)。
所以,要评估入世后工业部门所有制结构的未来变化,就有必要先理解目前的市场类型和份额结构。因为市场份额的变化包含了企业竞争力的所有信息:更高劳动生产率、成本效率、不断改进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美誉度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加销售量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以此为基础,我们对中国大型企业竞争力的评估集中于调查目前的市场份额结构,它们所处的市场类型,以及当市场类型转向有利于外国新进入者时,为了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结构和自身的市场地位,它们作为一个群体遏制新进入者进入中国市场的能力。
以现有市场份额变化为基础推断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做法,须以其中企业保持不变的市场类型为限制。所以,确认哪些市场类型在入世后保持不变对于实施我们的调查就是有必要的。以开放程度为标准,我们将市场划分为三种类型:国际一体化市场类型、分割市场类型和隔离市场类型。
我们选择了一些工业作为样本以检验它们的市场类型和随时间变化的份额结构,尤其关注国有企业在其中的变化。这些工业包括船舶制造业、家用电器部门、自行车部门和汽车工业。
下一部分具体讨论本文运用的评估方法,然后应用该方法考察入世对样本工业部门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现有国内企业遏制外国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能力。最后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得出有关未来所有制变化的结论。
二、评估方法——市场份额检验原理
(一)成本比较法的局限
评估入世后中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它要求掌握大量的信息以及对被估产业的充分了解。许多研究都试图评估入世对中国工业企业的潜在影响(Fan,2000;Chen 2000;SETC,2000),而绝大部分的研究普遍采用了一些描述性的方法。通常,问题被处理得过于宽泛和模棱两可或者结论过于一般化。例如从静态的角度比较一个工业中本国生产者和国际竞争者的成本而评估其竞争能力,就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做法。
静态的成本比较有助于分析问题但并不足以评估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因为对于给定的竞争状态,成本是一个内生变量(Hay and Liu,1997)。企业将以市场竞争程度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成本水平。所以不同的市场类型有不同的竞争状态从而有不同的成本水平,企业作为一个动态的实体具有不断学习和调整的能力。因此仅考察一个企业的成本水平而忽视它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就没有太大意义。其次,成本是一个企业的私人信息,外部观察者试图获得真实成本水平绝非易事,一些企业还利用这一点和政府讨价还价以获得更有利的产业政策。这意味着在利用一个企业的成本数据分析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时,我们应格外谨慎。再次,成本不是决定一个企业成长潜力和市场份额的唯一因素,尤其是考虑到产品差异时。总之,在评估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时,成本数据不是一个充分的指标。所以为了实现我们的评估目的,需要一个可供选择的量化指标,而它必须是可观察的、充分的。
(二)市场份额——竞争力的一种测度
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中,有三个决定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是一致公认的。
第一个是成本效率,Hay & Liu(1997)发展了以下模型:
它表明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i])是其成本效率(c[,i])比上行业平均值的函数。这个模型意味着如果一个企业的成本相对于行业竞争者越是低,那么它的市场份额就越大。
第二,Sutton(1991)将市场份额集中程度解释为沉没成本的结果。
N=[S/F][0.5]
该式表明市场中的企业数量(N)由沉没成本(F )和市场规模(S)决定,所以沉没成本越高企业数量越小、市场份额越高。沉没成本是市场壁垒的一种测度,可以通过巨额广告投入、良好的声誉和销售网络等建立起来。
第三,Sutton(1998)从经验事实发展了一种理论用于解释R&D如何决定市场份额:
C=f(R)│α(β,σ)
该式表明市场份额集中程度是R&D集中程度的正函数, 如果需求对技术进步的敏感程度(α)很高,那么这个指标可作为对一个产业相关技术特征的大致描述。敏感程度(a)受到R&D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性(β)和竞争产品替代效应程度(σ)的影响。
这三个模型给出了将市场份额作为测度企业竞争能力充分指标的理论基础,因为它们包括了有关一个企业成本效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信息优势的全部信息。
某种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可以来自于以上一种或所有的比较优势。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产品竞争力变化的任何信息都能从其市场份额的增减上得以反映:即比较优势越明显,竞争力越强,转而市场份额越大。
从经验研究角度看,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其成本效率和劳动生产劳动率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发达经济体中已得到证实(Hay and Liu,1997)。经济学家们还发现,一种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其提供信息的广告密集度正相关,意味着向市场提供产品信息有利可图(Benham,1972)。至于技术先进性对市场的影响,英特尔和微软的产品是最好的例证:这两家企业生产的先进的科技产品分别主导了计算机芯片和文字处理软件的国际市场。
经验事实说明,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扩大产量并且在自由进入的市场上比它的对手做得更快,那么其市场份额就将上升,从而表明其产品在成本、技术或信息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市场份额的变化是一个企业向市场向市场提供产品竞争力的有力和充分的指标,尤其是其遏制和对抗新进入者能力的信号。
(三)市场类型
虽然市场份额检验简单而有力,但它却不能直接用于中国,因为关税壁垒将在中国的企业分割开来(World Bank,1997),从而产生两个独立的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在一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在另一个市场上也有竞争力。
入世后中国的关税将被取消或降到不显著的水平,两个独立的市场也将逐渐整合为一。中国的本土企业能够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商品而国际竞争者也能在中国市场上自由出售商品。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用市场份额的变化来说明一个企业在入世后的真实竞争能力就是很有意义的。
要估计入世后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就要求我们使用目前的分割市场份额信息来预测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整合后的市场份额结构变化。进行这样的评估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现有的信息是否足以预测未来市场份额结构的变化?以下的努力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将中国的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类型Ⅰ:国际一体化市场
这类市场没有关税的保护,外国进入者可以通过直接销售或FDI 方式而相对自由地进入市场。在这一部门运做的企业早已直接面对国际对手的竞争。例如,仅有8%关税率的船舶制造业和6%关税率的计算机硬驱制造业可归入此类。类型Ⅱ:分割市场
这类市场被有效的关税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外国进入者仅能利用FDI进入市场而不能进行直接销售。 这一部门中的企业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但都无须面对本国市场上的直接进口商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单一方向的竞争:企业通过将销售量中很大比例用于出口而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但是它们不会受到来自国际竞争者反向的竞争而影响自己在本国的销售。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就属于这一类型,25%的关税率,还有彩电行业,35%的关税率。这两个部门都是高度出口导向型的,例如自行车行业1998年出口数量占总销售量的60%以上。类型Ⅲ:隔离市场
较高的关税率和严格的FDI限制使这类市场处于隔离状态, 其中的企业主要是在和本国的对手展开竞争。由于这一产业既非出口导向型也不对外国企业开放,它们并不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大部分被中国政府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业都可归入这一类型。例如石油化工、电信和汽车部门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获得政府保护而免受外国竞争,同时主导着各自所在的产业部门。类型Ⅳ:封闭垄断市场(注:由于入世后这类市场不受影响,在余下的部分不再加以讨论。)
封闭垄断者是指在自然垄断部门运行的企业,这些部门既不向外国进入者开放也不允许通过所有权控制进行的市场竞争。中国仍有一些行业属于这一类型,如邮政服务业、供水事业和铁路运输。这些行业不仅是垄断市场结构,而且其中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也没有市场竞争,例如不允许合资经营的形式。
我们在1998年一项粗略的估计表明, 以上四种类型市场依此占GDP的20%、36%、34%和10%,并且第Ⅰ类市场预期将产出更多的GDP,因为入世后整个市场将从相对封闭的贸易体系转变为国际一体化的开放体系。这同时也意味着第Ⅱ和Ⅲ类市场中的产业将受到入世的严重冲击,因为它们的市场类型被迫朝更加开放和国际一体化的方向转变。如果市场类型确实发生以上变化,那么我们关注的是其中的一个企业及其市场力量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四)市场份额检验原理
在每一种市场类型中,假定都有以下结构的三组参与者或竞争者:
● 现有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外资控股企业;
● 现有外国企业:它们通过建立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绕过关税壁垒进入中国市场;
● 潜在外国进入者:那些在中国加入WTO 后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
比较现有两类企业市场份额的表现可以推测,一旦潜在外国进入者进入市场后,国内的竞争者们将如何变化,这是因为现有外国企业和由WTO引致的潜在外国进入者们具有相似的技术能力和国际商业经验。
我们给出以下三个论断将这个想法形式化:论断 1:入世不会改变第Ⅰ类市场的类型, 因为这类市场早已完全对国际竞争者开放。现有本国企业在入世后仍具竞争力,如果它们能够保持市场份额或从外国进入者手中夺回市场,或者在出口上取得显著增长。所以在入世后,一个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或出口量增长,都是它对抗国际竞争者、保持自己市场地位能力的信号。论断 2:第Ⅱ类市场中的企业在入世后仍将保持竞争力, 如果它们能够保持市场份额或从外国进入者手中夺回市场,并同时在出口上取得有力增长。因为现有的本国企业已经同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同外国企业进行竞争,所以入世后它们市场份额的扩大就是其与国际对手竞争能力的信号。虽然入世后随着关税壁垒的取消市场类型将更趋向国际一体化,但入世并不会给此类市场结构的重构带来显著的影响,也不会威胁到现有本国企业的生存(注:原文在附录1 中为这一论断提供了一个数理证明,限于篇幅,此处没有刊登该附录,需要者可直接向作者索要——编者。)。论断 3 :如果在第Ⅲ类市场中的现有本国企业彼此展开竞争甚至与现有外国企业展开竞争,那么本国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就是其适应不同竞争状态挑战能力的信号。但是这种调整和适应是否足以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类型还需进一步分析,仅凭市场份额理论尚不足以得出有关一个企业在入世后生存能力的结论。简而言之,在第Ⅲ类市场,用市场份额检验原理评估一个企业在入世后的竞争能力是必要但不充分的。评估竞争能力必须同时建立在现有的和改进之后的市场份额变化的基础之上。
(五)模型
我们进一步将情况简化为两个企业来说明以上论断:一个是现有本国企业,另一个是现有外国企业。两个企业都同时出口商品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但后者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被视为“进口”,例如台商在中国大陆上建立的自行车厂,其销售量超过配额以上的部分要缴纳进口税。所以,我们用S[d]表示现有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用C[d]表示其边际成本,X[d]表示其技术水平;相应的用S[f]、C[f]和X[f]分别表示现有外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边
关税率降到t=0时,仍不足以表明现有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如何变化。
以上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检验工具,用于评估在中国加入WTO后,一个企业或产业在面对竞争时, 维持其市场地位和份额的能力。
三、入世后哪些工业部门或国有企业能够生存?
通过应用市场份额检验原理,我们先考察一个工业所在的市场类型和份额结构,然后评估该工业中的国有企业和作为一个整体的本国企业在入世后的竞争能力。我们从每一个市场类型中选择一些部门加以分析。
(一)市场类型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CSIGC)
中国的船舶制造工业包括海轮制造、水路船舶制造、渔船制造、船舶专用机械和设备制造以及船只修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即CSIGC 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国有船舶制造集团公司(注:《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第Ⅲ-150页提供了企业情况的详细介绍。)。CSIGC 在相对国际一体化的市场中运作。首先,没有进入壁垒。从1996年起,已有83家外国企业(占全球船舶企业的12%)进入中国市场(注:《中国市场年鉴1999》,pp..898-904,pp.912,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其次,进口船舶关税率很低,仅为8 %(注:文中所有提到关税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关税表(M.F..N比率)》1998-2000——译者。)。第三,CSIGC生产的船舶接近半数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见表1)。所以,国际竞争对CSIGC的销售表现和竞争战略选择都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CSIGC主要的国际竞争来自南朝鲜和日本。 为了主导国际船舶市场,从1996年起新造船舶的价格在竞争中持续下降。到1998年时,价格下跌已超过20%,加上韩元和日元急剧贬值,CSIGC 的市场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此激烈的价格竞争迫使CSIGC采取严格的成本削减措施,1998 年中其成本下降超过10%。国际市场上严酷的成本削减和价格竞争战略使国内市场也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局面,许多国内企业无法承受激烈竞争而退出市场。造船厂的数目从1996年的706家(300,000名员工)下降到1998年的307家(240,000名员工)(注:《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pp.233-34,pp.356-360;《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7》,pp.Ⅲ-173,Ⅲ-279。)。
CSIGC在削减成本的同时还强调不断提高成本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这些举措使其国内市场份额在四年中从77%上升到87%,并在1998年取得了456,000,000元的利润(人民币)。 虽然出口数量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在1996年到1998年间出口船舶吨位从12,000 吨上升到20,000吨,劳动生产率也有提高了37%(见表1)。
表1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竞争力如何?
1994 1996 1998
国内市场份额(%)77
7787
出口占造船总数比重(%) 34
4544
出口船舶平均吨位(1,000吨) 120
210 230
出口吨位(百万吨)
1.6
1.9 2.2
出口船舶数量
194
169 126
销售额(RMB +亿元) 13.5 18.1 22.6
净出口额(US$百万元)310
840 640
利润(RMB百万元)270
-240 460
工人数 237,648
230,505 213,139
劳动生产率(每个人吨位数)7 811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处年鉴》(CMYK)1999,1997和1995。
市场竞争的一个结果就是使有效率的企业获得成长并最终主导市场。对于CSIGC情况确实如此, 国际竞争使其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国市场中的行业主导者。1997年国有的CSIGC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 而私人企业和海外华人企业分别只占16%和4 %(注:《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
从以上分析的结果来看,入世并不会影响船舶制造这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以及大型国有企业CSIGC的市场领导者地位, 而这个企业高度的竞争能力主要归功于以往引入的国际竞争。
(二)市场类型Ⅱ
1、家用电器部门
早在10年以前家电部门就在有效进口关税的情况下向外国企业开放。目前约有60家外国企业在中国家电市场上参与竞争。例如,包括西门子、松下和夏普在内的外国冰箱制造商约占中国电冰箱市场份额的10%(SETC,2000),而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国内的主导企业,海尔。80年代初中国的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和其他家电市场都被外国进口产品主导,但本国企业在随后的时间中逐渐夺回了市场份额(见表2)。
表2 中国国产彩电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年份1983
1986
1988
1994
1996
1997
总市场份额 15%35% 45%51%75%81%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
其他家电市场,例如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也显示出相似的竞争态势。四大家电制造企业在1995年的国内市场份额为65%,1998年为69%;同时,它们的出口额在四年中上涨了500%,到1998 年已占该部门全部销售额的55%(见表3-1)。
表3-1 家电产业四大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
年份 海尔
春兰
科龙
小天鹅
总出口额 总销售额
(%)(%)(%)(%)
(US$ 100m)
(RMB 100m)
1994 7.3n.a. n.a. n.a. 7.2 349.6
1995 11.5
14.1
9.42.7
23.9 377.0
1996 14.3
13.2
9.03.4
27.5 428.8
1998 31.8
16.4
12.9
7.8
35.1 511.6
资料来源:《中国轻工业年鉴》1995(pp.287,60),1997(pp.232-34),1999(p.p.206-208,p.40)。
上表也揭示了家电部门四大主导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清晰路径:海尔是一个集体所有控股公开上市公司,科龙是一个乡镇所有控股公开上市公司,而春兰和小天鹅都是国有控股公开上市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这些企业都稀释其所有权控制,以换取公共资金维持自身成长,从而使所有制从一个纯粹、单一的结构变迁到一个混合型结构,而不论其最初的所有制性质如何。这说明混合所有制结构不仅在企业间的水平上(inter-firm level)出现,而且也出现在了企业内部水平上(intra-firm level),并且随着企业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所有制朝混合均衡收敛的态势正在加强。
入世对家电部门的这种混合结构不会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四大主导企业不仅从其外国对手手中重新夺回了市场(见表3-2)而且在出口和技术投资方面也有良好表现(见表3-3)。
表3-2 家电部门现有本国企业从外国竞争者手中夺回市场份额
1996(%)1998(%)
本国企业全部份额
52 58
其中国有企业份额
38 40
外资和海外华人企业份额 48 42
其中外资企业
31 20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99(pp.92),1997(pp.64)。
表3-3 家电部门增加投资也不断加强竞争能力
1992
1994
19961998
每一企业的技术投资(RMB百万元)1.63.86.5 8.6
技术投资在总销售额比重(%)5.16.57.7 5.2
部门技术投资总增长率(%)
- 70%15% 44%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3-1999。
总之,我们对入世后国有控股和其他所有制控股的本国家电企业竞争力持乐观的态度,因为它们在这些年中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和强劲的出口都是其适应竞争挑战的能力显示,而这对它们保持入世后的市场地位极为重要。
2、自行车部门
始建于1917年的自行车部门是中国最古老的产业之一。1949年时中国有约100家自行车厂一年生产自行车15,5000辆, 而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国,从1992年起年生产量为6270万辆,出口量占世界自行车贸易的40%(注:《中国轻工业年鉴1999》pp.132-133。)。
由于自行车市场没有很高的进入壁垒(注:1996年中国自行车行业有942家企业,240,000名就业者,但其中65%的厂家年生产量不到15,000量。《中国市场年鉴1999》pp.894。),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其中的企业更早地开始了改革:80年代早期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奖金激励,80年代后期给予企业出口自主权,从90年代起,改革的重点从管理体系转向市场导向。
为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自行车行业进行了两种方式的商业化变革:(1)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国有企业(2)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例如在1992年,国内大批自行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同时,8 家新的外国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1993年时在华外资自行车企业的数量达到164家,年生产量为1500万量,其中102家为中外合资企业,62 家为外国独资企业。但是连海外华人投资在内的这些外资企业在1996 年降到了132家(注:《中国轻工业年鉴》1990(pp.211-212),1992(pp.233-232),1993(pp.199-201),1994(pp.159-161),1995(pp.239-240)。)。
市场开放引发了外资企业和本国国有企业间激烈的竞争。1993年两家国有自行车企业宣布破产,这在中国自行车史上还是第一次。同年,由香港商人所有的深圳(中国)自行车公司跻身于中国十大自行车企业的行列,第一次打破国有自行车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表4给出了中国十大自行车企业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图。不难看出,市场结构正在朝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而国有自行车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转到了外国竞争者们手中。
表4 十大自行车企业中国有企业的重要性随时间变化
10大中的现有国有企业
10大中的外资企业(香港/台湾) 10大企业占
企业数
市场份额(%)企业数 市场份额(%)
总市场销售份额(%)
19929 400 0 45
19948 431 4 52
19968 431 8 54
19976 353 13 53
19983 235 26 57
19994 214 31 63
资料来源:《中国轻工业年鉴》1999(pp.123-33),1998 (pp.190-91),1997(pp.170-71),1996(pp.169-71),1995(pp.239-40),1994(pp.159-61),1993(pp.199-201),《中国市场年鉴》1999(pp.3740),《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8(pp.445,pp.447)。
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和十大企业名次的频繁变动都说明了这个行业激烈的竞争程度。有能力的企业一再削减成本,使得低得低效率的企业无法维持运行而退出市场,但与此同时,中国自行车企业的出口则获得了显著的增长(见下图)。
图1 价格竞争下的中国自行车企业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轻工业年鉴》1991~1998,《中国统计年鉴1998》
图2 出口到国际市场的自行车数量变化资料
资料来源:《中国轻工业年鉴》1992~1999
看来,中国自行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已经没有疑问,越来越多的外国制造商将厂址选择在中国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在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这些分析似乎表明,从整体上看,即使入世后25%的关税率被取消,自行车行业也不会受到严重冲击,但这并不表示现有的所有制结构在入世后仍将保持。正如表4揭示的那样, 一些大型国有自行车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例如永久、天津,并且这种现状在入世后是否得以维持还很令人担忧。中国最大的自行车企业,凤凰集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从1996年起,这家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方面就显得缺乏创意和动力。相反,自行车部门私人企业的兴起则显示出与家电行业相似的所有制变化的路径,即从单一国有制到混合所有制的转变。当然,这种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在入世后能否维持还是一个未知数,答案主要取绝于中国政府将以多快的速度和怎样的程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改进国有企业的效率。否则的话,所有制将不可避免收敛于私人企业占主导的结构,而且入世将加快变化的节奏。
(三)市场类型Ⅲ:汽车工业
中国的汽车工业被认为是一国的支柱产业,其成功与否对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所以进入汽车部门的FDI 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中外合资企业仅允许中方控股,且合资企业的数量也受中央计划的限制),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一直由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主导,从而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见表5),并且近年来它们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逐渐集中。
表5 五大汽车企业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及份额变化
企业名称 1998(%)1996(%)1994(%)
中国一汽(FAW)
18 17 1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AIC) 15 14
9
东风汽车集团(DFAC) 12 11 14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TAIC) 10 10
9
军事设备工业集团(ChangAn)7
5
4
注:表中数据包括各家企业生产的所有类型车辆的总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1997,1996;《中国汽车市场年鉴》1999(pp.35-70)
平均30%到100%的进口关税率和严格的FDI控制使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竞争高度隔绝,其出口也极为有限,如1998年仅有658辆(见表8)。人们普遍关心这个由国有企业主导的部门在入世后的生存能力,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汽车工业在中国被认为还是一个幼稚工业,因为获得“干中学”的效应需要时间,而中国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始于80年代后期的中德合资。88年到98年中国汽车产业总产出250万辆汽车, 远低于国外大型汽车企业一年的平均产量580万量。所以, 只有通过生产更多的汽车以获得“干中学”的效应,才能不断降低单位成本。(见表6)。
表6 FAW通过生产降低投入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FAW制造每辆汽车平均消耗钢材(吨)
2.9
2.2
2.3
2.2
1.8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3-1999。
除了“干中学”的效应以外,中国汽车工业缺少的第二个效应是规模经济(见表7)。这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缺乏竞争力,中国的汽车工人劳动生产率仅为外国同行们的1/10(Yang,1999),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汽车的单位成本要比国际同质产品高出40-50%(SETC,2000)。如此看来,这一产业在入世后的前景确实凄凉。
表7 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和国际对手们的产出差距
国外企业 产出(百万辆)产出(百万辆)中国汽车企业
GM Corps.7.5 0.29中国一汽(FAW)
Ford 7.1 0.24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AIC)
Toyota5.3 0.19东风汽车集团(DFAC)
Volkswagen4.8 0.15天津汽车工业集团(TAIC)
Daimler-Chrysler 4.5 0.12军事设备工业集团(ChangAn)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经济日报》1999海外版。
但是这一悲观的看法有多可信?五大汽车企业在入世后就如此不堪一击吗?Liu(2001 )认为虽然入世不利于现有的中国国有汽车制造企业,但这并不等于这些企业没有能力适应一块新的和竞争更加激烈的比赛场地。从动态的观点看,在决定一个企业未来成功与否方面,适应能力要比现有状况更加重要。
经验研究支持这一判断。虽然在90年代初,国产轿车与进口轿车相比,既无质量优势,又无技术优势,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却令人吃惊地从进口轿车手中夺回了市场份额。1994年到1998年的进口轿车关税率从110-150%下降到80-100%,而进口量却在同期从41%跌为3.4%(Yang,1999)。
表8显示了进口轿车是如何被赶出中国市场的。 那些中外合资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通过在本国生产外国轿车而同外国进口轿车展开竞争。这种“以外制外”的战略成功地帮助落后的中国汽车工业夺回市场份额并遏制进口商品。
表8
如何夺回轿车市场:“以外制外”战略(注:数据仅包括轿车而没有其他车辆。所有的国产外国轿车均由中外合资中方控股的企业制造。红旗轿车是FAW的一个控股子公司生产的品牌, 现该子公司已经公开上市。)
进口
国产
全部国产 其他
全部
出口
外国汽车
外国汽车
外国汽车
“红旗”
国产汽车
国产品牌
销售量173,097241.154414,251 866,399 6,4850
市场份额(%)41.1
57.3
98.50.02 1.52
1.50.0
销售量58,382 368,124426,506 9,760 13,215 22,975 628
市场份额% 13.0
81.9
94.92.2
2.95.10.1
销售量18,016 481,604499,620 14,95110,548 25,499 658
市场份额% 3.491.7
95.12.8
2.04.90.1
注:国产外国轿车包括桑塔纳、天津夏利、奥迪、捷达、雪铁龙、柴罗基和奥拓的总数。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市场年鉴1999》;《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4(pp.18-20,pp.Ⅰ-20~Ⅰ-25);1995(pp.18);1997(pp.S-43~S45;Ⅲ-157~166);1999(pp.623~63 pp.213~227)。
由此看来,中国入世后用于遏制竞争对手的战略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中国的轿车市场早已被外国轿车主导,新进入者在这个市场上的对手无非是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者。其次,即使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也难保新进口汽车不会重蹈被赶出中国市场的覆辙。再次,如果现有企业能够应用“以外制外”的战略成功地夺回市场份额,那么它们就没有理由不使用同样的战略或创造相似战略来遏制新进入者。
以上这三点都意味着,现有的本国汽车企业在入世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同外方合资者的合作,从而要求国有企业稀释控制权以换取外方的技术。面对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放弃单一所有制形式。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的水平上,所有制将朝着中外合资的混合结构发展。这个观点可以由合资企业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变化得到证明,相比之下,国有和集体所有企业的数目和市场份额则在急速下降(见表9)。
表9 中外合资企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增长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1997
1998
占全部市场份额比重(%)
国有 71%62%
66%63%60% 57%42%
集体所有 8% 3% 7% 7% 7% 8% 6%
中外合资(注:中外合资企业是
指那些外国投资和中国国有资本 16%16%
21%25%21% 27%26%
合资的企业,并有中方控股。)
企业数目(家)
国有15191501 1470
1480
13851393
1190
集体所有 963 839
761699676 348490
中外合资 44 86
134169194 222254
总计25552462
2442 2479
24232474
2426
注:市场份额包括各类车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3-1999
四、结论
我们在以上的三种市场类型中分别选择了若干样本,通过分析它们的市场份额如何随时间变化来揭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入世后的竞争能力。
发现之一是,20年经济改革带来的市场竞争已经筛选出了胜利者和失败者。胜利者们包括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在家电部门的主导企业,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可以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因为它们正是在和外国对手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这意味着:首先,与国际对手的开放性竞争有助于培养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市场类型Ⅰ和Ⅱ中领导企业的成功经验说明了这一点。其次,高效率企业和低效率企业在入世后将进一步得以区分。入世带来的收益是前者的加速成长,而相应的成本是后者被市场淘汰出局。由于市场中两类企业同时存在,所以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入世后低效率企业被淘汰出局的社会成本是高于还是低于高效率企业更快成长带来的收益。
此外,一个有趣的问题需要指出,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其命运并非象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悲观。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已经证明了它们从外国进口品手中夺回市场份额的能力。“以外制外”在入世后仍然是遏制竞争对手的主要战略。而这一战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同外资企业合作,从而使所有制朝着中外合资的混合所有制方向变迁。这意味着目前的完全国家所有制最后不会成为主流。
虽然相当数量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入世后能够生存下来,但是它们的生存战略将从完全国有变迁到混合所有制和私人控股,以交换获得资金、技术和企业管理从而实现增长。这将不可避免地加速入世后的所有制结构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在入世后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但这并不等于每一个部门或工业都将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私人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有可能出现,正如我们在自行车行业中看到的那样,试想入世后所有的关税壁垒都被迫取消时的情形。
最后,我们知道应用市场总份额变化检验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过程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在测度市场份额时产品差异和市场功能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发展其他重要的指标,通过共同运用这些指标和我们的市场份额检验原理,来预测其他转轨经济体加入WTO以后的情况。
(原文为英文,由吴桂英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