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思维能力论文,实效性论文,环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9)05-0004-07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并非是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以迁就学生的感性思维为目标,而是要在适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使之能更科学地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在教材体系确立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着力点。本文试图对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同时澄清在这一问题上的某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并对如何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作初步探索。
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强化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职责作了深刻概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等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以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要帮助大学生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理论素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一,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人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现实性和有限性,而且具有理想性和无限的指向性。实践活动的这一双重本性,使人们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去把握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这就形成了带有终极性关怀的“三观”问题,它包含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真与假)、评价关系(善与恶)和审美关系(美与丑),尽管这三者各有其地位和功能,不能混淆,但都是以一定的理论思维为基础的。因为对真理本性的探求,即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如何知道我们确实有对事物的真知而不仅仅是“相信”我们“知道”某类事物,影响到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人们探求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但又不满足于顺应世界,还要探索理想化世界。因而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既带有追本溯源的性质,又具有超越性的特点;既离不开经验知识,又超越了经验知识。这就决定了正确“三观”的树立,要建立在对科学认知反思的基础上,需要理论阐述和逻辑论证。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必须发挥理性的现实分析和科学的价值引导这两大功能。其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等现实问题,可使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科学的宣传,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大势。只有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和把握未来发展大势,才能为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奠定理性的基础。而无论是理性的现实分析,还是科学的价值导向,都离不开辩证的理论思维为指导。因为作为现实的大局,并不等于现象的堆积,未来的大势也不取决于任何个人善良的意志,如何看待和分析大局,如何预测和把握大势,存在着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的指导问题。思想方法不同,价值观念相异,对同样的社会现象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如何观察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来观察国际命运和社会前途等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因而它实质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第二,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是使大学生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深刻领会”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着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当代大学生所要承担的责任来说,这一要求也应该适用于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已逐步渗透到中学政治课的新情况下,对大学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自然应有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即其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而不是仅仅让大学生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什么,这就需要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
理论思维是在实践中形成并在思维中应用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和能力。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挫折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仅赋予原有社会主义的概念和范畴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形成了许多新的概念和范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同样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世情变化的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判断。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只有着重阐述为何以及如何形成这些基本概念和范畴,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这些概念和范畴构成新的命题和判断,这些命题和判断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又是如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理论体系的,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渗透了辩证的理论思维,从而揭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大局说了什么,即“知其然”,更要阐述为何这样说,即“知其所以然”,从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即“知其所必然”。在三者的关系中,“然”是“所以然”的现实表现,“所必然”是“所以然”的未来展开。因而,教育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在介绍“是什么”和“怎么做”的基础上,放在帮助大学生“知其所以然”上,重点阐述“为什么”,即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三,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相处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
当前,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发展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同,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社会生活多样化步伐的加快和人们思想的日趋多元化,客观上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活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但另一方面,一些信奉西方中心主义的国家对中国的强盛产生种种不适应,更有一些坚持“冷战”意识形态的敌对势力产生仇视和恐惧,包括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同时,国内的各种思想是非问题更多地牵涉各种利益的纠葛,难以判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其根本之点在于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以及它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期造成社会变动的偶然因素增多,改革深化也带来了新的复杂矛盾,使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迷惘和困惑,他们期望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理论要彻底,就不能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但是,理论对现实关注的层次有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分析社会热点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关系,因这些矛盾关系而决定的问题的实质及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以帮助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而所有上述分析,都需要充分发挥理论思维的功能。
我们既要让大学生懂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抵御“淡化”意识形态甚至“去意识形态化”的错误倾向,又不能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泛化”意识形态或“强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老路上去;既要让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国际上反华敌对势力借各种热点敏感问题抹黑中国、向我施压,以及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向我输出西方组织观点和价值观念的现实,又要坚持在外交活动中不以意识形态而是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为最高准则;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的侵蚀,又要承认大学生形成适合自己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层次价值观念的合理性;既要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承担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又要帮助他们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矛盾,避免出现思想偏激和行为偏差;既要激励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要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赋予民族情感以理性精神,等等。做到这些,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
总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
二、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地把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澄清几个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厘清生动性与理论性、“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以及批判性与辩护性的关系。
第一,关于生动性与理论性的关系。
人们常把生动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性的关键甚至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生动性往往成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学中所涉及问题的针对性以及所展现理论的深刻性。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生动性只是吸引学生入门的技巧,而非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生动”,如何使自己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等方面,而不是使理论本身吸引并掌握大学生,一堂课再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教师再自得其乐,学生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还是不甚了了,谈何实效性?
当“泛娱乐化”倾向通过大量媒体、网络、商业广告等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当我们的大学生还沉湎于“动漫”年代而似乎“长不大”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责任提高而不是降低它的理论品位,在作为社会文化最高殿堂的高校课堂上,对社会的“泛娱乐化”倾向适当实施“降温”。事实上,“教无定法”,每位教师的性格特征和教学特点都不尽相同,大多都会“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而无论是运用哪种手段和方法,其直接目的都应该是展现而不是解构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
至于所谓“抽象的理论”这一说法,要做具体分析。任何理论,形式上都是抽象的,因而从形式层面讲,“抽象的理论”不是贬义词。但是,作为科学的理论,其内容都具有具体的现实性,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是形式的抽象性和内容的具体性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摒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辩证逻辑乃至形式逻辑上的魅力,其科学性就必然大打折扣了。问题在于,我们过去在阐释马克思主义时,往往离开这一理论产生的问题背景及其发展的现实根据,完全剥离其内容的具体性、朴实性和现实性,而将它作为由“物质”概念演绎出来的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的教条化体系,使其内容蜕化成“抽象”的东西,因而使大学生难以接近。今天,纠正了对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的教条主义阐释,但不能走向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逻辑魅力的展现这另一个极端(当然,通过强化理论思维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并不意味着从概念到概念,只是对概念做逻辑演绎)。
第二,关于“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
人们常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需要给大学生“解疑释惑”,这才有实效性。但是,如何才是“解疑释惑”,需要加以澄清,这涉及“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回避“社会热点、理论热点和思想热点”问题。然而,这三种热点之间既有其一致性,但又存在着差别性。一般来说,理论热点和思想热点是社会热点的反映,但是有些社会热点是由于具体工作的差错或政策不完善造成的,并不必然包含重大的理论问题;而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既有对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关注,也有与自己的生活和心理有关的问题,而不一定都直接反映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没有能力详尽地提供解决所有现实热点的具体方案,因为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我们党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的需要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来回答;同时也没有能力给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内心矛盾提供具体出路,因为他们的思想矛盾千变万化,涉及不同层次,有的甚至是心理问题而并非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问题。因此,“解疑释惑”需要抓住能反映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的思想热点问题,即抓住日常生活中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因而受到大学生关注的理论问题。
大学生期望把握未来发展大势,因此,对他们来说,更需要的是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立足中国和当代、并面向世界和未来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现成结论。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彻底的”(马克思语)而又“朴实的”(邓小平语)道理来说服大学生,就应该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帮助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后,能具备对新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授人以渔”;而非“包打天下”,因为这只是“授人以鱼”。教师应该在“哪壶不开提哪壶”和“哪壶不开不要去提哪壶”之间寻求较好的平衡,而没有必要将还在探索中的热点问题“引火烧身”,否则反倒可能给党的意识形态宣传“添乱”。
第三,关于批判性与辩护性的关系。
人们常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为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辩护,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这在原则上没有错。但是,需要澄清的是:什么才是所谓的“正面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才能有效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辩护?
同样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报等媒体发挥作用的形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媒体宣传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播来实现的,其价值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选择上,而非直接的理论阐述和评价上。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通过理论阐述和评价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就不应该将舆论宣传的原则简单地照搬到理论教育上来。
在理论教育范畴内,“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在逻辑上是难以成立的,因为难道还存在“以反面教育为辅”的教育理念吗?思想政治理论课绝对不能进行“反面教育”,即使是处于“为辅”的地位。这里,问题的实质恐怕在于如何看待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因为按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应该是“反面材料”。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对“反面材料”的分析和批判都当作“反面教育”,把“遮蔽”社会矛盾而虚构“到处莺歌燕舞”当作“正面教育”,因为这恰恰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它不可能具有彻底性,也就不可能掌握大学生。问题在于,该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来分析和评价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果这些分析和评价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引导大学生勇于正视矛盾、正确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使大学生不仅能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而且能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那么这样的教育无疑是真正的“正面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批判的学说,党的理论也是在应对不断产生的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挑战中实现与时俱进的。如果我们抓住了社会进步以及同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意识形态的“辩护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发挥理论教育既“解蔽”(即理性揭示和批判社会矛盾)、又“维护”(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而不是去“遮蔽”或“激化”社会矛盾,这样理论教育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具有彻底性,就能说服人,也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进行最好的“辩护”。
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当然,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不同于怀疑主义那种“为怀疑而怀疑”的消极的怀疑,前者追求积极的肯定的成果,后者导致纯粹的虚无。怀疑和批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准绳,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正因为如此,这种怀疑和批判就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强调理论的批判,即要求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信念进行批判,同时对具体科学的理论前提进行批判,以为理论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契机,而且更加强调实践的批判,即揭示社会矛盾的实质,并现实地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它一旦为大学生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步入社会,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培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多种途径,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方面应是主要途径:
第一,把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活力。
强化理论思维功能并不意味着从抽象的概念出发,编织一个脱离实践的范畴网络,而是要求在教学中自觉地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中所蕴含的理论思维。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作考察和阐述:其一,讲清每一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与这一理论所面对的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其二,讲清这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同它所涉及的问题的关系,以此来体现它的科学性。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看,它的科学性和活力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没有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而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回答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其次,尽管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遇到许多艰难曲折,当代资本主义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原则,是认识当代世界各种矛盾的思想方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看,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是对“两个凡是”的批评,而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这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起点出发,邓小平开始了对国情和世情的重新认识,其间又伴随对中外社会主义实践史深刻的比较思考,以及对当代国内外大背景高屋建瓴的把握,由此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把发展生产力由中心工作提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的地位,同时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理论,为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立论根据;围绕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形成了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理论,并完善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理论,等等。这样讲,大学生可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各个理论观点的内在互补关系体现在历史进程中,具有历史的和时代的必然性,而非先验的产物。
在教学中尽力将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认识以下问题:(1)我国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2)今天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3)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将有怎样的前途?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责任意味着什么?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的大局,以“适应”社会,还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使之走上社会后能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
第二,把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起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不仅体现在这一理论的逻辑力量和对现实的批判能力上,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格魅力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艰苦的探索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使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贡献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大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同样,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蕴涵的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时,将邓小平等人的人格力量渗透其中,可以更好地感染大学生。邓小平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处变不惊,高瞻远瞩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抓住问题的实质,既气魄宏大,又思维敏捷。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平易近人,说出了中国人民的心里话。他长期身经磨难、历经艰险的奋斗历史,使伟人和平常人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大学生从邓小平的人格力量中,将进一步体悟他的理论力量。
通过把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起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既具有忧患意识、又具有坚定信念的党,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在时代前列的党,这样的党,是值得青年信赖的,可以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的党,以确立跟党走的信念。
教学中,在运用各种手段来追求生动性时,务必注意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甚至交锋,不能解构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要通过直接“对话”,展现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人格魅力以及激情和语言的感染力,使课堂掀起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和情感血脉的“思想风暴”。
第三,处理好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及具体政策的关系。
首先,要善于从问题导入,做到“浅入深出”。所谓“浅入”,一是要避免从概念、定义或学科的理论体系出发,结论先行,而是从能反映社会热点、理论热点和思想热点同时又涉及教材所要阐述的基本理论观点的实际问题导入,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理论兴趣;二是摈除纯粹为革命战争服务而已不适合和谐社会构建的旧话语,以及被个别庸俗化了的政治术语,尽可能运用“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的话语,并吸纳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新的较能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实际的话语。当然,问题导入也好,鲜活话语也罢,并不是为了追求生动性而迎合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情感牢骚,这就需要“深出”,即不就事论事,也不搞简单机械的“原理加例子”,而是就事论理,即通过对用鲜活话语引出的问题的分析和评价,渗透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阐述理论观点形成的历史和逻辑根据,从而使大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促进其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其次,要善于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一种理论之所以成为理论,本身就具有系统性:一是这种理论必须是由一系列围绕某个主题的观点、论断组成的;二是这些观点论断应具有层次性,有些是外围的,有些是核心的;三是这一系列观点、论断要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组织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必须体现理论体系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作为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公共课而非专业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非学术课,教学中没有必要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而应“详略得当”:一是要给学生明确交代教材体系无法直接表达出来的理论体系内在的层次性和结构的逻辑性,包括它们之间的起承转合,而不是完全撇开理论体系,或只是停留在教材有几章几节几个问题的一般介绍上,以使大学生既从结构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又能了解所要讲授的重点问题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学生触类旁通地理解重点问题。二是要突出每章每节内容的重点,根据“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进行授课,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教学中要对内容有所取舍,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真正体现理论体系的逻辑完整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针对性。
再次,要善于把握政策,注重阐述具体政策背后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根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要观点体现在党的诸多重大决策乃至具体政策中,要联系实际,就离不开对政策的阐释和评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适当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但是,既然作为“理论”课而非“形势与政策”课,对具体政策就不必展开过详,一则具体政策变化大,二则过多阐述具体政策会冲淡理论意味。因此,教学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内容的取舍,可以十五大报告论述的“基本纲领”中的“基本政策”为基本限度,必须涉及的具体政策,则应更加注重阐述这些政策得以形成的实践依据,并揭示政策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标签:强化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政治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逻辑能力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大学生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社会矛盾论文; 社会热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