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网故障监测准确率的措施论文_龙桥松

提高配网故障监测准确率的措施论文_龙桥松

(松桃供电局贵州铜仁 554100)

摘 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电网调度自动化智能报警,特别是设备异常智能预警和事故智能报警的准确信息,能给调度运行人员准确预警和提示,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加强对配网故障的监测,合理调整安装线路断路器,科学设置断路器保护定值,不但缩短了事故抢修处理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健康运行水平。下文就对此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期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配网系统;存在故障;监测措施

一、配网系统的概述及存在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显著提高了供电电力的质量和可靠性。配电网没有故障时,该系统会自动地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尽可能地在保证电力供应可靠的前提下来为用户提供有效、稳定的电力。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设备不断出现,且这些高科技设备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更高,而配网自动化的实现能为高科技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其能对电力的传输、控制进行监测和保护,能优化电力传输,最大限度的减少线路损耗,可有效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性。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满足了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但是该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故障,使得整个供电发生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的顺利供应,对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的管理,及时处理好故障问题,以保证电网正常、高效运行。

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有配网自动化终端、配网主站系统、配网子站系统组成,各个区域站系统对区域内的开关站、开闭所、箱式变、户外环网柜、柱上开关等设备进行监控,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查、分析。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可对故障进行分析、隔离,但是配网容易发生多种故障。在架空线路方面,馈线故障发生率高,容易导致大片区域发生停电。瞬时性故障以及单相接地故障多,会引发停电、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用户故障发生率不断上升。在电缆线路方面,馈线故障发生率相对较低,停电次数不多,但是永久性故障而引发停电的机率高。发展性故障发生率也较高,通常发生在配电站点内以及电缆接头等部位,且用户故障增多,导致停电次数增多。

二、提高配网故障监测准确率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配网和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通过有效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相关配网设备的管理特点,使得该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制度建立完成后,供电企业应该注重该制度的实施。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制度中相关内容的规定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有助于其操作规范性的提升,进而达到保障管理人员安全,提升管理质量的作用。例如,在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运维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制度中对操作顺序的规定,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顺序进行。

2、对线路断路器保护定值进行整改。依据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对电力配网中不符合实际运行要求的保护定值进行整改。总体原则是: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坚决服从上一级电网的运行整定要求,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允许牺牲部分选择性,采取重合闸和备自投装置进行补救;保证重要用户供电,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

3、合理科学选择断路器。针对配网实际,合理、科学选择断路器等开关装置。断路器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有关规程要求,电力配网线路应分3-4段,装设2-3只断路器或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因隔离开关不能开、合负荷电流,使用后操作不灵活,所以应尽量少安装隔离开关,合理地多安装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出于线路保护可靠性需要,配网线路除配置本线主保护之外,应另有一套上一级保护作为远后备保护,以保护全部线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部分配网线路长度过长,线路末端故障电流较小,远后备保护灵敏度不足甚至无法动作。因此,在部分需要的线路适当位置加装带保护的柱上断路器,作为线路保护的补充,从而满足配网线路全线的保护双重化要求。为了在线路后段或支线上短路故障时能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或支线,在合适位置安装带保护的断路器。

4、集中控制故障处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基于主站的集中型控制措施来控制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该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监测配电终端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如果配电终端部位出现故障,且发生故障警告,则该系统会立即采集与故障相关的信息,并将开闭所、变电站的保护信号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从整体角度来对该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对故障的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并对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并给出故障隔离的相关措施和具体实施步骤,而电网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根据系统给出的故障判定相关信息以及处理方法进行相关操作,并仍采用远程控制系统对配电网络进行控制,及时将故障区域与电网隔离,从而实现对正常电网部分的保护,避免故障影响扩大。该控制技术不需要变电站重合闸配合,也不需要保护配合,实际操作简便,且管理难度小,分段不受限,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但是该控制技术依赖主站和通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5、远距离故障点处理措施。目前城区电力配网主要应用电缆线路的方式,而距离城区较远的地方,通常应用架空路线,城乡结合区域则是电缆线路和架空路线相混合,但是架空路线通常是开关本体,一般没有自动化接口,且贵州地区山多路远,架空路线较多,铺设通信道路难度较大,对此,可通过安装故障指示器来监测配网故障。且可将故障指示器与主站以及通信终端结合起来,以便达到可视化定位的目的,便于技术人员能及时获得故障定位信息,从而及时进行处理。该处理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5.1故障指示器。在远距离配网架空线路上设置故障指示器,有专门的线路检查工作人员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如果线路检查工作人员发生故障,则可采用翻牌闪光的方式来发出故障警告。

5.2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相结合。将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结合起来形成故障自动警报系统,该方式并不需要专门的线路检查人员对线路进行巡视,不需要翻牌发出故障警告,而是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该故障指示器中,如果出现故障,该系统会自动地收集与故障相关的信息,并综合分析信息,从而判断故障,并直接通过通信技术将该判断信息发送给配网管理工作人员,由技术人员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在该过程中,无需收集故障电流等遥测信息。

5.3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故障定位主站相结合。该方法是将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故障定位主站结合起来,如果发生故障,该系统不仅会自动地收集故障信息并进行判断,还能对故障电流等遥测信息进行收集,能进一步完善故障的相关信息,且利用通信技术将所有信息传递给配网管理人员,便于技术人员全面分析故障,有助于提高故障处理技术人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先进技术较多,所配置的各种设备和装置也较多,且系统功能复杂,使得整个配网的复杂性较高,加上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技术仍不够完善,接口多且杂乱,使得配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对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和管理,采用科学技术来对电网故障进行监测,尽早发现并处理故障,从而维护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配电系统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优质电力。

参考文献

[1]李哲.当前电力配网常见故障及调度处理建议[J].广西电力,2016(15):172-173.

[2]范青阳.浅谈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J].供用电,2017(03):266-267.

[3]周华斌.浅谈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J].科技风,2016(19):225.

论文作者:龙桥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提高配网故障监测准确率的措施论文_龙桥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