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探讨论文_黄锦平

东莞市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人们对水利工程越来越为重视。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显著提升,水利工程发展日趋成熟。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未能充分合理的运用水利工程资金,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以及有效控制措施,为我国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系着水利行业的发展,更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我国长期处于水资源匮乏的状态,水利工程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弊端问题,其中资金短缺、经营不善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讨了相应的优化控制措施。

1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概述

1.1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的重要性

水利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水利工程在我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在水利工程中,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是提高水利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费用预算管理是水利工程单位经济活动的基础,合理的费用预算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水利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人们生活离不开水资源,为了保证生活用水,也需要水利单位进行合理的管理费用预,算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降低浪费情况。

1.2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的现状

我国水利资金配置是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确定的,在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中,主要包括建设资金和管理资金。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未能建立严格的水利资金管理体系,对相关业务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清晰的界定,在相关费用上报、审批等流程较为盲目,整体存在较多问题 。当前,在水利单位中,由于财政公益性支出的财务供给有限,且社会回报不到位,导致单位财务出现较大的困难,甚至威胁到水利单位的生存。其次,水利单位行政化色彩浓厚,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人员素质偏低,且专业能力欠缺,低下的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利单位的财务负担。

2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建设

在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时,必须明确了解水利单位管理费用与预算体系的关系,具体如图 1所示。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是以成本为原则,以效益为目标的。其中成本控制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预算模式是否合理。在实际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过程中,需要结合水利单位的性质,以成本控制为出发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如成本与效益固定预算的方法、成本与效益弹性预算的方法等。

图1 水管单位管理费用与预算体系关系图

2.1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类型

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且具备了完整性、关联性、适应性等特点。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需要结合市场和计划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决定了产品的需求量,计划则是根据市场机制与现状做出科学的调整。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必须准确区分水利工程性质。目前,功能型水利工程主要划分为三种: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需要根据不同性质分别制定合理管理机制。可以由水利事业单位管理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并由财政支付维修养护费用;至于经营性的水利工程,可以根据企业性质、市场机制进行灵活管理。鉴于大多数水利工程同时具备公益性、经营性的特点,这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坚持“管养分离“的原则开展管理活动,保证水利单位的适应性以及内部机制的科学性。

2.2水利单位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水利工程的管理是由水利单位与物业公司合同维系的,二者相辅相成,在这个过程中,水管单位根据“管养分离”的原则,可以实现独立经营,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并较好的适应行业,从而逐步降低成本;而物业公司还需要参与到其他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中,事物繁忙。

2.3水利工程预算体系的功能和优点

水利工程管理费用来源较多,在养护费用符合标准和规定份额内,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计划分配。以优化水管部门资金配置为主,科学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反映不同的地域、经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是一中拨款方式,也是一种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途径。优化资金配置是充分发挥运用水利工程功能性的基础,并且能够良好的客服地域差异,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4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①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数目庞大,可以合理的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多种经营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水管单位的综合实力;② 多元化发展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是提升水利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保证公益性资金需求的同时加强经营性水利设施的维修保护,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功能性,通过发电、灌溉、旅游等经营方式改善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使其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的发展;③采取科学的方式,提高水管单位预算人员的职业素养,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根据预算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优化其工作条件,以保证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从而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度。

3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的控制方法

3.1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模式

根据工作任务量的不均衡性,可以将水利工程管理划分为两种模式:① 经常性管理工作模式,主要指需要定员定岗完成的工作,包含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资产管理等,其中管理费用仅仅是一个单位的支出;②间断性管理工作模式,主要指具备间断性的工作,如养护、防汛、修理等专项工作,其中管理费用代表一个单位项目的支出,需要通过委托他人或专门申请。其次,根据工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自己或他人两种。在水管单位里,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基本工作与专项工作。

3.2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和控制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必须以实际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为出发点,结合水管单位费用的主要构成来进行,根据定员结构和人数,安排支出预算,采取科学的方式重新编制其内容、相关标准、计算方法,保证其合理性,并交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复。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理可以划分为:①具备重复性、经常性的养护项目;②工作量大、具备变动性的修理项目。其中,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检查、巡视、记录、报告等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工费用;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轻微损坏或故障进行修复即为修复费;用其他材料费用、机械费用花费相对较少。在修理项目中,不仅工作量较大,相关材料、机械设备所需的花费也较多。

一般情况下,在汛后,水利单位就应该计算养护项目、修理项目、工程量,并根据定额计算项目预算,以报表的形式提交至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查标准对养护费用、修理费用、项目工程量以及项目预算进行审查,并开展合理的控制安排,同时修整预算费用。其次,组织力量或公开招标,实施水利工程项目计划,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在汛前完成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水利工程存在诸多弊端,需要不断优化完善。由于地域、环境、经济的不平衡,我国各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在水利工程上所投入的维修费用也存在极大差异,这需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以保证资金得到充分运用,降低水利单位成本支出,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宏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研究[J].甘肃农业,2014,05:57+60

[2]刘煜浅析如何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J].山西建筑2010,09:252+260

[3]韩笑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A].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4]刘英杰大型水利工程费用进度集成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朱卫东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 [D].河海大学,2004.

[6]徐丽红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4:157-158.

论文作者:黄锦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管理费用预算体系探讨论文_黄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