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_图书馆论文

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_图书馆论文

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论文,帝国论文,时期论文,图书馆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G259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其身上凝聚了人类文明的多种因素和特质,因此,一切与图书馆有关的因素,都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1]。其中图书馆史就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原中央编译局图书馆馆长杨威理先生在1988年出版了《西方图书馆史》,首次论述中世纪回教图书馆的历史演变和作用。本文认为伊斯兰世界的图书馆应属于东方文明,其中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图书馆在世界图书馆史和世界文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伟大历史意义。

1 发达的图书馆事业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巴格达国家图书馆就是一座智慧宫。到8世纪后期和9世纪前半叶,巴格达在马赫迪及其继承人哈伦·拉希德(786年~809年)和麦蒙的领导下,经济繁荣,学术活动达到了顶点,哈伦的儿子哈里发麦蒙(813年~833年)于公元830年下令在巴格达建造了智慧宫。那是一个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馆及科学研究机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关,很快就成为世界的学术中心,研究的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建筑、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语语法学。在政府的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

除了巴格达之外,大马士革、开罗、巴士拉、木鹿、布哈拉,以及安德鲁西亚和摩洛哥都设有许多图书馆。例如,仅木鹿城就有12座图书馆,且可一次借出200册书。11世纪初,开罗各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超过220万册,其中建于10世纪末的皇家图书馆藏书达20万册,包括2400册金泥写本的《古兰经》。

后伍麦叶王朝的图书馆事业十分发达,仅科尔多瓦城就有70座图书馆,其中皇家图书馆的藏书达40万册,仅图书目录就有44卷,每卷50页,所列书目只写出书名和作者姓名。该图书馆管理人员多达500人,其中包括派往世界各地的图书采购人员。皇家图书馆系穆罕默德一世(852-886年在位)创立,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加以扩大,哈康二世又捐赠一大批私人藏书,从而使该图书馆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秩序最好的图书馆。另外,托莱多城图书馆藏有大量阿拉伯文典籍,这些藏书为自11世纪开始的大量翻译阿拉伯文典籍的工作提供方便[2]。

阿拉伯帝国各地的图书馆藏书种类繁多,除了藏有《古兰经》的各种抄本、注释本和关于“圣训”、教义学、教法学等书外,还汇集有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图书,从希腊的科学典籍到梵文的天文学,从波斯的历史到印度的故事,从拜占庭帝国的法典到法兰西的爱情诗等等。从学科上看,宗教、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哲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炼金术、辞典、修辞学、语法等等,无所不包,甚至有关簿记、会计的书,以及各国货币兑换率的资料也能找到。

2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兴起的背景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兴起有其政治背景。阿拉伯帝国在中国史书被称为“大食”。西方史籍称之为萨拉森帝国。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经过22年的艰苦奋斗,到他逝世时(632),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历史开始于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在位),中间经过伍麦叶王朝时期(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公元661~750年),到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中国史书称“黑衣大食”)前期,阿拉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后期各地纷纷建立地方王朝。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兴起有其经济背景。阿拉伯帝国鼎盛时农业发达,手工业门类齐全,国内治安环境改善,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国内市场繁荣,国际贸易发达。巴格达、巴士拉、开罗和亚历山大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中心和财富中心[3]。阿拉伯帝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兴起有其文化背景。阿拉伯文化是阿拉伯帝国内各民族用阿拉伯语书写的具有强烈伊斯兰色彩的文化。阿拉伯人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的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民族性,推动了当时的科学发展;阿拉伯人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对学习异族异域的先进文化有强烈的内在动力,为了防止政权旁落,阿拉伯帝国的君主竭力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兼收并蓄,通过大量译介各学科的书籍,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治;为了传播新兴宗教,阿拉伯人需要娴熟地运用希腊逻辑学和希腊哲学,提高自己的思维与智慧的水平,孕育穆斯林自己的哲学家。阿拉伯人由沙漠进入人类古文明的腹地,面对波斯的律例史记,印度的神学、数学,希腊的逻辑和哲学,令阿拉伯人眼界大开,启发了智慧,从而发展了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并有所选择地将异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使阿拉伯文化成为整个中世纪历史上的强势文化[4]。

尽管阿拔斯帝国的哈里发们强有力地推行阿拉伯化,号召异族人皈依伊斯兰教、学习和使用阿拉伯语,为帝国效力,但他们深知阿拉伯文化的优势只在于语言、文学和宗教,急需其他文化补充,有着古老政治制度和文学传统的波斯文化,有着科学与哲学特点的希腊文化,以及有着精彩的神学和数学思想的印度文化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潮中,通过翻译家们精深的理解,娴熟的笔法,保存和传播了这些古老文明,它们滋养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它提供了一片孕育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土壤。

这场翻译运动得到阿拉伯帝国几代哈里发的大力提倡和鼎力支持。这既是阿拉伯民族的幸事,更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幸事。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兴起有其技术背景。纸张的生产是图书馆发展的前提。伊斯兰教初创前后,阿拉伯人将文字写在犊牛皮、石片、椰枣树叶或骆驼、羊的肩月甲骨上。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纸草纸的使用日增。造纸厂多设在下埃及,但因产量低、价格高、数量少、性能差,而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公元8世纪,第一个采用中国造纸技术的作坊出现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几乎同时,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之后逐渐扩展到大马士革、开罗,以及摩洛哥与西班牙的一些城市。这些造纸技术全部都是由来自中国的造纸工匠传授的,而且这种技术后来又被传往欧洲。中国的造纸工匠除了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后流落他乡传播造纸技术,也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在怛逻斯战役之前就到达了那里,或者兼而有之。中国造纸术传进阿拉伯帝国,极大促进了当地图书馆的兴盛。

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阿拉伯人对图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酷爱图书,视书为宝。帝国的当权者们和上层人士先后从被征服地区收集了很多希腊文、波斯文和古叙利亚文有关历史、炼金术和医学等方面的图书,并从阿拉伯人和宗教人士手中搜集有关宗教的书籍。但是,直到伍麦叶时代,由于书籍的数量有限,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图书馆。到了阿拔斯时代,著书、译书活动十分活跃,造纸工业日益发展,随之便出现了抄书的风气,进而有了书商和书店,图书馆纷纷建立。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对学术发展尤为重视,哈里发曼苏尔、哈伦·拉希德、麦蒙等人都曾多次派人到各地搜集珍本。例如,曼苏尔收到了拜占庭皇帝应他的请求而赠送的一批著名希腊典籍;哈伦·拉希德则从对拜占庭的战争中得到了大批希腊图书,麦蒙曾派代表团到君士坦丁堡,向利奥皇帝本人索取希腊文著作,搜集古典抄本,并鼓励学者云游四方,搜寻古籍。

3 阿拉伯帝国图书馆的特点

3.1 与科研机构、翻译中心有机结合

阿拉伯帝国图书馆本身就是科学院研究所和翻译中心。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本身就是著名的学者,终身从事研究工作。当时欧洲各国的学者纷纷来到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在大学和皇家图书馆、翻译中心进行学习和研究,并把大量的阿拉伯文书籍翻译成拉丁文。这对于整个欧洲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这些大量的拉丁文版译著,丰富了整个欧洲图书馆的馆藏。

3.2 图书馆的功能各异

公共图书馆藏书与借阅并重,而清真寺图书馆在当时的最大的功能是储存书籍。凡是在大的清真寺附近,总能找到许多书商开的书店,这是因为清真寺图书馆总是购买大量书籍用于储存。这些书店同时也成为名流学者以及抄写员经常光顾的地方,成为有教养者聚会的中心。另外,清真寺拥有大量藏书的另一个原因源自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他们习惯于把重要资料储存在当地的清真寺图书馆,以供日后查询[5]。

3.3 免费向读者提供服务

有些图书馆配备主管、馆长和高级管理者。不同学科的书籍按不同的书架排列,并有各自的目录,以方便读者借阅、抄写或翻译。例如,布韦希王朝的阿杜德·道莱(977-982年在位)在设拉子建立一图书馆,其图书按类放在书架上,并有分类书目供人查找[5]。摩苏尔有一座图书馆免费向该馆抄写资料的研究者提供纸张,巴士拉的图书馆向在该馆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发放生活费。图书馆的馆长不是学者,就是作家或诗人。馆员包括抄写员、装订工、书籍装帧工及警卫人员。

有些收藏家拥有大型的私人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馆对普通读者开放,有些馆对学生开放,甚至为学生读者提供食物和免费的墨水、纸张,还有专为外国留学生设立的私人图书馆。有位私人收藏家不仅把自己的图书馆留给了他所在的城市,还为它预留了维护的费用。

3.4 书籍装帧精美

阿拉伯人认为书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书籍的外在美观。图书的装帧十分考究,精致的牛犊皮封面,加上漂亮的书法和鲜艳的色彩,压印着美丽的浮雕图案,使图书显得异常精美。藏书家在收集书籍的过程中有两大原则:一是注重书本的外表装饰、色彩的搭配、插画的利用以及装订上的工艺和技巧,典型的要数13世纪精致优雅的袖珍书籍及“摩洛哥皮”装订技术;二是注重书法的艺术性。阿拉伯人是一个酷爱书法的民族,这种爱好在民间和学者中根深蒂固,因此在藏书的收集中,书法艺术一直是一项重要的选择标准。

3.5 有专门的藏书建筑和合理的内部布局

已有专为图书馆设计的建筑,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上,已考虑到采光的控制,图书分类和排架上的方便,不同学科的书籍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书屋(类似于书库),并有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例如,庭院式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除了书库外,许多图书馆还提供给学生、学者、抄写员学习和工作用房,并有演讲厅、辩论厅。藏书布局上已体现了系统的分类思想,不同分类和不同主题的书籍依次排列在不同书屋的书架上,对所有的读者免费开放。部分图书馆在工作间为读者提供纸张、墨水和芦苇笔。可见,阿拉伯帝国的图书馆文化已趋成熟[5]。

4 阿拉伯帝国图书馆的类型

(1)皇家图书馆。有位于巴格达著名的阿拔斯王朝图书馆,位于开罗的法蒂玛王朝(Fatimid Caliphs 909年-1171年)图书馆,位于西班牙的后伍麦叶王朝(Ummayyad 756年-1031年)图书馆。后伍麦叶王朝的图书馆位于其首都的科尔多瓦(Cordova),当时的统治者是个狂热的书迷,因而图书馆藏书丰厚。他经常派人去亚历山大、开罗、巴格达等图书市场收集并购买珍本。据说一次购书不下40万册,而在当时印刷术还没有出现,复本仅靠手工抄写,这是不可想象的。科尔多瓦大学由于拥有了这样一个图书馆而成为当时学术界的文人汇聚中心,特别在数学、天文学、医学领域,这家图书馆充分显示出大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穆斯林仅在西班牙就拥有70个著名的图书馆[6]。在穆斯林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各大城市经常就学院和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展开竞争,后伍麦叶王朝的皇家图书馆名列前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2)清真寺图书馆。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境内的清真寺,不论其规模大小,都附设有图书馆或图书室,藏书量也很可观。这些图书馆为传播伊斯兰教及普及文化知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著名的一家清真寺图书馆位于西班牙的托莱多(Toledo)。这座从公元8世纪至11世纪下半叶由阿拉伯穆斯林治理的城市,开始成为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和翻译中心。这里汇集了各路学者和有声望的抄写员,以及来自于各国的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基督教徒。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12、13世纪,这里的翻译家有犹太人、西班牙人和欧洲各地的外国学者。[7]”可以这样说,他们来到托莱多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获取穆斯林的科学知识。清真寺图书馆最大的特色是用于存储书籍。为了把大批清真寺图书馆中阿拉伯文书籍译为拉丁文版,有些翻译家长住在翻译局,在托莱多被译成拉丁语的穆斯林科学著作,至少应该有几百部以上或者更多。可见清真寺图书馆中的书籍存储量之大。

(3)公共图书馆。在阿拉伯帝国中,城市和学校的公共图书馆承担知识传播的媒介和桥梁。在波斯的各个重要城市都有这种图书馆。因为它的办馆原则就是对所有公众开放,服务对象基本上不受国别、种族、宗教以及社会阶层的限制。

(4)私人图书馆。一些有钱的学者和收藏家,纷纷仿效哈里发和王公大臣的作法,出资建立私人图书馆并对外开放。私人图书馆经常举办活动,接待学者的来访,相互进行文化交流。阿拉伯帝国境内的私人图书馆数量之多、藏书之丰富,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例如。历史学家瓦基迪(747-823年)的藏书需用120头骆驼装运;巴格达学者伊本·阿巴德的私人藏书要用400头骆驼搬运;971年,官员伊本·阿尔·阿米德的藏书达100头骆驼的驮运量;10世纪时,一名巴格达居民死时作为遗产留给儿子的图书,竟多达600箱;13世纪时,伊本·阿尔·阿尔卡米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1万册[8]。据估计,公元12世纪前后,在穆斯林私人手中的图书远远超过当时西欧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藏书的总和[9]。

5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历史作用

5.1 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当欧洲处在基督教思想禁锢的黑暗时期时,以伊斯兰为特征的阿拉伯帝国文化光芒四射,贡献巨大。从时间来看,阿拉伯文化前承希腊——罗马文化,后启欧洲文艺复兴;从地理来看,它连接传播东、西方文化,并有创新。

阿拉伯帝国的图书馆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这些遗产后来又通过帝国版图上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成为点燃文艺复兴的文明的火种。

西班牙穆斯林创建的大学及其图书馆保存了阿拉伯学者的著作和希腊、罗马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这些书后来被大批译成拉丁语及其他欧洲语言以来,欧洲各大学将它们作为教科书长达几个世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的“文艺复兴”应归功于阿拉伯帝国的图书馆。如果没有图书馆,今天就不会有人看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了,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几乎摧毁了一切古代希腊的科学文化典籍。借助于阿拉伯帝国的图书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到欧洲;而奠定今日科学基础的文艺复兴,正是始于欧洲。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图书传入中国,元朝秘书监收藏了各种阿拉伯图书达195部,对中国的天文历法和医药学影响很大[10]。

5.2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阿拉伯帝国的图书馆促进当时的科学研究,以医学为例。被誉为“穆斯林医学之父”的拉齐(al'Razi,欧洲人称其为Rhazes,公元865~925年)学识渊博,一生写作了200多部书。拉齐在医学上广泛吸收希腊、印度、波斯、阿拉伯、甚至中国的医学成果,并且创立了新的医疗体系与方法。拉齐的代表作是《曼苏尔医书》和《医学集成》。后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作者花费15年的时间完成此书。《医学集成》主要讲述的是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曼苏尔医书》和《医学集成》分别于1187年与1279年在西班牙的历史名城托莱多与法国的安茹被译成拉丁语而在欧洲广泛传播,它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又被多次翻印,并且由当时著名医学家加以注解。伊本·西那(ibn Sina,西方人称为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980~1037年)出生于中亚的历史名城布哈拉附近,是代表阿拉伯帝国医学最高境界的里程碑。伊本·西那的医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一部极其著名的百万字医学百科全书——《医典》。《医典》一书全面而系统,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讲述医学总论、药物学、人体疾病各论及全身性疾病等内容。《医典》从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起直至17世纪的数百年间,始终被欧洲的医学院校用作医学教科书,仅在15世纪的最后30年内,这部著作就被用拉丁文出版过15个版次。它对西方医学的影响胜过任何一部医学著作。

伊本·西那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生大约写了450部著作,它们不仅是关于医学的,还有专门论述哲学、心理学、地质学、数学、天文学、逻辑学与音乐等学科的,其中传世的有240部左右(关于哲学与医学的分别为150部与40部)。如果没有浩如烟海的图书馆藏书,阿拉伯帝国本身就无法产生这样杰出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5.3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对文献翻译的贡献

阿拉伯帝国不但很好地保存了这些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还着手进行意义重大的文献翻译工作,包括翻译几乎全部的希腊著作。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就有部分翻译家自发地翻译用古叙利亚语——阿拉米语书写的医学与天文学著作。但是,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一般还不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进行的。

自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帝国就进入科学和文化的“黄金时期”,其中以哈里发麦蒙时期(公元813-833年)的翻译运动最为突出,都城巴格达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翻译中心,并引发了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文化中心和埃及的开罗文化中心,共同构成了阿拉伯文化“五百年文化黄金时代”。埃及历史学家艾哈迈德·爱敏用三个阶段来勾勒这场文献译介活动的全貌:第一阶段(初期):起自曼苏尔哈里发,止于拉希德时代,即从伊斯兰教历136年至193年。第二阶段(中期或称鼎盛期):起自麦蒙时代,即伊斯兰教历198年,止于300年。第三阶段(尾声):伊历300年-400年(约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中叶)[11]。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附注自己的见解,这种译评,不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科学典籍中的全部重要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这一时期,著名的翻译家精通希腊语、波斯语、古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这种奇特的语言能力,是历史与文化遗留下的产物。正是众多的图书馆保存了多种语言的文化和科学典籍,正是实力雄厚的图书馆支持了伟大的翻译运动。

[收稿时间]2009-01-06

(宋小华 编发)

标签:;  ;  ;  ;  ;  ;  ;  

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