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4: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887(2003)03-0002-04
这里是我应徐杰舜教授之托,邀请几位学者作的关于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与口 述历史(oral history)问题的笔谈。其源起,是2002年5月我与几名史学家和人类学家 就口述史问题进行的一场漫谈。这场漫谈的参加者除我之外,还有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新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彭兆荣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小萌。这场 谈话后来以《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真相》为题发表在2002年7月18日的《光明日 报》上,[1]在引起一些学者兴趣的同时也招致了某些批评,主要是说我们对一些问题 的谈论仅限于蜻蜓点水,没能谈深谈透。徐杰舜教授于是提议,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充 分发表意见的场地,口述既然是我们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目前关注的共同话题,便有 了本栏目的几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的撰写者,有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也有史学家,大多是在各 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对口述的研究也都颇有心得。但是,要想让不同学科的学 者就同一个问题进行对话,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和特 定的研究手段,有自成一统的学术体系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仅就口述研究来说,不同学 科的学者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表达和实践。如果一定要将这几个学科所作口述之间 的区别讲清楚,或者要比较口述对于哪个学科更有价值,这不仅不可能,其实也没有多 少意义。但是,就像现在这样,只是把各自的想法以看似自说自话的方式阐述出来,也 是很必要的,至少对我们从事史学研究的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得到启发和借鉴的东西。
近数十年来,史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研究,一直在不断地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那里 汲取营养。当今国内社会史学界热衷的很多选题,诸如家族与宗族、婚姻形态、亲属关 系、人口流动与移民、民间信仰,乃至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民间仪礼,无一不是人类学的 传统选题。研究社会史的学者所强调的不同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角度,即用“社会”这个 范畴去从下向上看社会的视角,也受到了人类学研究的颇多影响。社会史学者也效法人 类学家,走出书斋去观察,去做“田野”,到某一个村落或城镇去研究一个个案,建立 一个模型。这种学习和效法,当然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在人类学家看来,跑到民间 去的史学家,更热衷也更擅长的是寻访家谱、碑碣和民间流传的某些抄本,而不是与活 人面对面的接触和交谈,说到底这不过是书斋的延续,而不是真正的“田野”;而从史 学家一边看,仅仅通过对几个个案的描述便下结论,事前不在文献上做充分的准备,事 后也不与文献做认真的比勘,社会史便不再是“史”,而只是非驴非马的不知什么东西 。所以,所谓的“跨学科”并非轻而易举,而需要受到各学科的严格训练,至少也要知 道其他学科的水深水浅,才可以谨慎尝试。
从事口述史的研究也同样如此。毕竟,与其他学科相比,史学虽然是历史最悠久、传 统最深厚的一门学科,但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口述史,却比其他学科更年轻,也更不成 熟。而它之所以最有必要借鉴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经验,就在于它面对的,已不再是传统 的“故纸堆”,而是活生生的人,也恰恰是在与人打交道这一点上,历史学家远不能与 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相比。我这里所指的,还不仅仅 是与人交往的技巧,而尤其是对“人”的理解和关怀。刘小萌在谈到做知青口述的体会 时说,过去利用文献写作知青史的时候,往往把屡见于报端的知青典型看成是政治符号 ,只有在与他们深入交谈之后才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有血有肉、极富个性的人,感悟便 十分深切。
从本栏目这几篇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学者对于口述的意义,评价并不相同。纳 日碧力戈对口述的赞扬不遗余力,他认为:“口述史本身终究是人类学者的宝,它拥有 文字史不拥有的价值”。他们更多指出的是文字书写的缺陷。而历史学家对口述却表现 得比较挑剔,他们一边费力地做着口述,一边又疑虑重重,刘小萌的文中,就以自己做 口述的亲身经历,坦率批评口述的不足,认为“立足文献研究,正是它(指史学)自身优 势,口述方法当然要利用,但优势不能舍弃”。这种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出发产生的不同 侧重并不难理解。尽管如朝戈金所说,如果将人类的发展进程看作是一年的话,文字的 发明和使用只是12月下旬的事,但不容否认的是,文字起到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它使 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实质性的改变。就我们目前的社会而言,文字既然仍 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优势,高度依赖于文献的历史学科之于口述史,有着比研究“史前民 族”或者“无文字民族”以及民间社会为主的人类学、民俗学更多的疑虑,也是很自然 的事。
口述的所谓不足与缺陷,其实也并不是绝对的。在做口述访谈时最常见的,是受访者 的遗忘和“虚拟”。有些遗忘属年深日久,记忆出现偏差,是无意识的,也有些却是选 择性的失忆。至于虚拟,有些是出于某种动机的故意编造,也有些是为显示自己见闻广 博的炫耀,甚至有些仅仅是为讨好采访者,惟恐他会空手而归。但事实是,这些问题在 文献中也同样存在。史家修史,选择的只是他们认为有必要流传后世的史料,想要青史 留名,当然要有一定的资格,何况“隐恶扬善”又是为修史者公认的道德准则,官修史 书是如此,家族所修的族谱和为已故祖先撰写的碑铭更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别有用心 的捏造了,上层统治集团有关政治斗争的文献,会将一切优秀品质统统归结给自己一方 的首领,而将对方说得一无是处,正是所谓的“成者王侯败者贼”。混淆黑白、篡改史 实,历来是统治者蒙蔽百姓以稳定统治的重要手段。所以,受访者的虚拟虽然是个人行 为,但与修史者选择性地收集和利用史料,就其道理来说是有相通之处的。由此来看, 口述史的缺陷,也就是文献的缺陷,并且能让我们反过来对文献的缺陷,并且能让我们 反过来对文献的缺陷,获得更深切的体验。
人类学家偏好强调口述史的“口述特性”,胡鸿保与孙庆忠二位先生的文中都曾引国 外学者的理论,指出完善的口述史的最终产品不是文稿,也不是录音带或录像带,而应 是访谈双方关系的一种表现。但这种看法,对于今天我们国内的史学家来说,未免有些 玄而又玄。的确,在从口述转变成文字文本的过程中,从现场的采访所得会被大打折扣 。首先是纳日在文章中谈到的“副语言学”问题,当口述被用录音带记录下来时,那些 只有亲身在场才能够体会的属于“副语言”的东西,如表情和动作等,便会完全丢失。 而再将录音转化成文字文本,则意义非常丰富而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调,便也随之 消失,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述,不仅鲜活丧失大半,甚至对原意的表达也会出现某种扭 曲和误解。何况更严重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凡做访谈者无不备感恼火的,是在受访人见 到自己的陈述变成文字以后,往往会对其中很多内容拒绝承认,甚至亲自捉笔一改再改 ,而他们所不肯认可的,往往正是口述中最精彩最鲜活的部分。将涉及隐私或政治上的 顾虑排除不论,这也多是受访者长期生活于官方话语的笼罩之下并自觉向其靠拢的表现 ,结果却是使采访者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即使过了这几关,正式出版前还要经过编辑 之手,而他们往往会把口述者的那些不合规范的语句删去。(注:我的一篇口述史文章 发表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编辑要求我把受访者语句中不合规范之处都一一作出修 改,说否则该杂志就有可能因此而在审查时不合格。)而与此矛盾的却是,对于史学家 来说,口述的声音最终要变成文献,否则这种口述便不能实现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的价 值。所以,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或者是根本不整理而保持原状态)口述史料,又以什么办 法来尽可能地保存口述特性,便成为对从事口述史的学者提出的一个目前尚难以达到的 高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在朝戈金的文章中,提到了目前各种视频与音频技术的运用所导致的文字向“超文本 ”迈进的趋势,这确实已是可以预见到的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最新的技术发展会与古 老的口传文化相结合,人类以文字为主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也会由其他更好的方式取代 ,文字“一统天下”的局面终将被打破,如今口述史面临的各种困扰也将不再成为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史学家就只能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作为一种“向后看” 的学科,史家的研究主体,毕竟是文献占据霸权的那段时期,而史家之所长,是对文献 的征引与钩沉,文献之于口述,也正因此而具有了其他任何方法所不具备的长处。首先 ,如刘小萌所言,口述是流动的,一次性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 面对不同的采访者,他的口述会衍化出不同的版本。文献却是稳定的,人们常说“白纸 黑字,铁证如山”,即是指其一旦形诸文字,便无法再否定、再推翻。与人类学家不同 的是,史家做口述时,无论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他们更感兴趣和更愿选择的,总是 那些有文字记载的人群,这就具备了以稳定的文献与流动的口述相参证的条件。史家讲 究的是校勘辨误,这当然是就文献与文献之间的互证而言;如果再跨越一步,便是王国 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讲的是以考古发掘的文物与文献的互相参证,其说早已为学 界承认并推重;而将口述与文献互参,不仅仅与“二重证据法”在方法论上有一脉相承 之迹,可以纠正受访者无意识的记忆失误,如因日久年深记错时间、地点和事件一类, 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互参,可以以文献为据,来分辨哪些是受访者在此基础上有意虚构 出来的东西,而对这种虚构本身的研究,包括受访者何以要进行虚构,在这种虚构之后 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心态等等,往往是研究者最感兴味、研究也最有价值 之处,这便比“二重证据法”又跨越了一步。所以,对于口述而言,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基础和参照物。没有比较和参照,就谈不上研究,没有这样一个基础,研究也就无法深 入,这本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其他学科的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很难有进行艰苦烦 琐的爬梳考据的耐心和能力,而这却正是史家最见功力之处。
以稳定与流动相参照,只体现了文献价值的一个方面,以“点”与“面”相参照,恐 怕是文献更重要的功能。口述的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人,他(她)所谈的经历与往事,不可 能与他(她)所生活的大背景毫无关联,也不可能互无影响。举例来说,我们曾在辽东盖 州一带农村做过多次访谈,最早迁居此地的“老户”谈及自己家族的历史时,虽然有各 自不同的故事和感受,但对于祖居地和迁居辽东一事的记忆,乃至有关迁居的传说却都 大同小异,这说明他们曾是一批经历过同样事件并具有某种共同身份的人。为了探究这 些人迁居辽东的原因、准确时间尤其是到辽之后的确切身份,我们翻阅了大量文献,包 括官私文书、档案和家谱、碑文,才最终判定这是一个在清朝官书中从未被明确记载过 的人群,他们于清顺治朝从山东迁移辽东,并被清朝统治者纳入八旗组织之内,虽然成 为旗人也享有过旗人的诸多特权,却也保留了不少山东汉人的习俗,尤为有意思的是, 他们始终未完全与满族认同,而自称为“随旗人”,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又回归于 汉族之中。这个人群在东北近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却为研究清代迄至近代 东北历史的学界所忽视。如果我们不亲临其地,不曾到一个个村落去从事口述访谈,就 不会对辽东这一移民群体的存在和民族认同有具体的认识,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访谈 上而不再从文献中做艰苦的求索,这些访谈就只是漫漶散乱的一团乱麻,从中找不到学 术上的意义。[2]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老北京人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 事,无不具有异乎寻常的深刻记忆,但旗人后裔与汉人和回民对此的述说,却存在很大 差异,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不了解清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身份和 生活于八旗社会中的旗人特点,对这些差异就无法理解和做出正确的解释,而对于这种 大的历史背景的把握,又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文字记录。总之,当我们把以个人为主的口 述看作是“点”,将文献记载的历史背景看作是“面”时,置于大事件之中的小角色的 感受,才会变得饶有兴味和深具学术价值。所以我认为,这是文献之于口述史的不可替 代的功用。
这话当然是有限定的,在没有文字文本的时期和地域,也许同样可以做口述史,完全 不依赖于文字文本的口述史作品,现在有,将来也一定还会存在。但是在有文献记载的 历史时期和地域,如果研究者对文献还是根本不予理会,则其成果肯定不会精彩。在这 样前提下所作的口述,不仅不可以抛弃文献、看轻文献,反而需要更深厚的文献功底和 辨析史料的能力。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他的口述传统中分离出 来而别具一格,换句话说,将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口述史,是区别于人类学、民俗学的 口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在这次笔谈开始之前,为了借鉴国外口述史学界的成果,也为使议题集中而不致流于 无的放矢的空谈,曾由胡鸿保选择了一些专论口述的学术著作,以供大家传阅。其中包 括《口述史读本》(Robert Perks & Alistair Thomson(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8)中的部分片断和美国口述史学家史特斯· 特凯尔(Studs Terkel)的《艰难时世: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史研究》(Hard times: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Panthron Books,1970)等,为便于读者参阅 ,今由韩俊红与贺小燕节选有关内容编译成中文,经由纳日碧力戈、胡鸿保两位先生审 校之后作为相关链接附刊于本栏目之后。
此次讨论采取的是各人将稿件写好之后再互相传阅的方式,没有面对面交流,所以各 篇文章所用术语不免有些歧异,因尊重作者原意起见,均未加统一修改,特作说明。
由于杂志编排的缘故,这里不得不把本来并不存在主从、前后关系的几篇文章,排出 一个线性的次序,我想不妨借用孙庆忠先生文中所戏言的从文到史,即从“生”到“熟 ”的说法,将纳日碧力戈那篇论述从“史前民族”直至如今“文明社会”无不存在的民 间口述文化的《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一文作为篇首,而将史学 家刘小萌比较知青口述与文献短长的文章压轴,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将主要讲“口传”的 文章作为一端,将也同时强调文献的文章作为另一端,其他诸篇,则依次排列在两端之 间。但愿这样的编排能给读者展示出从“生”转“熟”的线索。至于文章的撰写者个人 的写作风格和观点,自有不同甚至抵牾之处,但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口述史,则是我们共 同的心愿。
收稿日期:200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