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家庭能成为成功的底色
文/冬平
今年10月10日,是林语堂先生诞辰124周年纪念日。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以及首位以英文书写享誉国际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得到英语世界的青睐。
习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教师可以将环保教育有机融入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自觉付诸行动。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林语堂先生的人生写照。他学贯中西,自如地穿梭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成功地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林语堂先生曾说,“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如产品要求制备低品位镍铁,则铁和镍的还原度高达95%以上,炉渣中主要成分为SiO2和少量的MgO,在熔池熔炼条件下,配料添加石灰石将渣系转化为CaO-MgO-SiO2三元系,提高渣的熔点>1 450 ℃,以实现铁的充分还原,得到较高铁回收率。典型的渣型为:CaO约40%,MgO约10%,SiO2约33%,Al2O3<15%。
仔细思量,这四件事都是跟家连在一起的,可见在他的心目中,家,才是永远值得依托的港湾;家,才是世间一切幸福的源泉。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在造成今日的我的各种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他把自己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快乐的童年,慈爱的父母,温暖、欢快的家庭氛围,以及那永生难忘的故乡山水。
父母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
林语堂生前曾四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始终与诺奖无缘,面对遗憾,他说:“对待生活,我们必须有这样一种态度:不能期待太多,也不能太少。”
没想到,林语堂却觉得学校的课程太容易了,常常在课堂上偷看图书馆借来的“闲书”。圣约翰大学藏书5000册,林语堂不仅都借阅过,竟连这些书的性质都记得一清二楚。考试前夕,在大家拼命死记准备考试得高分时,他依旧优哉游哉去江边,边钓鱼边看书。
目前针对空间调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复杂度的检测算法上,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MRC)是最早的SM检测算法之一,它将SM的检测分为独立的两步:即先检测激活的发射天线序号,再检测发送的调制符号,该方法简单易实现,但是对信道有所限制,只适用于部分信道环境.最大似然检测[6]通过穷举搜索的方式遍历所有的星座符号和天线序列,可以达到最优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C)随着发送天线数、接收天线数及调制阶数的增加而指数增加[2].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一个乡村牧师,他没留下什么财产,却给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性格,成为林语堂及其兄弟姐妹的启蒙老师、朋友和引路人。
林至诚出身贫穷,但头脑灵活,在青少年时期曾做过小贩,卖过糖果、米和竹笋。由于常年扁担不离肩,他的肩上磨出了肉瘤,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丢脸的,而是很自豪地把当小贩的经历编成好玩的故事讲给林语堂听。
父亲告诉林语堂,人只要有轻松、宽容的态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由于家贫,林至诚念不起书,但他通过自学,学会了认字和读书,并在24岁时迎来了人生的机遇,进入神学院学习,成为一名牧师。林至诚生活简朴,说话平易爽快,生动有趣,经常讲笑话,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
林语堂曾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敏锐而热心,富于想象,幽默诙谐。”
成为牧师之后,林至诚喜欢和乡民聊天,总是热心帮乡民解决实际问题。他富有正义感,同情弱者,喜欢打抱不平。年逾花甲之年,有一次林至诚差点和收税的人打起来。一个老汉花三天砍了一担柴,走了20里路,在集市上卖了200铜钱,税吏却要强行征收120铜钱。
林至诚仗义执言,为老汉抱不平,和税吏吵了起来。税吏差点动手,但围观群众都支持林至诚,税吏最终不得不减少税银。
林至诚爱笑,也教孩子们要多笑,兄弟姐妹之间不能吵架。虽然有八个子女,但这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和谐愉悦,为孩子们留下欢乐的童年记忆。父亲的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林语堂。他曾幽默地说:“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综上所述,nanog 是 lncRNA-8439 调控 HCC的重要靶基因,影响 HCC 的转移和侵袭。但lncRNA-8439 与 nanog 之间是否存在中间环节,是否存在下游的调控分子以及相关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n——与隧道半径和土质条件有关的影响系数(对于黏性土,n取0.35~0.85;对于砂土,n取0.85~1.00);
林语堂出生在福建平和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林语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翻父亲的古文诗书,还能快速背诵,天赋甚高。17岁就考入当时中国最好的英文大学——圣约翰大学。
林语堂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他的二姐。二姐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很想上大学,但因为经济原因没有达成。在林语堂上大学前,她对林语堂说:“和乐(林语堂的原名),你要去上大学了。不要糟蹋了这个好机会。要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名气的人。这是姐姐对你的愿望。”
尽管如此,林语堂仍高分毕业,收到清华大学任教聘书。他从小一直在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也是完全西式教育,更让他把国文忽略了。
父母常常邀请农夫和樵夫到家里喝茶,或者吃中午饭。父母亲对人平等、友爱的态度,热心、助人的行为,林语堂都看在眼里,对他后来的性格和写作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他在散文中有许多题材都与生活小事有关,注重描摹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细枝末节,平实易懂,又深刻犀利,透露出对平常百姓的关注和关怀。
林语堂是文学大师,也被称为幽默大师。他是最早把英文的humor翻译成“幽默”一词的人,曾发表《论幽默》一文,并创办了《论语》,中国第一个提倡幽默的半月刊,成为当时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刊物。
爱和期待,点燃孩子学习的动力
林语堂小时候很调皮,但却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儿子。每次父亲从外面布道回家,他母亲会专门给父亲做一碗猪肝面补身子,可是父亲总是吃不上几口,就全都留给林语堂。而林语堂也心疼父亲,他吃几口,又让给父亲。就这样,一碗面都凉了,父子俩还让来让去。在林语堂的记忆里,那碗猪肝面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从(表2)可以看出陪护人员不在身边的共有10例,陪护人员在身边13例。 06:00AM—07:00AM,09:00AM—11:00AM及04:00PM—08:00PM即早中晚患者用餐后由于陪护离开病房去就餐是高发的时段。陪护在患者身边主要集中在02:00AM—05:00AM和01:00PM—02:00PM陪护休息的两个时间段 。
有一次林语堂太调皮捣蛋了,父亲很生气,拿起棍子作势要打,可一看见林语堂吓得面无血色,就忍不住一笑了之。在林语堂的印象中,父亲一向和蔼可亲,也常常和孩子们开玩笑。而且对母亲非常平等友爱,有时候会把一个特别的菜放到母亲面前。
林语堂曾说:“一个小孩子需要家庭的爱,而我所拥有的多很多。我深识父亲的爱、母亲的爱、兄弟的爱和姐妹的爱。”母亲养育着八个孩子,白天常常忙于做繁重的家务,一到晚上就累得筋疲力尽,但母亲却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很享受跟孩子们在一起玩乐。
林语堂和他的二姐常常联合编故事讲给母亲听,想逗母亲乐,而憨厚的母亲总是后来才发现姐弟俩在逗弄她,恍然大悟地喊道:“根本没有这种事。你们说来逗我乐的。”作为大家庭的一员,家里每个人都要分配一份家务,男孩子扫地,挑水浇园子,女孩子洗衣、做饭。
童年时期的这些劳动在林语堂看来有一种别样的乐趣,以至于后来他在文章中这样赞扬劳动的价值:“我不相信,一个女人看到自己种的胡萝卜一天天长大,她此时的快乐会比不上一名画家或者作家;前者欣赏着自己创作的一幅绘画,后者经过辛勤的笔耕书稿终于完成;毫无疑问,在精神病院的病人中间,永远也不会找到一位成功的胡萝卜种植者。”
假期的时候,家就变成学校。当男孩擦好地板,女孩洗完早餐的碗碟后,铃声一响,孩子们就爬上围着餐桌的位子,听父亲讲解儒家经典《诗经》。父亲对学习的热爱和重视,家庭中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林语堂在轻松愉快中就接受了最早的国学启蒙。
虽然父亲自己没有上过学,但是他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望,决心让儿子们进入全中国最著名的英语大学——圣约翰大学。为了供给林语堂的哥哥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父亲甚至变卖了在漳州的最后一座小房子。
林语堂的母亲平易近人,对孩子慈祥,对他人友善。林语堂曾在文章中说,母亲“不知道摆架子是怎么一回事。常常同农人和樵夫们极开心地谈话。”
背负着父亲的热望和姐姐的期待,林语堂走进了圣约翰大学,在这里他燃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接连四次领到学校的三种奖章,轰动全校,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并最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大学毕业。
后来他终成一代国学大师,翻译了全本的《道德经》,用英文写老庄思想、写苏东坡、写陶渊明,成为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使者。1976年,林语堂去世时,《纽约时报》这样评价:林语堂向西方介绍中国人的习俗、梦想、所思、所惧,当世无出其右者。
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林语堂到清华大学任教。他觉得之前忽略了中文,所以认真在中文上下功夫,常常去琉璃厂买古典文学旧书,猛读孔孟老庄,博览《人间词话》《四库全集》等国学文集。
选定的是凯顿百森KT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它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具体来说,当其与水接触后,基于材料载体的作用,其中内部的大量活性物质将会广泛深入至混凝土内部结构之中,基于其防水性,可以形成大量结晶体,从而对毛细孔道进行填塞,最终提升混凝土的紧密性。水泥基防水材料内部存在丰富的聚合物乳液,基于其可延展性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的热胀冷缩现象;在自然蒸发以及水化反应的作用下,最终会形成防水涂膜,这种致密的结构将会带来更加的防水性能。
对该CSS样式,可以将其属性视作为公共属性,并通过单独的颜色修改来控制各个不同的样式,使其形成新的优化代码,如: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成为一生心灵的滋养
林语堂于1895年出生在山清水秀的闽南山村,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长大,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童年时期常常在河边捡拾石子,和兄弟姐妹走到禾田或河岸边,欣赏壮美的落日,在西溪船上陶醉于美丽的山景、禾田、竹叶。
那些青山绿水,宛如一幅幅美妙的图画,给他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他曾写道:“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强有力的后盾;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秀美的山陵;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给了他热爱生活的真性情,给了他向往真善美的心灵,也为他后来追求闲逸快乐的生活做了最初的铺垫。
林语堂四十岁生日时,曾写了一首自寿诗,结尾语是:“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
他说:“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做学问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探险的旅程,没有预定的目的地,没有预定的游程,他喜欢自由自在地游荡其中,喜欢自己发现好东西,自得其乐,就像他自由地游览在青山之间一样。
童年时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成为他一生心灵自由的无穷的滋养。
增设社会就业热门专业可以提高学校专业竞争力,方便大学毕业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放弃高考、放弃报名的适龄人口大都关心经历过高等教育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高等院校能够解决此问题,可有效改善适龄人口放弃高考、放弃报名等现象,消除适龄人口下降对高等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林语堂先生曾经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他的一生,演绎了中国现代文人的至情至性,也体现了传统文人的才情和风骨。
在我看来,这份保持终生的好奇心和对生活的热情随性,一半得益于那同样对一切新事物感到新奇的家庭,一半得益于那印刻在记忆深处的青山绿水。
该书结构严谨,论证周密。第一章介绍王充经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介绍王充的生平及其经学观,第三章论述王充的五经思想,第四章分析《论衡》与汉代儒学,第五章分析《论衡》的经学史料价值,第六章论述王充对汉魏经学的影响,结构合理。在第三章介绍王充的经学思想时,分《诗》学、《书》学、《礼》学、《易》学和《春秋》学五节进行具体论述,全面客观。在第二章分析王充的性格时,该书揭示其自负与自卑、好辩争胜和固执偏激的复杂性,而在论述王充的自负特点时,作者分别从天资聪颖、博学多才、长于著述三方面挖掘原因,在论述其自卑特点时,分别从拙于人际、仕途多舛两方面寻找原因,全面而深刻。
温暖的家庭,滋养出幸福的孩子;与大自然的交融,培育出开阔的心灵。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长的地方,是孩子向世界出发的起始点,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奠定了底色。
伴随着家庭所赋予的爱和力量,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所说,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个令人喜爱而通情达理的人,而他也不过尽力做那样的一个人罢了。
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28m,路面结构形式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层设计为34cm水泥稳定碎石,考虑到开放交通后,交通量较大,可能有大量重型运输车辆通行,研究决定在试验路使用异步连续摊铺技术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以提高基层整体性与承载能力,为该技术在全线展开打下基础。
林语堂: 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