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某公司在液氨站建设中,践行本安思维,首先对建设对象进行考量,确认为危险源后推论它的风险,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再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环节,纳入了风险预控、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等设计要素,然后直接推论至投入生产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又将人不安全行为纳入了本质安全文化、本质安全管理、管理对象、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等要素后进行逐项细分,最后又进行了PDCA循环式的验证,我们看到,此企业在施工建设前,以甲方的身份参与施工建设,并不是依据设计图纸照葫芦画瓢一样的赶进度,超工期的先行加快建设,而是停滞下来,进行使用单位的再论证和评估。
关键词:危险源;风险;本质安全;液氨储罐;液氨站;环保
引言:
众所周知,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一、本安思维体系
(一)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二)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三)危险源辨识: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四)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五)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六)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七)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八)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
(九)本质安全文化: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十)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十一)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十二)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十三)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十四)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思维体系在设计建设中实际应用
2016年某公司在液氨站建设中,践行本安思维,首先对建设对象进行考量,确认为危险源后推论它的风险,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再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环节,纳入了风险预控、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等设计要素,然后直接推论至投入生产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又将人不安全行为纳入了本质安全文化、本质安全管理、管理对象、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等要素后进行逐项细分,最后又进行了PDCA循环式的验证,我们看到,此企业在施工建设前,以甲方的身份参与施工建设,并不是依据设计图纸照葫芦画瓢一样的赶进度,超工期的先行加快建设,而是停滞下来,进行使用单位的再论证和评估,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成绩:
(一)卸氨区防晒棚尺寸不能遮盖液氨槽车整个罐体,需增大卸氨区防晒棚尺寸,同时增加消防喷淋范围。
(二)液氨储罐应敷设格栅平台,平台应满铺,方便运行人员撤离。
(三)将所有与液氨或气氨接触的阀门螺栓,全部改为不锈钢304ss双头螺栓。
(四)在液氨卸载母管上增设流速表,防止液氨流速过快造成静电积聚。
(五)所有就地控制操作箱,均应设置透明防护罩,防止喷淋后进水,造成氨水腐蚀。
(六)在液氨卸载臂区域增加液氨槽车接电装置,并与DCS联锁,接地线未可靠接地,卸氨阀门无法打开。
(七)储罐区降温喷淋安装实心锥开式喷嘴。
(八)增加风向标远传功能,风向标最少不低于4个。
(九)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应具有红、黄、绿区域显示。
(十)遮阳棚上避雷器无法满足要求氨区接地要求,增加避雷针。
(十一)增加氨区声光报警系统,确认周边500米内居民和企业员工能听到警鸣。
(十二)建议增加液氨站车辆实施监控测速装置,防止超速行驶。
(十三)建议增加液氨站大门电磁闭锁装置,触摸释放静电后方可进入。
(十四)氨区30M范围增加防火标识,地面增刷警示网格线,自动播报语音提示。
三、本安思维施工过程中实践应用
本安思维要维系安全防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除在工程设计上坚持本安理念,还要在后续全过程施工建设中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不失时机的随时进行修正,某企业在液氨站建设过程中则是首先建立了相关机制,应用起来灵活自如,随时随地有人监督并随时修正施工偏差,这是2016年某企业在液氨站建设过程中修正的结果:
(一)将液氨储罐防火堤内改为地砖地面,防止液氨泄漏至土壤里。目前液氨储罐防火堤为单罐单堤设计,长宽高为21米×15米×1米,防火堤墙面厚度0.416米,经过计算防火堤内需敷设瓷砖面积为450m2(不包含防火堤外立面),由南侧往北侧放坡i=1o保持水流畅通。
(二)将配电室隔在氨区外。变更TX1607S-100-T-001附图二,并在围墙上增加大门,隔墙量为3.5m,高度2.2m。
(三)液氨格栅平台扩大。目前两台液氨储罐平台为1.2米宽回字形巡检通道,不便于检修及突发情况人员撤离。经过计算将回字形巡检通道铁板更换成格栅,面积为34m2,需要钢支柱2根保持受力平稳。
(四)卸氨区防晒棚扩大。钢柱2根高7.5m,钢梁5根(6米的4根,13.75米1根),外加凛条固定防晒棚,增加俩个0.2m×0.2m×1.5m混凝土支墩。外加整体防晒棚消防喷淋,TX1607S-100-S-003。
(五)根据国家液氨管理规定要求需安装实心锥开式喷嘴。
(六)环形废水收集沟道。开挖混凝土路面,支模浇筑,调整沟道底部标高后硬化,铺设沟盖板,两侧刷黄色警示漆。管沟总长74米,汇接至氨区废水观察井到氨区事故废水池。
(七)西侧围墙开小门,便于逃生。此门位置位于氨站西侧围墙上,1.8m宽,并增加人行便道。
(八)将液氨或气氨接触的阀门螺栓变更为不锈钢304ss,防止过快锈蚀。
(九)在液氨卸载母管上增设流速表,防止液氨流速过快造成静电集聚。在卸氨管道上安装增加涡街流量计,并与储罐进料气动阀形成连锁,便于卸氨流速控制。
(十)在液氨卸载臂区域增加液氨槽车接电装置,并与DCS联锁,接地线未可靠接地,卸氨阀门无法打开。TX1607S-100-K-003。有接线图直接与设备匹配。
(十一)增加4个风向标远传功能。在氨区4周增设4个带远传功能风向标,原远传信号进液氨DCS系统卡件备用通道。
(十二)氨站围墙外增加4个消防水炮。在氨站南北方向外墙外沿江三路与沿江四路的消防管网上增加4个消防水炮,主管材质Q235B,φ108×4,大约90米。需破混凝土方8m³土方开挖24m³,消防水母管4处开孔,抽水排空后焊接支管,恢复混凝土地面,制作2m高操作平台及其附属楼梯平台。具体管网位置需设计院提供。
(十三)液氨储罐磁翻板液位计增加排污管。管材质Q235B,φ32×3,大约30米。需凿毛地面,做排污管地面支架,排污引流至防火堤地沟,液位计封头应法兰连接(便于紧固和调整方向)
(十四)氨区增加避雷针。
氨区声光报警系统,周边500米内居民和企业员工能听到警鸣。在氨区就地控制室增加氨区声光报警器
(十六)增加液氨站车辆实施监控测速装置,氨区30M范围增加防火标识,地面增刷警示网格线,自动播报语音提示。在氨区小门上安装电磁锁,在静电释放器顶部加装电磁锁按钮,联动语音播报器。
四、结语
本文就参加液氨站建设的甲方工作人员在全程参与过程中的心得和建设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火电的本质安全建设提供一点助益,其中肯定有所不足或者并不能全部说明液氨站建设过程中的本质安全的诸项要点,但依照其思路和建设脉络,在投产之后起到的实际安全保障作用和后续安全管理上对于火电企业就会轻松很多。
参考文献:
[1]毋涛. 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在安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J] . 辐射防护通讯,1995
[2]俞峰,杨成梧. 煤矿安全文化的AHP- Fuzzy 综合评价[ J] . 中国煤炭,2005
[3]周国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2008,化工工业出版社
[4]吴奇致.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方式及相关问题阐述[J].河南建材,2016,
[5]院琛.建筑消防工程安全隐患成因与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6]彭华伟.消防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的应用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作者简介:杨国庆,男,1979年1月出生,内蒙人,大学学历,2005.1月参加工作,华电集团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14年,2017年调至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工作,工程师、注安师、一级建造师。
论文作者:杨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危险源论文; 液氨论文; 本质论文; 风险论文; 事故论文; 对象论文; 流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