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13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5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一般基础护理,针对实验组57例高血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71.43%),两组相比:X2值=10.9719,P值=0.001。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服药依从性;效果;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现阶段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发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高血压属于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全身性、终身性基础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服用药物主要目标是为了控制患者血压及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服药依从性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我院针对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护理对比分析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13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26例,年龄50至82岁,均值为(69.31±3.25)岁,其中小学文化水平患者17例,初中文化水平患者21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5例;文盲患者13例;实验组5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9例,年龄50至81岁,均值为(69.25±3.19)岁,其中小学文化水平患者19例,初中文化水平患者20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7例;文盲患者11例。
两组高血压患者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可对比,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5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一般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及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
针对实验组57例高血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整体评估: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实施身体、心理及对高血压疾病相关认识的整体评估,了解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基本知识、治疗意义、发病危险影响因素、用药治疗的意义及生活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了解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后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的制定;(2)整体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随访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为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疏导,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图文合并的方式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及配合治疗对于预后的意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此外及时关注患者的心态,多数患者由于高血压带来的不适、每日重复服药的烦躁、服药后不良反应及担心对家庭造成的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采用陪伴、支持及鼓励的方式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与疾病抗争到底,还可以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精神转移、听觉转移及视觉转移的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3)执行服药依从性调查:住院期间及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过程中针对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是否存在自行减量及加量的现象,觉得吃药没用自行中断治疗的情况进行调查,耐心询问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主要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服药依从性为其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不遵医嘱服药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认识,减少擅自中断治疗、减量药物及加量药物现象的出现;(4)科学运动及饮食指导:在患者住院或出院后定期指导患者采用科学的饮食计划及运动锻炼计划,指导患者食用低盐、低糖、低胆固醇的饮食,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保证足量镁、钾、钙等元素的摄入,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采用慢跑、快走、游泳及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促进患者预后。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的差异;(1)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3]:采用我院自制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越高;(2)服药依从性[4]:完全依从: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过程中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部分依从:患者遵医嘱服药,但服药期间存在少数减量及加量服药的现象;完全不依从:不遵医嘱服药或中断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进行处理,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基础性疾病,服药对于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意外的主要治疗手段[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强化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让患者意识到服药治疗的重要性及不服药将产生的危险,强化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院外的自我监督及管理[6],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整体评估结果及相应的血压变化等从根本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达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效果[7]。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自我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基础治疗的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说明实施整体护理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保健管理意识,维持患者正常的血压水平,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由于不遵医嘱服药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际军,张先庚,王红艳,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9):3264-3267.
[2]刘甜,刘杏,李胜玲,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629-634.
[3]汪敏,刘茜,官莉,等.延续性护理对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2):3115-3116.
[4]王莎,杨洪华,王秀华,等.社区护士主导的新型社区慢性病团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7):3343-3348.
[5]钟勇,彭永平,游云鹏,等.随访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4):392-394.
[6]杨连招,杨永,张瑛,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9):3619-3623.
[7]王永红,钱燕,李三霞,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40-241.
论文作者:沙飞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评分论文; 医嘱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