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保证论文,培养目标论文,研究生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寄以巨大的期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将从立足国内、以规模促发展,逐步转轨到面向世界、规模和质量同时发展的时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描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研究生教育要国际化
我国为加入WTO,已做了十几年的准备。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即将进入这一国际大家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逐步到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进入WTO后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会有什么变化,是许多人在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21世纪的前一二十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加入WTO,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结构将逐步与世界水平接轨。在这样一个世界大家庭中,众多的企业将是跨国公司、国外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模式和日常运作与设立在国外的企业毫无两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是国际化的。
教育本身是知识的传授。但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教育也有了专业垄断的内涵。例如,可以考证学位就起源于历史上某行业中师傅带徒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徒弟学成出师时,由师傅或由师傅们组成的社会团体授予他(她)一个证书,表示他(她)可以在这一行业从业,而没有经过本行业师傅们培养过的外人,是不能从事这一行业的。这一传统既维护了知识传授的严肃性,也保护了本行业在就业谋职等方面的排他性利益,是得到社会公认的。这种职业化的教育发展为学位研究生教育,到了今天,形成较完整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造完成学业,并获得相应的文凭。毕业证和学位证既是一个人的学历证明,也成了一个人就业谋职或继续深造的证书,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是很自然的。应该指出,社会承认永远是相对而言的。在美国,拿到哈佛大学、MIT或类似水平的大学学位,与一个普通大学的学位绝不等值,说明教育水平有巨大的质量差别。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与世界水平尚未接轨。这就意味着一旦我国进入WTO,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将有较大的不平衡。因为至今,我国的学位并没有得到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承认。国际上普遍流行的各种任职资格,如国际注册工程师、国际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建筑师等,各种专业的会员制等,已形成国际上谋职任职的通行证。如我国得到国际承认的高级会计、审计人才很缺乏,不仅在中国的外企中大多数高级财会都要高薪聘请外国的国际会计师担任,而且我国政府或大型企业的许多重要经济活动不得不花大价钱聘请外国的国际会计师、审计师,我国大企业的境外上市、大型合资、引进外资等项目,都由外国人掌握了核心机密。
我国加入WTO后,将要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和市场原则运作,商品生产、流通、兼并、上市都要遵守国际准则、国际标准,而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不要说运作,甚至连谈判都无法进行。按我们目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要么被排除到圈外,要么接受必要的资格培训,取得入围“国际赛”资格。因此培养具有国际专业资格的人才迫在眉睫。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将面临着新的转变。在知识结构上将更加注重国际通用的内容,在能力上更侧重国际交往,在素质上更加全面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如下特征:
①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氛围将与世界趋同。②学校具有国际专业资格的授权,研究生将越来越多直接采用国际通用教材。③用英语或中英文混合授课,学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语完成作业、写实验报告、写学位论文。在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不应有语言障碍。④在我们的学生仍然大量出国留学的同时,不仅发展中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中等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学生来中国攻读研究生。⑤中国相当数量的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将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等等。
最近国外权威机构发表世界大学排名显示,世界前200所大学,中国榜上无名。当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对学校的水平的评价可能有不同的标准。总体来讲,一流大学应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水平大学。一般说应具备如下共同特点:
①具有较悠久的建校历史和现代化大学管理制度,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②学科设置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和开放性。③有一批国际上知名学者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④具有相当规模的在校研究生,从事高水准的研究工作。⑤已培养出一批取得国际公认成果的科学家或社会活动家。⑥有与学校地位相适应的经费支持。⑦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和信息网等。⑧有一定数量的国际水准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论文,如获得诺贝尔奖等。
显然,以上数量或质量方面的标准都不是简单的叠加,这样的大学既有学校内部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条件和历程,也要受周边社会环境的制约。一流大学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大学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为说明这个问题,笔者给出表格(见下页)供分析。
结论是,为了尽快缩短我国大学研究生教育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未来的五到十年是关键时期。其中有的主动权在政府主管部门,如政策和投资。但学校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思想的改变,如尽快实现教材国际化和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主动权在学校自己。谁认识得早,谁转变得快,谁先受益。
三、研究生培养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以研究生论文为控制目标,分析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水平体现高校研究生培养水平。它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可以列出至少三个必要且充分条件。即导师的指导条件,研究生的素质条件和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政策条件。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数学公式表示,可列出一个重积分式:
其中:x—导师指导;
y—研究生素质;
z—管理政策。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当然还可以给出许多其它条件,但这三条是最重要的,缺一不可。
首先导师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导师研究课题的前沿性,导师严格的科学作风对研究生的熏陶,对研究方向的指点迷津,导师课题组多年积蓄的科研条件,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导师在引导和把握方向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第二是研究生本人的水平,或人们常说的综合素质。即研究生个人的良好的知识基础、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的能力等。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他能得出超出导师的创见性成果。正如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对于能力或素质较差的研究生,常有导师在抱怨,他发现某研究生的弱点不是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容易克服的,如写论文时中文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人际关系上的极不合群,缺乏最基本的动手能力等。这些弱点可能使得导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克服“低级障碍”上。
最后,在政策方面,研究生管理和激励政策,包括严格的筛选、对低水平学生的淘汰、对高水平学生的有效鼓励和支持。良好的政策可以使研究生和导师都安心于科研探索。
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分析如左图:
由图可以看出,在现行体制下,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干扰,取得高水平成果的研究生为数不多,其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应对这少数姣姣者准确地筛选,配备高水平的导师,并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使其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
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针对影响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三个因素,提出以下措施: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岗位,弱化身份”,实行岗位竞争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拉大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在全校约400个关键岗位中,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单划出名额,明确职责,竞争上岗。
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管理实行“老板制”,即学术负责人制。导师要努力争取前沿性课题,学术地位处于国内领先、国外先进水平。学术负责人对所管辖梯队有充分的权力,包括人事聘任和研究生招生。导师与研究生实行合同制,将导师和研究生的责、权、利都规定得一清二楚,导师掌管研究生所有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发放,其量要足够大,以稳定研究生安心学习和做论文。对努力学习、科研做出较大成绩的学生给予充分鼓励;对学习不刻苦、研究不专心的学生中断资助;对违反合同、中途出国或造成损失的学生课以违约金或对导师的经济赔偿。在高校进行机构改革和工资改革的同时,研究生的管理和待遇要有同步的改革,总之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以经济为调节手段的良性循环。
通过各种渠道,选择优秀的学生攻读研究生。并亟待实行宽进严出的竞争机制。
首先要尽快促成改革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和淘汰制度。我国的考试制度,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分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一锤定音的应试教育方式,越往高的学历,其弊端越多。尤其高分低能的现象,严重阻碍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如不彻底改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录取方式,注重平时的成绩和综合素质,入学之后还要通过多次的资格考试不断筛选和提高,即宽进严出。对博士生的筛选更为严格,筛选的同时对优秀人才实行高额奖学金,而且学习年限主要取决于导师是否认可,不拿出象样的成果就不能毕业。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制度基本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前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到今天考试制度已走入死胡同,单凭成绩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而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成绩难有可比性,但在现行招生工作中的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议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实行考试选拔与专家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考试的公共课程主要是数学和外语,不同的学科专业可面试或进行复试,平时成绩应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类似高考的3+X方式,研究生的录取可试行2+Y的方式,其中2是数学和外语,Y是各校自定的考试科目。学生入学后要有几次资格考试,对较差的学生进行淘汰,以选拔优秀人才。从入学到毕业。淘汰率要大于三分之一,越是重点高校淘汰率越高,以保持高水平人才竞争机制。这一制度的改革,又涉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打破铁饭碗、铁交椅,形成人才竞争的格局。
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可能是理工科大学今后取得重大成果的主攻方向。近几年三峡工程,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各大油田,众多国营大中型企业都与我校合作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许多技术骨于、总工、高工一面在职学习,一面从事有创造性的技术工作,相信在不久会出现优异的成果。
在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方面,要像对待专业技术一样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岗位,要像搞科学研究一样研究研究生教育的规律,要有一支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专业队伍。做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克服事务缠身现象。恢复研究生招生至今已有二十几年历史,在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上可以说已有章可循、轻车熟路。但不可回
避的事实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培养渠道的增加,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该放权的工作放不下去,该管好的工作无暇管好。办公室里电话不断,人流如织,有时两三个紧要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连一句整话都说不成。使许多人无暇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和提高,
要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对外交流。一个与外界不交流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高校不能只重视科研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亦应定期组织研究生管理人员出国学习,邀请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和管理的专家来华举行学术讲座,介绍国外的成功经验。
世纪之交,我们在试图用前人没有的速度建设一种前人没有过的辉煌,关键要做好发展预测和效果的反馈。基础教育政策的反馈期是二三十年,它的标志是国人的智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人的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在下一代人才见分晓。但研究生教育已经在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反馈期很短,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做出不愧于时代的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