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新进展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新进展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97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新进展论文,新变化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在当代,尤其是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各种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观1997年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和深入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资本国际化、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困境与出路。本文试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国内外学术界由于立场、观点、评判标准和尺度等的不同,结论也就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例如,有的学者从生产力角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处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有的从资产阶级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认为是处于“成熟的资本主义”、“新资本主义”、“后福特主义资本主义”阶段;有的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种种迹象的角度,认为目前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则抓住一些表面现象,认为是“人民资本主义”、“混合经济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可调节的资本主义”、“法人资本主义”等;有的则用纯技术的观点研究,认为是“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等等。下面择其要者予以综述。

1.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同马克思时代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列宁时代的“垄断资本主义”相区别的“社会资本主义”。这是因为:

(1 )资本主义生产力由于技术革命的推动出现了更加社会化的趋势。

(2)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即资本所有权日趋社会化。

(3)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中不断生成社会主义的因素。

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同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提法,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政府,而仍然是私人企业主、合伙经营的资本家以及各种垄断形式的市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过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当前的一种存在形态,虽然它能基本反映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却不能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

2.后福特主义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于美国的福特主义被引进西欧并得到推广,福特主义的“西欧化”曾使西欧的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繁荣发展。但是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西欧各国持续的结构性失业危机、商品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对西欧各国国民经济的巨大压力,特别是与日本、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改变了西欧社会的政治与社会气候,福特主义生产模式逐步陷入危机;而与此同时,日本经济的崛起为陷入危机的西欧资本主义指出了一条生路。于是,自80年代起,西欧企业界出现了以日本丰田主义(Toyotismus)为榜样,与传统福特主义告别的变革,并出现了德国、 瑞典两种不同的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us)模式。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大规模群众消费刺激大规模工业生产,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相对的充分就业;后者则认为,提高工资有害于企业与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公司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在本国和国际市场上改善竞争能力的障碍,因此,必须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废除福特制时期在劳资妥协基础上的再分配格局。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后福特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源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标志着西欧资本积累战略从挖掘本国市场的潜力转向世界市场。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观点认为:资本关系的社会化迄今已有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个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第二次是非垄断性的社会资本转变为垄断性的社会资本,而第三次则是私人垄断资本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即占统治和主体地位的是与国家密切联系的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垄断是这一阶段的最基本的特征;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步伐越来越快,垄断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兼并浪潮,已由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发展为“大鱼吃大鱼”,更加剧了垄断化的过程;这些垄断企业在科技迅速进步、国际分工加深、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国际规模的条件下,更加发展成具有全球规模的跨国垄断公司或垄断集团,即从国内垄断扩大到国际垄断。因此,当代资本主义已处于一个超越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结合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成熟的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观点认为: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转变,不能认为是资本主义连续性的中断,而是资本主义已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这是因为,无论是采取旧福特制,还是采取后福特制,其目标是共同的,即从劳动中榨取更多的价值。持这种观点的加拿大学者埃伦·米克辛斯·伍德还批驳了那种认为由于新技术革命,资本主义已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观点。他指出,新技术并不意味着一种时代的变化,而更多地意味着福特主义的一种变化;在新技术领域,资本主义积累的逻辑继续普遍发挥作用,福特主义的逻辑不过是从资本主义积累逻辑中派生出来的。

二、关于资本国际化

自70年代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显著的经济特征之一是资本国际化趋势空前发展。1997年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国际化的原因和影响方面。

1.资本国际化的原因。

(1)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80~90 年代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化。这种看法认为: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通讯系统、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子邮政、电脑联网等,组成覆盖全球、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网络,同时交通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跨国公司在保持传统的商品出口活动的同时,更多地从事跨国的世界范围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2)也有人认为, 第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开展的工业化进程,为资本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机遇。这种看法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存在于少数西方工业化国家,殖民地经济并非宗主国资本循环与周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主要作为其原始积累的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虽然获得了独立,却没能在经济上摆脱西方的控制,其工业化进程被纳入了国际资本循环的轨道。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对于西方无异于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因为第三世界工业化在占世界陆地面积70%的地域内,将全世界80%的国家和人口,投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开发中。这就为西方战后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为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动因和条件。

2.资本国际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 资本国际化流动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的西方国家,战后西方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就是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双重背景下获得的。

(2 )资本国际化极大地削弱了各国政府借助经济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使各国政府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活动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而对资本国际化的主要推动者--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如资本出逃、把大批劳动岗位移到国外等)不仅釜底抽薪一样挖掉了社会福利国家的部分税收来源,而且直接威胁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3)国际金融风险扩大。专家们普遍认为, 在这个以放松控制和全球化为特征的世界金融体系内,各种交易活动绞在一起,流通速度加快,汇率变动频繁,金融经济日益严重地与现实经济基础相脱节,没人知道正常的运行状态还能维持多久,没有一个地方敢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风潮、1996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1997年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等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冲击以及对各国政府的震动就是例证。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并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股份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组织形式;跨国垄断组织迅速发展,资本越来越国际化;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来调整整个国民经济。对这些新变化,国内外学术界并无多大不同看法,而如何评价这些变化,尤其是对资本社会化问题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1.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极力美化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种种变化,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国家调控、大部分人拥有股份、福利社会、中产阶级队伍日益扩大并掌握经营权等等新现象,说明资本主义不但能够克服自身的危机,而且正日益变成人人有资产并广泛参与管理的最好的社会制度。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右翼理论家也持此种观点。

2.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并未改变。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完全是在资产阶级利益范围内做出的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国有化程度和范围是极有限的,而且并不是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所始终选择的所有制形式,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

(2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加强说明资产阶级的统治手段越来越高明,资产阶级国家越来越成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3 )福利社会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这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理想总资本家的国家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缓和与劳动人民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而不得不实行的措施。

(4 )股份社会化只是意味着股权越来越从少数人手里分散到众多人手里、从家族手里变为法人手里这样一种趋势,并不等于财产的社会化,并不等于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并不像有人认为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生长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为:第一,股份制产生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运动中,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发挥其社会职能的。第二,就股份制的社会形式而言,不能不说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4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三,股份的社会化,劳动者持有股票,并没有说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直接结合。股息收入其实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只不过以新的方式回到劳动者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术界也有一种倾向,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股份社会化就是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长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四、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资本家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在家族资本家(或传统资本家)继续存在的同时,经理资本家(或新型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逐渐增加;二是包括经理资本家在内的中间阶层的扩大。其中,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间阶层的讨论和研究最为集中、深入。

1.西方国家已中产阶级化。持这种观点的是西方的一些学者。主要依据是:(1 )当今发达国家具有中等收入的社会成员已占大多数。(2)当今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已占大多数,他们拥有知识财产, 是“新统治阶级”。“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的消亡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的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和自动化生产的操纵人员不会取代工人阶级的位置,而是会形成一个新的‘占有者阶级’,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统治阶级’。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中产阶级将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断缩小而日益扩大,也就是说,社会将‘中产阶级化’。”(勃兰德等:《未来的社会主义》,中文1版,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3)当今发达国家已进入了所谓“职员社会”。

2.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流行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普遍持否定态度,并对中间阶层的构成、划分阶级的标准以及中间阶层的性质、地位作了分析。

(1)关于中间阶层的构成。 有人认为是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基本阶级之间属于中间状况的阶层和社会集团;也有人认为是指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也雇佣少数工人的中小企业主、农场主、手工业者和拥有少量资本的小食利者,以及那些独立经营的律师、会计师、医生等高级专业人员;还有人认为所谓“中间阶层”是由三个不同质的部分组成,即垄断企业和大股份公司的中上层管理人员、拥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小资产阶级、以脑力劳动为标志的新型无产阶级。可见,由于中间阶层的成份复杂、变化不定以及对它界定的内涵、外延的不同,对中间阶层构成的认识并不一致。但基本倾向是:不利用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雇佣劳动应是中间阶层的基本特征。

(2)划分标准问题。 国内学术界对西方中产阶级理论进行了批驳,指出西方中产阶级论者总是竭力回避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而以社会分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薪金的多少等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而按这样的标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有无数个阶级;另外,他们的三大阶级论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向中产阶级靠拢的说法,无法解释现代资本主义中两极分化扩大的事实。还有一种以对社会的稀有资源的占有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观点,认为前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机器,后工业社会的稀有资源是知识、信息,并由此把当今社会划分成知识分子和没有知识的人两大阶级。这种看法也不正确,因为知识、信息的价值必须与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而一旦与资本相结合,知识和信息就只能服从和服务于资本,或辅助资本创造更大价值,或协助资本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国内学者大都认为: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和占有多少作为标准划分阶级,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3)中间阶层的地位。 国内学术界认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中间阶层对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社会地位仍未改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与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来看,“白领工人”都是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劳动者。第二,从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尽管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但都受资本的支配,没有独立的地位,都是为资本直接或间接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第三,从领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来看,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企业中,除少数高级雇员外,大多数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仍然是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的人员,他们的劳动是整个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仍属资本家的可变资本。

(4)中间阶层的性质。国内研究者多数认为, 中间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并不存在,虽然这些中间阶层或集团在诸多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但由于它们缺乏统一的社会经济基础,而在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上呈现出摇摆不定、多变的大杂烩特性。所谓中间阶层的中间性表现在:新中间阶层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他们拥有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日常管理权和控制权,他们的中间性来源于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双重职能和同生产资料的双重关系,即一方面,他们也是劳动者,他们的利益与垄断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不一致,这使他们可能同工人阶级联合;另一方面,他们又因控制着工人的劳动而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这使他们可能同资产阶级联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间阶层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依附性不断加强,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从中间阶层的这一特性看,它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

五、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是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国内外研究者们在研究这些新变化时,还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1.从世界工业化进程看,“外围”已对“中心”构成了威胁。这体现在:一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遇到了障碍,农业衰退、社会分化、贸易保护构成了处于资本国际大循环中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陷阱”;二是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助种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战后西方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前者使资本生产的循环与周转发生阻塞,国际资本“外围”增值的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从而危及到“中心”的稳定与发展;后者构成了对西方国家的竞争。

2.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看,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着危机。一方面,由于后福特主义的推行,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大量削减和高失业率,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另一方面,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使本国政府越来越难以通过调控本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同时,新保守主义放松控制的政策使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失控局面更加恶性发展。

3.国际经济斗争(竞争)加剧。发达国家之间斗争、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国际联合、调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但并不能消除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以追逐利润为内在动力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与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相对狭小发生碰撞,使得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来源对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每出口10亿美元商品,就能解决国内2万人就业), 每一个国家都想在这个相对有限的“盘子”(市场、资源、投资等)中占有尽可能多的一份,从而使相互间的竞争和斗争不可避免。另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加剧了斗争趋势的发展。国际权益、地位的确立是以各国的实力为基础的,但是这种实力总是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变化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分配和重新分配经济利益、政治权益的斗争。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出路问题,国内学术界的结论普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论断,在此不多叙述。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国外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看法。

1.美国学者论世纪之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前途。90年代以来,美国出了三本较有影响的著作:罗伯特·赖克1991年发表的《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1993年发表的《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约翰·奈斯比特1996年发表的《亚洲大趋势》。这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作了研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出路取决于下述三方面的因素。

(1)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作用”的改善。 西方社会经济正在转型,即从“高产量”到“高价值”的转换,这种转型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结合在一起,使有知识和技能的人的地位、作用凸现,并且要求国家或政府征收更多的钱来进行广义的公共投资,投资重点一是“流不走的”(即人才方面的投资),二是“搬不动的”(即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2)社会文化方面, 取决于西方社会道德堕落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因为社会道德堕落的直接后果是:第一,人们失去了道德判断标准;第二,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分开了;第三,更为重要的是造成西方社会失去控制,以及世界对西方政治观点的全球重要性的信心丧失殆尽。

(3)政治方面, 除了受到上述两方面源自西方内部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取决于西方以外的外部力量的兴起情况。这种外部力量主要指与西方相对衰落对应的亚洲崛起,以及给世界所展示出的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模式对西方的影响。

2.资本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存在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两大明显不同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美国的冷酷资本主义为了发展速度和充分就业牺牲工人利益和社会福利;而欧洲的温柔资本主义则为了社会平等牺牲就业机会和社会发展。

美国许多经济学家现在认为,可能存在把二者的长处结合起来的第三种选择。马里兰大学教授曼库尔·奥尔森说:“人们能够制订一种经济政策,它既能保持进行创新和追求效率的强烈市场动机,同时仍能十分慷慨地对待需要帮助的人。”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说,对“第三条路”的寻求将是1998年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西方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他指出,一些国家发展速度很快,但社会保障有问题,而另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很健全,但发展速度有问题;挑战在于把发展速度与社会凝聚力结合起来。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虽然欧洲人有时似乎迷恋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但美国人认为一切政府干预都有碍经济发展,或者不平等是使经济保持强盛的必然代价,这种信念同样是错误的。科内尔大学的费兰克教授说:“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当快,而收入无疑比我们更平等。”他们已经开始设计资本主义的第三条道路。这种设计强烈倾向于解除政府控制和进行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对自由市场运作的干预,而不在乎这种动作对个别的工人、公司或投资者产生的短期后果;同时,要求对市场经济的报酬进行再分配,而再分配的适当工具是累进消费税,它能鼓励投资,确保所有家庭的最低生活标准,并为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卫生保健提供资金。

标签:;  ;  ;  ;  ;  ;  ;  ;  ;  ;  ;  ;  ;  

‘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新进展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