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汉辰[1]2004年在《虚拟环境中图像对象的建模与表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逼真、高效地表现对象是实现虚拟环境系统真实感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复杂虚拟环境中,基于几何模型的对象表现常常受到对象建模与绘制复杂性的限制。本文将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应用到虚拟环境中对象的表现中,以提高虚拟环境的构建和渲染效率,增强对象表现的真实感。 本文通过研究视图合成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二视、叁视合成的对象视域模型,并提出了虚拟环境中图像对象的表现方法,研究了增强图像对象真实感的若干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视图合成技术的部分关键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块和连通子集约简的离散特征点探测算法,并分别针对二视图和叁视图,综合多约束条件计算匹配点集,进行基础矩阵和叁焦距张量的估计。在图像校正过程中,分析了校正重采样效应的成因,建立了重采样效应的评估函数,提出了图像校正不变量的概念和对应的图像校正修正方法。在校正图像对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流的图像稠密匹配和视图合成方法。 (2)建立了分别以叁视合成和二视合成技术为基础的对象视域模型。提出了一种将环绕对象的球形表面划分为若干区块的采样方法,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以叁视合成和二视合成为基础的对象视域模型。它们分别以多球带上样本相机中心连线的叁角形视域面片构成视域凸包,或以同一球带上相机中心构成视域多边形,从而以对象的有限离散样本获得凸多面体或凸多边形上的任意视点的对象观察。 (3)提出了虚拟环境中图像对象的表现方法及影响对象真实感的若干重要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将虚拟环境中影响图像对象表现的因素归纳为地形、对象位置和视点位置。提出了以视图载体实现对象在虚拟环境中的定位、通过对象视域模型生成对象视图、并将对象视图作为纹理在视图载体上进行映射实现对象表现的图像对象表现方法。在对象真实感表现方面,重点讨论了图像对象与地形的匹配、阴影生成、包围盒生成叁方面的问题。对叁种地形匹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图像对象与地形匹配的具体方法:提出了一种任意光照条件下基于曲面纹理映射的图像对象阴影生成方法;实现了一种由对象样本集和视图载体共同确定对象包围盒的方法。 (4)建立了原型系统,对图像对象的建模与表现理论、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对视图合成、虚拟环境中的对象嵌入、对象真实感表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基于图像的对象建模与表现原型系统,实现了可重用的视图合成引擎和对象生成引擎,并在相关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图像对象视图合成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建模方法,实现了对象在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感表现。这些研究丰富了基于图像的建模与渲染技术体系,同时相关的关键技术也为立体视觉、叁维重建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张勇华[2]2009年在《工业虚拟场景的建模与交互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张到了民用领域。虚拟现实的进步和发展对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现代化工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控制系统设备性能模拟、提供故障解决方案、事故调查分析、日常维护以及管理、企业人员培训等的工业控制领域中,基于虚拟现实的工业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人机交互控制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以一个阀门厂为实例研究工业虚拟场景的构建问题。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分析虚拟场景的视景生成原理入手,结合工业场景的复杂性,研究工业虚拟场景的建模技术与步骤,探索人机交互控制技术的实现方式。鉴于工业漫游场景中机器设备多、视景复杂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图形和图像的混合建模方式对工业虚拟场景建模。视野中近距离的工业设备采用基于几何图形的建模技术,能直接获取虚拟对象的深度信息,可以提高实时交互性;视野中远距离的工业厂房背景等采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场景绘制的速度。本文采用操纵虚拟对象的方式对工业虚拟场景的叁维物体进行人机交互控制,根据虚拟环境中使用的矩阵对投影射线做反变换并与模型进行相交测试来拾取物体,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存取空间。通过对叁维物体平移、旋转以及缩放等几何变换的组合来实现叁维物体的运动控制。通过对建模技术与交互控制技术的研究,以阀门厂为例,得出工业设备的几何叁维图和工厂的柱面全景图。工业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人机交互的实现对整个工业生产有非常重要的监控意义。
朱晓娟[3]2008年在《数字化环境形象展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仅依靠文字和静态图像为表现手段的环境展示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展示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虚拟现实应用于环境规划设计也成为目前环境展示设计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数字化环境形象展示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环境建模技术、漫游场景优化技术和场景信息的交互技术等,并以一个城市居住小区环境的展示为实例实现了数字化环境的交互性形象展示。针对环境模型建立、漫游场景优化和交互功能的实现问题,分析比较了几何建模技术、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和混合建模技术等建模技术,提出了植物建模的十字交叉技术和适用于建设大规模虚拟场景的二次建模技术;进行了场景总体叁维模型的整合及性能优化的方案设计,使用细节层次和纹理映像相结合的技术优化场景文件,并结合使用原型构造、实例引用等技术,改善显示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场景的渲染速度;完善了VRML交互功能的实现方式,使用外部控制程序Java语言,通过Script节点与VRML虚拟场景的通信实现复杂的交互功能。在数字化环境形象展示应用实例中,通过模型简化、文件压缩、程序优化、优化碰撞检测等设计了城市住宅小区的交互式漫游和展示,合理使用了场景的优化策略,兼顾了场景的精确程度和绘制速度,保证了漫游场景的实时性,既满足一定的视觉真实感,又不会造成观察者的动态不适感。
沈洋[4]2006年在《桌面VR若干技术研究及其在卫星在轨显示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以基于桌面VR的卫星在轨显示系统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以下问题:基于叁层数据模型的数据组织技术、以场景树为基础的层次场景组织方法、结构化卫星实体建模及非结构化点云对象的叁维重建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视口交互技术。VR节点需要在高速可靠传输数据的同时组织大量仿真和图形数据,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虚拟场景实时生成的问题,设计了以数据传输层、数据预处理层和数据应用层为核心的叁层数据组织体系,该数据组织管理方式在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虚拟场景快速生成的数据支持。针对卫星在轨显示系统中的虚拟场景需要组织大量卫星和天体叁维模型的问题,借鉴了场景图方法,设计了以“管理实体”对象为核心的场景组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场景树结构清晰地表达了叁维虚拟场景的层次,有利于快速访问场景实体。卫星在轨显示系统运行时,虚拟场景需要创建大量逼真叁维模型,本文将叁维建模分为结构化建模和非结构化建模两类。对结构化叁维对象建模问题,采用了叁维建模软件与计算机图形API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并设计了模型管理方法,实现了叁维模型的引用和扩展;对非结构化对象建模问题,重点研究了叁维点云重建算法,改进了基于网格划分的叁角剖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搜索方法,在选取适当算法参数的情况下,该算法能有效降低计算时间,并得到空洞较少的高质量叁角网。根据桌面VR以视口交互为主要交互方式的特点,初步探讨了面向对象的人机交互模型,并细化设计了视口交互模块;针对视口交互中的视点变换和漫游问题,分析了虚拟目标摄像机的原理,给出了具体实现,并应用于星载摄像机的模拟目标捕捉。最后,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桌面VR的卫星在轨显示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主要性能和图形图像误差。
徐玮[5]2007年在《基于折反射全景的动态虚拟环境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虚拟环境的建模与绘制是当前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简称IBMR)技术领域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在折反射全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虚拟环境建模与绘制方法,构造的动态虚拟环境不仅能够实现空间域中一定范围的自由漫游,而且当动态虚拟环境中仅存在周期性、类周期性或统计性运动场景时,可以在视觉上表现动态虚拟环境无限时间的连续变化。根据IBMR技术构造虚拟环境的通用流程,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样本数据获取(第二章)、动态虚拟环境建模(第叁章)以及动态虚拟环境绘制(第四、五、六章)叁个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一、本文以折反射全景作为样本数据,样本采集方面主要研究折反射全景获取与柱面展开算法。在深入研究折反射全景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折反射全景成像装置;推导了将该成像装置拍摄的环状全景图像展开为柱面全景图像的光路跟踪展开算法;针对光路跟踪展开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不足,提出了同心圆环近似快速展开和八项对称重用快速展开两种快速展开算法。二、研究基于折反射全景的动态虚拟环境建模方法。以折反射全景数据作为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动静”分离原则的动态虚拟环境表示模型,将动态虚拟环境分割为动态区域和静态区域分别描述,然后通过时空关联进行整合。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动静”分离的建模框架,并分别提出了基于折反射全景图像移动拍摄系统的静态区域虚拟环境自动建模方法、基于端点同步全景视频的动态区域虚拟环境建模方法以及对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进行空间关联的方法。叁、研究基于折反射全景的动态虚拟环境绘制方法及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本文是基于柱面视图合成来实现动态虚拟环境绘制的,而对极几何估计是进行视图合成的基础,因此,动态虚拟环境绘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对极几何估计和柱面视图合成,本文按照先关键技术,后绘制方法的顺序进行本部分内容的研究。1)对极几何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对极几何自主估计方法,首先自动获取图像对之间的匹配点集,然后以此为样本,估计可描述对极几何约束关系的基础矩阵,为了提高匹配点集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最大相关和视差约束的特征匹配方法,为了提高基础矩阵估算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基础矩阵估计算法。2)柱面视图合成。提出了先自主估计对极几何约束关系,再图像校正和视图插值的分步式视图自动合成算法框架,提出了基于平面图像极线校正和基于柱面图像极线校正两种柱面视图合成方法,并对两种算法的差异及其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选出了更适合本文动态虚拟环境绘制要求的柱面视图合成方法。3)动态虚拟环境绘制。首先提出了基于柱面视图合成的动态虚拟环境生成方法来生成当前观察视点和观察时刻的动态虚拟环境,然后提出了基于透视投影变换实现对当前观察视点和观察时刻动态虚拟环境快速显示的方法。综上所述,本文围绕动态虚拟环境的构造,依次研究了折反射全景获取与柱面展开、动态虚拟环境建模和动态虚拟环境绘制。
刘庆伟[6]2006年在《基于VRML的虚拟校园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人们浏览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叁维虚拟场景时,会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因此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建设数字城市、数字景区及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的项目背景是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虚拟校园,并作为洛阳市旅游向导系统项目的预研,主要研究了基于VRML的虚拟校园中建模技术与场景信息的交互技术,实现了大范围虚拟场景的快速显示。所做的研究工作有:1.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虚拟校园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分析了虚拟校园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确定了研究的努力方向。2.分析了基于多边形的虚拟场景建模技术和基于图像绘制的虚拟场景构建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ISB、Cosmo worlds、Vrmlpad等多种建模工具,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复杂静态模型的创建。3.针对虚拟场景建模时普遍存在逼真度和显示绘制实时性的矛盾,给出了模型设计时的一些原则。结合LOD层次化的建模技术和多面柱体全景图技术对虚拟校园场景进行优化设计,深入研究了模型的纹理贴图及LOD模型的应用。4.在加快漫游时场景的显示速度方面,进行了场景分割调度方案的研究,在VRML中实现了大范围场景调度与多种方式下自主浏览。5.运用嵌入式脚本语言实现了对虚拟形体的运动控制与场景信息交互。应用了VRML文件的优化方法,实现了虚拟场景中信息的初步查询,介绍了虚拟现实场景通过互联网的发布方法。最后经校园网平台测试,预期的流畅效果基本实现,达到了对学校的宣传目的。
秦真杰[7]2009年在《基于虚拟现实的放疗计划系统视图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放射治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完整的放射治疗过程中,使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制定和评估放疗方案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和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用于制定放疗方案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已经由简单功能的二维系统逐步转变为拥有复杂功能的叁维系统。但是,用户对现有放疗计划系统的抱怨和意见说明TPS仍然存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并增强已有功能。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应用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将其视图重建为一个交互式虚拟放射治疗环境。虚拟现实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步成为被世人密切关注的流行技术。本文讨论了虚拟现实及与之相关的技术。首先,对虚拟现实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系统类别等进行介绍。本文对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简介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VRML)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的文件结构:文件头、节点、场景图等,研究VRML的空间坐标及转换规则、介绍VRML的浏览器及VRML的不足之处;研究了面向对象的叁维图形开发包Open Inventor;介绍其与VRML的密切关系;研究比较了OpenGL与Open Inventor,分析了它们之间联系与区别,说明了它们在开发效率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Open Inventor的文件结构以及读取文件的方法。本文在研究如何建模虚拟放射治疗环境的部分中,介绍了构建虚拟环境的多种建模技术:几何建模、基于图像建模、混合建模;通过分析真实的放射治疗环境,总结出需要在虚拟放射治疗环境中建模的多种类型的对象。在研究建模方法的过程中,根据对象的不同类型而采用不同方法为之建模。对于放疗环境中外部形态复杂但是位置相对固定不变的对象(例如直线加速器、病床等),研究了如何使用3DS Max软件为之精确建模,并通过VRML格式导出模型,并且在VRML浏览器中检验建模效果;对于放疗环境中经常变化的对象,它们不适合使用VRML建模,研究如何直接使用Open Inventor的绘制方法为它们建模:在为病人建模时,首先介绍勾勒各个器官轮廓的方法,然后对外部轮廓进行差值运算进行叁维重建,最后研究如何将运算结果表现在虚拟环境中;为放射剂量建模时,首先介绍计算放射剂量的Clarkson源-散射线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于计算所得的照射剂量空间数据场进行通过使用排列单元格(Marching Cube, MC)方法计算出叁维等值面,最后研究如何将叁维照射剂量等值面表现在虚拟环境中。建模完毕后,本文介绍建模对象在虚拟场景中的组织结构。最后研究如何在Open Inventor设置使用透视投影镜头并显示出完整的虚拟放射治疗环境。本文在研究如何实现虚拟环境的交互章节中,根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输入参数,分析出虚拟放射治疗环境中需要进行交互的对象。然后研究Open Inventor对于窗口系统事件的处理机制。研究在虚拟放射治疗环境中如何确定将要拾取的对象,在对象拾取后如何用户表示已被选中的方法;研究如何操作已被选中的虚拟对象,如何创建自定义的拖拽器处理窗口事件,如何在拖拽器中添加域值传感器和回调函数并将它们与相关的对象进行绑定;当事件发生时,如何更新虚拟对象的现实等。介绍了常用的碰撞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虚拟放射治疗环境之中。研究如何通过COM的方式,为虚拟放射治疗环境添加外部接口,如何使外部程序调用它的公开接口并与之发生交互。本文还对虚拟放射治疗环境的可用性和正确性进行了测试。根据该项目的定位,本文设定项目的测试目标。接下来,本文测试了虚拟放射治疗环境中的主要元素,其中包括:轮廓线形状、位置、颜色、透明度,照射剂量的形状、位置、颜色,放射线形状、机架旋转运动、准直仪旋转运动、病床旋转运动、病床平移运动等六个对象的十二项内容。最后综合所有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虚拟放射治疗环境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张鑫[8]2006年在《图像对象的组合式分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的关键环节,同时还是基于对象的图像与视频编码的支撑技术,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但绝大多数现有方法只考虑了底层特征,因此只能将图像划分成一些底层特征一致的零散区域,而无法得到完整的、有意义的对象。这大大降低了分割技术的可用性,使其成为制约相关领域发展的技术瓶颈。要消除这种瓶颈作用,就必须研究旨在从图像中提取出语义对象的图像对象分割方法。视觉机理的研究表明,对象分割离不开关于对象特征的先验知识的指导。但单纯利用高层对象特征的自顶向下分割方法又面临着分割精度不高的困局。为此,论文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走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相结合的组合式分割之路:既研究自底向上的区域分割;又研究自顶向下的对象分割;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更高的对象分割精度。考虑到技术可行性,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为特定类图像对象的分割。归纳起来,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图像对象分割的基本概念与现有相关方法的研究。从图象分割的定义入手,通过研究分割概念的分级框架,引入了图像对象分割的基本概念。然后对相关分割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综述,特别是纳入了现有综述文献普遍没有涉及的、利用高层特征的对象检测与分割方法。2.自底向上分割方法的研究。尽管无法抽取出完整对象,但自底向上分割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图像中的区域边界,这将有助于最终准确定位对象边界。论文主要研究彩色图像的自底向上分割方法,包括两部分工作:(1)借助色彩量化过程来降低待分割彩色图像的数据复杂度。利用LBG算法实现色彩量化,鉴于LBG的聚类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解的选取,设计了合并方案与Popularity方案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初始调色板构造方案,从而得到更好的量化效果并减少了迭代次数。此外,为了提升色彩量化的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快速调色板搜索方法:等范数等加和调色板搜索算法。(2)自底向上的色彩-纹理分割。首先引入色彩分布均匀度指标,给出其形式化定义,并讨论了如何应用该指标来描述与分析彩色纹理特征。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色彩均匀度的自底向上分割方法:ISBEC(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distribution Evenness of Colors)。该方法以色彩量化得到的色彩索引图像为输入,同时进行基于区域生长技术的色彩分割与多尺度纹理分析,然后合并二者的结果从而实现区域分割。与相关方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展示了ISBEC良好的分割效果。而且,将色彩量化替换为灰度量化以后,ISBEC方法对灰度图像的分割同样有效。3.自顶向下分割方法的研究。鉴于形状特征具有良好的对象类别区分能力,而且能够很大程度地容忍不同对象实例的外观差异以及成像条件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对象类形状子元的自顶向下分割方法SBIOSEG(Shape-element Based Image Object SEGmentation)。该方法将对象分割形式化为一个图像像素的二分类问题。在学习阶段,SBIOSEG利用AdaBoost算法来构建感兴趣对象类的形状子元码本并训练分类器;在测试阶段,按照由粗到精的方式,先实现对象检测,再实现对象分割。实验表明,SBIOSEG能够较为准确的分割出感兴趣类别的对象;并且,相对于其它自顶向下分割方法,其分割精度有明显的提高。4.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分割相结合的组合式图像对象分割方法研究。首先分析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分割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两种组合方式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方式兼用的组合式对象分割方法B&T-IOSEG(Bottom-up and Top-down combined Image Object SEGmentation)。实验显示,相对于单纯的自顶向下分割,B&T-IOSEG能够显着提升对象分割的精度。论文最后介绍了特定类图像对象分割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讨论了该系统在叁维对象建模中的应用。
倪小元[9]2004年在《VPS虚拟全景空间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用来生成虚拟全景空间的软件平台简称为VPS(Virtual Panoramic Space)系统。一般VPS系统由全景图生成器、全景空间编辑器和全景空间浏览器叁个子系统组成。 本文对VPS系统做了完备的需求分析,并完成了全景空间编辑器和全景空间浏览器两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个虚拟环境的建立主要包括创建场景和漫游场景。一般通过GBMR(Geometry-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或IBMR(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方法来创建虚拟环境。本文采用IBMR的方法构造虚拟环境。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 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依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获得系统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并绘制UML用例图来表示。采用VC++作为编程工具,运用GDI、JPEG技术进行WINDOWS程序设计实现全景空间编辑器子系统。并采用Delphi作为编程工具,运用基于OpenGL的组件烈glscene实现全景空间浏览器子系统。针对目前各虚拟全景空间生成平台都使用自己专用格式的空间文件来保存全景空间定义,造成了各平台生成的全景空间只能在自己的空间浏览器上浏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格式的全景空间的组织和保存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XML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所以通过该方式组织的全景空间也可以被外部平台所使用,而且,其良好的可扩展性使组建更大规模的全景空间成为可能。 该系统能够将离散的相关图像投影后拼接成表示一个完整场景的全景图片,并将那些相关的场景以热点的方式组织成一个包含更多信息的全景空间,实现对全景空间的浏览与漫游。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能够快速生成全景空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得到国家教育部“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的资助。
张晓宁[10]2005年在《虚拟实景空间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实景空间(Image-Based Virtual Space)是以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的实景图像为基本数据,经处理后建立起的能够漫游的虚拟实景空间。 与传统的基于几何模型构造的虚拟空间相比,虚拟实景空间具有场景构造方便、逼真,绘制速度快等优点。但是由于使用图像作为基本数据,所以虚拟实景空间的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在虚拟实景空间中自由漫游,是虚拟实景空间研究的关键问题。而要建立一个理想的IBVS系统,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 建立虚拟实景空间的理论、方法体系; (2) 虚拟实景空间建模方法; (3) 虚拟实现感的叁维空间操纵手段; (4) 时间与空间的融合; (5) 多种不同分辨率、不同焦距、不同时间的数据源数据的复合; 结合总参军训和兵种部《虚拟现实实验室》项目,本人对虚拟场景空间进行了研究。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工作,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 提出了一种实现自由漫游的虚拟实景空间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这种虚拟实景空间的特点、分类、组成结构以及空间的组织和操纵方式,解决了虚拟实景空间中自由漫游、操纵虚拟实景对象以及获取场景中各种多媒体信息的问题。 (2) 提出了虚拟实景空间的组织与操纵模型。空间的建立借鉴了超媒体模型,以节点和链这种网状结构形式来组织没有空间感的局部图像从而建立空间,真正实现由视点来管理空间信息,同时将空间的虚拟特性也包容到模型中去。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利用多边形建立空间模型,这种结构形式更适于现成的图像源和逼真的虚拟环境。而且还考虑到了空间表现的时间特性,讨论了虚拟实景空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融合问题。 (3) 实现了360度柱面全景图像的生成算法。本文对现有的一些局部算法加以改进和提高,并融入自己的算法,得到了专门针对360度柱面全景图像的生成算法。该算法包括柱面投影算法、重迭图像匹配算法、无缝拼接算法和柱面到平面的反变换算法。
参考文献:
[1]. 虚拟环境中图像对象的建模与表现技术研究[D]. 宋汉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工业虚拟场景的建模与交互技术的研究[D]. 张勇华. 燕山大学. 2009
[3]. 数字化环境形象展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朱晓娟. 中国石油大学. 2008
[4]. 桌面VR若干技术研究及其在卫星在轨显示系统中的应用[D]. 沈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5]. 基于折反射全景的动态虚拟环境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D]. 徐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6]. 基于VRML的虚拟校园研究与实现[D]. 刘庆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7]. 基于虚拟现实的放疗计划系统视图重建[D]. 秦真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8]. 图像对象的组合式分割方法研究[D]. 张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9]. VPS虚拟全景空间的设计与实现[D]. 倪小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10]. 虚拟实景空间的研究与实现[D]. 张晓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虚拟现实系统论文; 图像分割论文; 建模软件论文; 虚拟技术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图像融合论文; 数据建模论文; 场景应用论文; 全景拍摄论文; 动态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