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人性化护理模式;效果
慢性支气管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较长,一般在2年以上。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则会使其病情加重,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并且具相关报道称,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本次特选择了76例患者进行研究,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12月,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其中常规组的患者为38例,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30 至81 岁,平均年龄为(51.6±1.7)岁,平均病程为(5.3±1.6)年;护理组患者为38例,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31至85岁,平均年龄(54.5±1.5)岁,平均病程为(5.2±1.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住院治疗的时间、药物、环境等,并随机进行健康宣传等。护理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由于环境及病情等方面,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老年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应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分析理患者负性心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苦,积极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多多鼓励患者自我调节,这样有利于消除患者与护理人员的陌生感,让患者体验到家的温暖,从而达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1.2.2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应定期举办教育知识讲座,利用多媒体、图片、海报等方式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事宜,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况、公共卫生等方面,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病因[2]。
1.2.3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尽量戒烟、戒酒,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质量不好的环境中去,注意天气的变化,如遇到较差的天气出门应进行自我保护。另外,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咳嗽,首先深呼吸至少5次,随后吸气,屏住呼吸,这样会使痰向大气道移动。
1.2.4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所有药物均需要遵照医嘱使用,如抗生素、祛痰平喘等药物,另外,在用药的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都应及时的告知医生[3]。
1.2.5增加身体锻炼,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作息时间,合理的安排患者进行锻炼,让患者挑选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如跑步、散步、太极拳等。不宜太激烈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患者的免疫力[4]。
1.2.6出院后护理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前要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要求患者定期来医院进行检查。对患者制定相应的家庭护理计划,由家属辅助完成。平均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及时的记录。同时在进行电话随访时,也应了解患者的内心,并对患者进行鼓励,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消失,进行血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明显好转,进行血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的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8.94%,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无差异,但是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知识掌握分值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2.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疾病,其主要的发生人群为中老年人,同时患者在发病时,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哮喘以及气急等,这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而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人文本护理理念的充分展现。基本理念在于以灵活的干预手段使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感到舒适,保证良好的身心状态,达到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率的目的,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属于自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将人性化的理念充分展现,以此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确保后续的治疗能顺利实施,并且能促进患者自觉的遵守治疗方式,督促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得出,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亚萍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6):34+37.
[2]袁立荣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06):90+86.
[3]冯鸣,王芳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4):174-175.
[4]蔡欢,鹿志军,孙艳红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 中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181182.
[5]于振艳.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47-148.
论文作者:喻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常规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病程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