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研究_英语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研究_英语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师论文,话语论文,课堂论文,真实性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研究的英语教师话语(English Teacher Talk)是指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它包括课堂用语(Classroom English)、讲授用语(Instruction English)、师生交流用语(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nglish)和教师反馈用语(Teacher Feedback English)(向岚,2007)。什么样的教师课堂话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呢?

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都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使用真实自然的语言,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周星、周韵,2002)。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交际行为真实性(又可称为情境真实性)、语言真实性和话语内容真实性(程晓堂,2009)。

本文使用录音采集江苏省溧水县几所乡镇初级中学九位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以程晓堂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的定义为框架,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话语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课堂话语的重视。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话语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情境真实性亦即交际行为的真实性,即课堂上的师生交流符合真实、自然交际的特征,具有真实交际目的,按照真实交际原则进行交际(程晓堂,2009)。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但也会出现牵强附会、表述不清和简单重复等问题。

1.牵强附会

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目的出现偏差,或者是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有些教师会强行干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事先设定的模式。如片段1所示。

片段1(为了保持原文的真实,未对原文片段进行改动,下同):

T:Now,please! At weekends what do you do?

S:Er… I usually do my homework at home.

T:Do my homework at home.Anything else?

S:Er…Watch TV.

T:Watch TV.Yes.Do you like animals?

S:Yes.

T:Yes.Did you go to Hongshan Zoo?

S:Yes.

T:Yes.Do you like.…Er…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S:Er…Elephant.

T:Elephant.Yes.Very good.Sit down,please.

这个片段的教学目的是引入动物的名称并谈论它们的特点,但教师设置的情境却从谈论学生的周末活动开始。三个话轮后,虽然学生努力与教师进行真实的交流,但教师觉得学生的回答距离自己的设想相差很远,干脆直接抛出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动物的话题。这种情境的创设很不自然,给人的感觉非常牵强。其实教师可以采用另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引出话题,例如: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zoo with my family.There were lots of animals there.I like the funny monkeys best.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answer?

2.表述不清

片段1中情境的设置虽然牵强,但学生毕竟还能理解教师的意图。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意思表达不清、逻辑混乱,学生无法明白教师的意图,更谈不上进行真实的交流。

T: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 TV,every day do you spend? Do you like watching TV?

S1:Yes.

T:Now 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 TV?

S1:Er.,,

T:Every week.

S1:No.

T:Every week.You like watching TV.You spend no time?

S1:Yes.

T:Um.Yes.OK.Now,×××,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 TV?

S2:Er...Once a week.

T:Once a week,just how often,I ask you how much time,one hour,two hours or half an hour,just how much time.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S2:One hour.

这个片段中,教师本意是通过交谈了解学生看电视的时间。三个问题中,第一个表述不严谨,是个错误的问句;第二个问题没有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很难回答;第三个其实不算真正的问题,其目的不过是想把学生引入对话和交流的氛围中去。从两个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问题,答非所问。即使第二个学生最后回答“One hour.”,我们也很难判断他是基于理解了教师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还是简单重复了教师提供的某一个选项。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和教师的设问不当,语言表述不清,又操之过急地追求课堂教学表面的流畅都有一定的关系。

3.简单重复

真实的语言交际通常都存在信息差(寒暄、问候等场合中的交际除外),也就是说,交际双方都希望从对方获得自己希望获得但目前尚不具有的信息(程晓堂,2009)。然而有些教师却过多地纠缠于语言形式等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T: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ree students.Who are they? They are...

Ss:A…

T:Anita.Now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student.Now,read,Anita.

Ss:Anita.

T:Philip.

Ss:Philip.

T:P-h-i,Phi.

Ss:P-h-i,Phi.

T:l-i-p,lip.

Ss:l-i-p,lip.

T:Philip.

Ss:Philip.

T:Sam.

Ss:Sam.(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

T:S-a-m,Sam.

Ss:S-a-m,Sam.

T:Philip.

Ss:Philip.

T:Anita.

Ss:Anita.

以上片段出现在九年级某单元听力课“听前”教学环节中,目的应该是呈现给听众关于三个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以降低听力理解的入门难度。但教师在第一句话后,就反复纠缠于姓名的读音和拼写,浪费了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言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谓课堂话语的语言真实性,是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语言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语言,而不是编造或假想的语言(程晓堂,2009)。教师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问题:堆砌术语,双语混用;孤立翻译,缺乏语境;随意编造,信口开河。下文将结合课堂案例加以说明。

1.堆砌术语,双语混用

T:Here,underlined words.看好了这些画线部分。They use what ten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用一般现在时。But these things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Why we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 have told you.我已经教过你们,为什么用了一般现在时而不用将来时?You,please.

S:因为是制订好的计划。

T:已经制订好的计划。Right? What's your idea?对吗?对的。Yeah,sit down.We sometimes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我们有的时候用一般现在时来谈论……

Ss:+未来+(两个+号中间的话语表示是教师和学生同时说的)

T:I give you example.Number 1…

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态的用法。教师可能是担心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所以补充了大量的中文解释,这样的课堂话语对学生的语言输入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会让课堂变得乏味无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予以示范,如谈论现实中的列车时刻表等,让学生在不断的仿真练习中去体验和感悟,最后能自己归纳出这种语法规则,其效果岂非要强百倍。

2.孤立翻译,缺乏语境

T:Now in Unit 4,we have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TV programmes.Now just in the reading part we talked about four programmes.And yesterday we learned some TV types,programme types.Now,访谈节目,how to say? ×××.

S1:Chat show.

T:Chat show.Sit down,please.××,游戏类节目,how to say?

S2:Game show.

T:Game show.Now,喜剧,××,how to say? 喜剧。

S3:Comedy.

T:Co...Comedy.OK.Sit down,please.Now,read,comedy.

Ss:Comedy.(Twice.)

T:Now电视连续剧,×××,how to say?连续剧,how to say?

S4:Drama series.

T:A drama series.Drama series.(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

(Then all the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above after the teacher.)

片段5的教学目的是复习电视节目的名称。教师本可以通过简单描述每一类节目的特点让学生去竞猜,或结合一些流行的电视节目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遗憾的是这位教师采用了简单的翻译法,看似节奏流畅,学生反应准确迅速,但教师所提问题都是一些低层次的展示性问题,学生只是条件反射似的回应一下,缺乏真正的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虽然有时也只需回答一两个单词,但一般是基于对语境思考后的简答,极少会出现这种一一对应的机械翻译。

3.随意编造,信口开河

教师呈现给学生一本漫画书,并告诉学生这本书昨天卖20元,问学生贵不贵,学生回答贵。然后出现了以下片段:

T:Yes.I also think it's quite...Now I also think it's quite expensive.OK,and,listen,there is a discount on it.And can you guess how much is it? How much does it cost now,today? It is only one yuan.Is it cheap? OK.It is only one yuan.Now,who wants to buy? Who wants to buy? It's only one yuan.OK,now,you want to buy?

S:Yes.

T:Yes.Do you have enough money?

S:Yes.

T:OK,now,give me the money.(Students laugh.)OK.I have sold a book now.

在重复如此方法兜售了几件物品后,教师又说:

T:Now I have sold so many things.So I am a good...a good shopkeeper.

教师希望通过创设情境来呈现生词和购物的常用语,应该说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随意性过大,可信度不高。试想定价一元的商品还有必要问顾客是否有足够的钱买吗?现实生活中,店主不太可能使用祈使句对顾客说“Give me your money.”,而且情境也没有呈现重要的询价和还价等句式。教师的话语很多是根据汉语的直译或自己的想象。如果教师的话语总是这么随意,学生难免会受教师影响,在课堂上不假思索地随便发言。

(三)话语内容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谓教师课堂话语的内容真实性,就是指教师说的话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程晓堂,2009)。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相关的信息就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这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实话,如在模拟的角色扮演中,教师说的话就可以是虚拟的。但只要教师不是在假设的情境中说话,其话语就都应该尽量具有内容的真实性。本研究发现,下列三种问题比较常见。

1.相悖于事实

一位教师开始上课时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出现如下话语:

T:I love animals.So in my family I have a dog.I have a dog,a lovely dog.The dog's name is Eddie.Do you like Eddie?

Ss:Er…

T:OK,now,let's listen to Eddie and Hobo's dialogue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听漫画中两条小狗的对话,从而引出本单元的话题。教师设置情境,说自己热爱动物,家里有条可爱的小狗,名字叫Eddie。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确定教师的话语信息都是虚假的,但起码教师把狗的名字也巧合地叫做Eddie这一点令人怀疑(Eddie是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卡通狗的名字)。教师还问全体学生是否喜欢Eddie,这让学生无从答起。随着最后一句的呈现,无论是谁都会认为原来教师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听这个对话,所以随便编造说自己有条狗叫Eddie。教师没必要兜这么大一个弯,实在是费力不讨好,不如开门见山地说:Let's listen to Eddie and Hobo's dialogu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oday?

2.不符合常规

T:Good morning,class!

Ss:Good morning,teacher!

T:Sit down,please.Now,listen,××’s(班上的某位同学)birthday is coming.Do you know that?

Ss:Yes.

T:Yes.And do you want to buy some presents for her?

Ss:Yes.

T:Now what presents would you like to buy? And if you go shopping,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shopkeeper? And what will the shopkeeper say to you? Now let's listen to a dialogue first.

班上某位同学的生日一般情况下其他同学不会都知道,全班同学也不会逢同学生日都买礼物。学生对教师的两个问题都作了肯定回答,可能性有两种:随口回答或配合教师上好公开课。学生之所以会随口应答,是因为他们知道教师的问题也是随意编造的。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应该要回避这些不合常规的问题,如可以说:I want to buy a present for my son.But I don't know what to buy.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在学生熟悉了话题之后,再通过听录音进入正式学习,这样就比较自然和真实。

3.虚假素材

师生互动的话语除了在内容上要尽量真实以外,给学生提供的语言输入材料也要具有真实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和掌握语言。但有些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语言素材内容极不真实,如片段9所示:

T:Last night,at 8 o'clock,I met Yao Ming in the street.Yes,Yao Ming.What was he doing,do you know? What was Yao Ming doing then? You,please.

S1:Er...Sorry I don't know.

T:OK,sit down.Now who knows? What was Yao doing? Yes,you,please.

S2:Watch basketball game.

T:Watch a basketball game.No,you are wrong.Anybody else?

S3:He played basketball on TV.

T:OK.I told you I saw him on the street.He was shopping then.Do you know?

教师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复习过去进行时,这种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位教师说自己昨天晚上八点钟在街上碰到了姚明(该教师生活工作的场所是一所农村乡镇初中),这一说法令人难以相信。从学生的回答来看,第一个学生说不知道,可能是不懂教师的问题,也可能是他觉得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所以猜不出姚明会在那儿干什么;后面两个学生明显误解了教师的问题,以为教师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姚明,所以答案总是往篮球上靠。无论学生的哪种回答,都没有达到复习过去进行时的效果,因为这一素材的真实性让学生怀疑,思维也无法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对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而忽略了语言自身所提供的语言输入的质量,也就是忽略了教师话语的重要性。相当多的教师认为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忽视了师生交流中真实的思想碰撞和信息沟通。

(二)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足

在中国,尤其在农村地区,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机会去国外生活和学习,缺乏同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交流。因此,教师自身仍是英语学习者,学到的英语知识仅仅来自书本和他们的英语教师(多为中国教师),因此很少有机会接触并运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语言。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英语句子结构简单,避免使用或没有能力使用复杂的句型,有相当多的场合仅仅使用单词进行师生互动(李玉芳,2005)。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去关注课堂话语的真实性无异于苛求,因为相当一部分教师尚不能完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正确性还无法保证。

(三)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教师在备课时过多关注的是语言点和语法知识,在课堂上更是片面地考虑到知识点的讲解和反复的操练。只要知识点不讲错,其他的话语在教师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甚至完全可以用汉语来代替,翻译法在教学中的出现频率还非常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英语教学观不是在运用中学,而是在做题中学,所以很多课堂话语是教师为了说明或解释某一个知识点而编造的,有些深受母语的影响,其在英语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存在。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一要学习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理论,真正理解并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做好课堂活动的协调者、参加者和组织者。多听、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不断从各种渠道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二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水平,尤其是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自身要通过电视或网络,更多地接触真实的英语,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英美人士交流。课堂教学中逐渐减少或杜绝话语中的中式英语和双语并存现象,使教师的话语成为语言示范,并成为学生模仿的目的语之一。

(二)重视话语,精心准备

教师的话语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目的语,尽量用学生学过的浅显易懂的英语去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真实、轻松而又活泼的课堂气氛。只有尽量用英语和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在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改进策略,合理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链是组织课堂的主线,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层次。通过话语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多数存在问题的教学片断,其问题类型都以展示性问题为主,即提问教师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学生通常只需要对问题有表层理解即可作答(Brock,1986,转引自俞燕明2009)。建议教师应增加参考性问题,即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学习者要积极地启动创造性思维才能作答。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以便提供更长更复杂的语言输出,增加交际的真实性,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

(四)行动研究,反省自身

行动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摄像、录音或邀请同行听课,从中发现哪些话语是真实、自然和有效的语言输入,哪些话语应该避免使用。旁观者清,只有科学客观地分析自身的课堂实录,找出自身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才能提高自身的课堂话语水平。

教师课堂话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英语课堂里,它承载了诸多功能和使命。它不仅是教学的媒介,而且是学习者语言习得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教师话语的优劣对语言教学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特别是工作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每一节课前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使教师课堂话语成为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

标签:;  ;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