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率论文,粮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尽管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通过有效的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物质投入、推广优良品种等新技术,粮食总产量已从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1997年的4.94亿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的增加,来源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单产的提高有两个来源,一是耕地条件的改善和化肥等物质投入的增加,二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本文将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中的作用,重点分析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作物的生产及技术进步情况。需要指出,本文分析的技术进步作用,是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即不仅包含农业生产中物化技术和栽培等智能技术的作用,还包含经济管理、决策技术和制度创新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改善资源配置等的作用。
一、粮食生产率的变化
(一)土地生产率的变化 最近20年内,我国粮食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提高很快。为了尽可能排除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粮食单产年际间的变动,在计算单产年均增长速度时,用前后三年的平均值代表中间年的单产值。按这样的计算方法, 1980 年的粮食每公顷播种面积的收获产量是2805公斤,到1996年已达到4367公斤,年均增长2.81%。其中,稻谷产量从4235公斤/公顷,提高到6185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40%;小麦产量从2050公斤/公顷,提高到3792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95%;玉米产量从3035公斤/公顷,提高到4835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95%。
还可以看到,从1980年到1996年的三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1980—1985年的第一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年递增最快,为4.76%,其中尤以小麦单产年增速最高,达到7.80%, 是1980 —1996年16年间单产年增幅的2倍。而在1985—1990 年的第二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的增幅明显下降,年增长速度只有1.48%,只及1980—1996年16年间增长率的一半。到1990年以后的第三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年增长率开始回升,达到2.30%,但低于16年间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只有玉米单产的变化是例外,其年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出现粮食单产年增长速度马鞍形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政策。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较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加上粮食价格的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一批粮食作物高产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各种粮食的单产出现了快速的提高。但1985年以后,农村政策上没有给农民注入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强度有所下降,同时,农业技术成果供给疲软,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在达到最高峰后开始减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于经费不足,其推广的强度和效率下降很多,粮食单产的进一步提高,遇到了较多的技术和经济环境上的障碍,因而粮食单产增长不快。90年代以来,政府又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1995年开始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投入,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96年各种粮食作物的单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化肥投入和用工量的变化 在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费用一般要占到整个物质投入费用的40%—50%。20年来,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增加很快。1997年,中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达到3981万吨,是1978年的4.5倍;其中钾肥施用量增加更快,1997年达322万吨,是1978年的35倍;氮、磷、钾肥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8∶2∶0.03,改变到1997年的7∶2∶1。化肥用量的增加, 对提高粮食单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1980年到1997年的17年间, 粮食作物每公顷的化肥使用量增加了一倍左右,而且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主要出现在前10年内,1990年以后,除粳稻外,每公顷的化肥使用量几乎没有明显的增加。小麦每公顷的化肥施用量1980年是136公斤,到1990年就已上升到290公斤,此后就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上,1997年施用量是294公斤。 每公顷玉米和早籼稻的化肥施用量的变化也是这样。1980年,玉米生产中的每公顷化肥投入量为125公斤,到1990年达到226公斤后,投入量开始波动,到1997年只有222公斤。每公顷早籼稻的化肥施用量,在1990年是150公斤,然后连年上升,到1990年时达到271公斤, 以后也开始上下波动,到1997年为275 公斤。 粳稻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的变化不一样, 从1980年的每公顷137公斤上升到1990年的234公斤, 之后继续增加, 到1994年达到326公斤的最高值,然后略有下升,1997年为301公斤。近几年内,每公顷粳稻的化肥用量最高,超过了300公斤, 玉米的化肥用量较低,为230公斤左右。同时,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 各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已不再明显增加,已大体稳定在当前这个水平上。
表1主要粮食作物的化肥用量和劳动用工量
化肥用量(公斤/公顷) 用工量(工日/公顷)
年份小麦 玉米 早籼稻 粳稻 小麦玉米 早籼稻 粳稻
1980 135.8 124.6 150.2 136.6 23.12 24.90 31.10 32.20
1981 139.6 141.2 155.0 139.1 20.40 21.70 28.70 32.90
1982 165.8 148.1 152.4 146.0 17.70 18.90 25.60 27.10
1983 181.6 169.1 168.5 156.8 16.74 17.90 23.40 25.74
1984 173.8 176.8 160.2 153.3 15.78 16.85 22.32 21.41
1985 205.8 159.2 186.8 151.0 14.53 16.31 21.08 21.75
1986 214.4 159.2 194.3 186.1 13.72 16.28 20.53 21.55
1987 223.5 185.0 240.4 202.1 13.51 16.29 19.61 20.94
1988 243.0 188.4 259.9 229.4 13.50 16.54 19.62 21.38
1989 248.8 200.6 255.1 234.1 13.55 16.78 19.45 21.13
1990 289.7 226.1 271.0 233.9 14.00 17.30 18.40 20.50
1991 270.8 221.8 245.0 229.1 12.96 14.63 19.29 20.87
1992 264.6 214.4 233.7 228.8 12.19 16.36 18.07 19.63
1993 290.0 240.5 244.7 268.4 13.00 15.27 18.18 20.28
1994 274.0 252.6 273.5 326.3 11.99 14.67 17.41 19.77
1995 280.4 249.9 307.6 315.9 12.69 16.04 17.53 18.72
1996 283.0 232.8 287.1 317.0 12.40 16.00 18.90 18.90
1997 294.0 222.4 275.0 301.4 12.20 15.90 17.00 17.40
注:化肥使用量指折纯的氮、磷、钾的总量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
与化肥投入量的增加相反,每公顷粮食作物的直接生产用工量是减少的。其原因是粮食生产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田间中耕除草的劳动。从表1可以看出,1997 年粮食作物生产的用工量比1980年几乎减少了一半。1997年,每公顷小麦的生产用工仅12.2个工日,是各种粮食作物生产中用工量最少的。这表明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最高。粳稻生产的用工量最多,也只有17.4个工日,比1980年的32.2个工日减少14.8个工日,减少了46%,这主要是大幅度减少了插秧、中耕除草工序的用工量。
(三)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在粮食生产中,随着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用工量的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我们仅以小麦、玉米、粳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来看粮食生产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见表2 所示。
表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率的变化
土地生产率(公斤/公顷) 劳动生产率(公斤/工日)
年份小麦玉米粳稻小麦 玉米 粳稻
1980221336364449 6.38 9.73 9.21
1981236735884451 7.7311.02 9.02
198226873747539710.1213.2113.28
198328664101591011.5015.4215.31
198430454455598512.8617.6218.64
198529784454560913.6018.2017.19
198631174665628515.1419.1019.44
198730474646587315.0319.0118.70
198829574698608614.6018.9318.98
198932284986606515.8819.8119.13
199034555375652116.4520.7121.20
199132605318658416.7624.2321.03
199235035273653019.1521.4822.18
199338375538660519.7724.1821.71
199436595502673220.3525.0022.70
199538605423647920.2722.5423.07
199639125717693821.0623.8224.47
199741555253708522.7422.0327.15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
由表2看到,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1997 年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为22.74公斤/工日,比1980年的6.38公斤/工日,增长了2.56倍,增长最快;其次是粳稻生产,1997年为27.15公斤/工日, 比1980年的9.21公斤/工日增长了近2倍;玉米生产的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9.73公斤/工日,增长到1997年的22.03公斤/工日,也增长了1.26倍。
由于生产用工量的逐年减少,近20年来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高于土地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是中国粮食生产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在粮食生产中,长期来一直是采用以生物和化学技术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模式,但从80年代以来,加快了粮食生产中机械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一些化学技术也能较多地节省田间中耕的用工量,开始从以土地生产率为主导方向的技术进步模式转向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并且偏向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导方向的技术进步模式。
二、粮食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测算
(一)模型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在测算稻谷、小麦、玉米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时,主要采用分省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中的数据。为此,模型中的因变量用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模型如下:
lnY=lna+σt+b[,1]lnX[,1]+b[,2]lnX[,2]+b[,3]lnX[,3]+cW+Σd[,i]D[,i]
式中:Y—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t—年份(1979年—1997年);X[,1]—化肥投入量(折纯),公斤/公顷;X[,2]—除化肥外的其他物质投入,元/公顷;X[,3]—直接生产用工量, 工日/公顷;W—气候变量,用成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表示;D[,i]—省级虚变量。
在上式中,时间变量t 的回归系数就是年平均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进步率。
(二)数据 模型所需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分省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采用数据的年限从1979年起,到1997年为止。其中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用工量直接用资料中的数据,单位面积的化肥投入量,近几年有实物量数据,直接用之;对前些年只有化肥投入费用的年份,先用化肥价格指数调整成用可比价格表示的化肥费用,然后再折算成化肥的实物投入量。单位面积其他物质投入费用的计算为:当年的单位面积上全部物质投入费用减去化肥投入费用,然后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调整成用可比价格表示的其他物质投入费用,即各年的其他物质投入费用均是以1980年的价格计算,是可比的。气候变量用当年的成灾面积占当年的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在估计某一粮食作物生产函数模型时,凡是生产该类粮食作物、并在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中已列入的省、市、自治区,它们的数据均进入模型计算,为区别省级之间在生产上的差异,用虚变量以区别之。
在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中,有小麦、玉米的生产数据,稻谷则分为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四种。在计算中,一方面按六类作物分别测算,另一方面还将这六类作物合在一起,测算整个粮食作物的生产情况。
(三)测算结果 表3是利用1979—1997年各省、市、 自治区六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生产的年度调查数据建立的生产函数的回归结果。
表3 1979-1997年粮食生产函数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值
变量六种粮食 小麦玉米 四种稻谷 粳稻
早籼稻
lna -13.813 21.908
-12.911 -1.346
-11.6172.451
常数项
(-3.55) (-4.56) (-3.08) (-0.31) (-1.58)
(0.23)
1年份0.00904
0.0135 0.00925 0.00367 0.00913 0.00155
(4.58)
(5.52)
(4.32)
(1.67)
(2.44)
(0.29)
lnX[,1]
0.2954
0.1638
0.2457
0.1785
0.1567 -0.0266
化肥 (14.33)
(5.55)
(7.14)
(5.91)
(3.26) (-0.31)
lnX[,2]
0.2074
0.2787
0.1180
0.1385
0.0196
0.3518
其他费用 (7.58)
(5.35)
(3.20)
(4.68)
(0.36)
(5.43)
lnX[,3]
0.2286 -0.0330
0.0297 -0.1248 -0.1625
0.0279
用工 (13.14) (-1.04)
(2.51) (-4.36) (-2.44)
(0.41)
W-0.3386 -0.4816 -0.4937 -0.2496 -0.1781 -0.2491
气候 (-3.43) (-5.18) (-5.96) (-3.05) (-1.66) (-1.31)
R[2]
0.5350.8440.8060.5460.6570.337
样本数 1314 411 308 595 239
92
中籼稻
晚籼稻
-9.803
-1.382
(-1.77) (-0.16)
0.00790 0.00420
(2.81)
(0.94)
0.1589
0.0948
(4.18)
(1.75)
0.1829
0.0905
(5.02)
(1.16)
-0.0260 -0.3238
(-0.65) (-4.33)
-0.1946 -0.0060
(-1.65) (-0.02)
05260.406
147 117
注:①括号内数字为t检验值。 ②省级虚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列入。③四种稻谷是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六种粮食是四种稻谷加小麦和玉米
从表3的计算结果看,除早籼稻和晚籼稻外, 其余各回归方程的绝大多数回归系数均有较大的t检验值,表明其测算结果是可以置信的。 早籼稻和晚籼稻两个回归方程的估测结果通不过统计检验,原因可能有:(1)样本数相对较少,(2)早籼稻和晚籼稻是双季稻的前后两茬,由于米质差,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新的、质量稍好的早稻品种尚未推广应用。在随后的分析中,对早籼稻和晚籼稻将不再作进一步分析。
从表3还可以看到,气候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是负值, 反映了粮食生产仍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制约的实际情况。但相对来说,小麦、玉米单产受气候的影响程度大,而稻谷单产受影响的程度就小些,这也符合实际情况。
回归方程中时间t(年份)的回归系数,即是年平均技术进步率。 回归结果表明,在1979—1997年期间,六种粮食生产的年技术进步率为0.90%,其中,小麦生产中的技术进步率最高,为1.35%,稻谷生产的技术进步率最低,为0.37%。但粳稻生产的技术进步率处在六种粮食生产中的平均水平,为0.91%,稻谷生产技术进步率低是由于早晚籼稻技术进步率低造成的。
技术进步率除以单产增长率的比值,即是技术进步对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在计算这一贡献份额时,各种作物的单产增长率不根据统计上的单产计算得出的数字,而用进入回归计算的各样本的单产平均值,经前后三年平均后再进行计算得出的单产年均增长率。表4列出了1979 —1997年期间样本的粮食作物单产的年平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在单产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从整个粮食生产来看,近20年内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35%,即粮食单产增长中有1/3是靠技术进步获得的。同时也表明,在中国粮食生产中,第一位的增产因素仍是化肥、水利等物质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是第二位的增产因素。
从不同粮食品种看,小麦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对单产增长的作用份额超过了38%;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为31%;稻谷生产技术进步作用最小,其份额尚不到20%,但稻谷中的粳稻和中籼稻生产技术进步作用较高,达到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作用的平均水平,接近35%。
表4 1979-1997年间技术进步在粮食单产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粮食作物单产增长率(%) 技术进步率(%) 贡献份额(%)
粮食 2.59 0.904 34.90
其中:小麦
3.51 1.350 38.46
玉米
2.99 0.925 30.94
稻谷
1.91 0.367 19.21
其中:粳稻
2.66 0.913 34.32
中籼稻 2.27 0.790 34.80
注:本表稻谷包括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粮食包括四种稻谷和小麦、玉米
三、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特点
观察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过程,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农业政策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关心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购买良种和采用新的栽培技术措施,在同样数量的土地上,通过技术和增加投入,加上精心管理,使粮食单产获得快速提高,从1980年的2.75吨/公顷,迅速提高到1984年3.62吨/公顷,总产达到4.07亿吨。其中技术进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其重要因素。1985年以后,对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出现了粮食总产和单产徘徊的局面,到1989年,粮食总产量和单产仍在1984年的水平。1990年以来,政府进一步重视粮食生产,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多次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特别是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的政策,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到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达创记录的5亿吨,每公顷产量已接近4吨。
回顾2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发展历程,其波动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是农业政策的变化。农业政策影响着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而技术进步又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中起着核心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采用政府行政推动的模式,在粮食生产上尤为突出。我国几乎任何一项重大的粮食增产技术,都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推广的。由于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比经济作物低,采用政府出钱组织技术推广,对推进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增加粮食产量是有效的,也是十分必要的。1978年以来,政府组织推广的粮食生产重大技术项目籼型杂交稻、玉米自交系杂交种、高产抗病小麦良种、玉米和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种子包衣和精量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都对粮食单产的大面积提高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三)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伴随着物质投入增加实现的 从表2 可以看到,在1990年以前,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水稻生产,每公顷的化肥投入量是不断增加的,这期间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以推广高产良种为主,伴以以增施化肥为主的物质投入的增加,使粮食单产不断提高。1990年以后,每公顷小麦、玉米的施肥量已不再增加。尽管每公顷粳稻的施肥量还在增加,但其边际产量已很低。从80年代后期开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已从主要依赖增加化肥投入转向主要依赖地膜、机械及水利建设等其他物质投入方面。
四、加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我国需要不断增产粮食,但面临着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同时,许多地区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已相当低。因此,只有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去提高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对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增产幅度和可能适用范围进行认真分析以后,认为,在今后几年的粮食增产目标中,主要通过现有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是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运用,可以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使科技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达到50%以上。但是从长远看,中国粮食增产的科技潜力并不乐观,因为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和农业科研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
(一)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障碍因素
1.科技储备不足,科研后劲不足。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粮食生产中已出现技术更新速度低,技术供给疲软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明显改变。一些学者对小麦、玉米、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定,发现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时点上均是较高的,平均技术效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增产潜力不到10%。同时,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中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数量,同80年代相比已急剧下降。
农业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是科技储备下降的根本原因。我国农业研究经费占农业GDP的比重一直不高,而且还从70年代后期的0.49%, 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0.38%。据黄季焜等的研究,加上农业科研单位日常支出的快速增长,使90年代农业科研中每一位科学家所拥有的实际科研经费下降了约25%—30%。为了弥补科研经费不足,政府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出售科技成果。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商业经营活动打乱了农业科研的规律,在研究周期长和非盈利性科研项目上很难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现有农业科研机构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不适应,科研效率低下,也是科技不适应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业推广体系面临着冲击。技术推广对中国粮食生产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自1991年以来,中国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按不变价格计算)却处于停滞不增状态。农业推广经费占农业GDP 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的,1995年只占0.31%。由于推广经费不足,采取把技术推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做法,但出现了农技推广队伍重服务收费、轻无偿推广,用服务代替推广的倾向。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特别是由于机构人员编制的原因,许多乡镇农技站的不少人员并不具备农技知识和基本的推广技能。更为担忧的是,在即将进行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可能又一次面临“线断、网破”的冲击。
3.一些社会经济环境不利于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长期以来,中国农技推广把增产放在第一位目标,政府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通过选定的增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达到持续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农民已经把经济收入最大化作为生产决策目标,对以高产为主要社会目标的技术进步,由于其成本高,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现在,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开始重视品质问题。粮食的高质量和高产量往往是一对矛盾,粮食品种结构的大范围调整,将对粮食产量的增加产生负影响。由于以往偏重高产良种和栽培技术研究,既高产又优质的农业科技成果极少。
同时,中国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和兼业生产方式已开始不适应现代农业要求,不适应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
(二)政策建议 要持续稳定地增加粮食生产,必须努力克服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障碍因素,调动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有效运转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体系。
1.深化农村经济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技术和高投入、高效益的技术进步机制和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已经把收入最大化作为生产决策目标,而长期来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则以高产为主要目标。两者之间要协调好。一是要加快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步伐,创造条件鼓励农民扩大粮食生产的经营规模;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三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此提高包括粮食生产经营在内的整个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投入、高效益的技术体系,使农民从经济利益上自觉地追求和采用新技术。近年来,在养殖等领域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有很大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建议在粮食生产行业推进一体化经营方式,先搞试点,把粮食加工、流通部门与生产粮食的广大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搞一体化经营,这对提高技术进步在粮食增产和增收中的作用份额有巨大作用。
2.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1980年以来,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确有增加,但主要是事业费(人头费)的增加,而科研课题经费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则基本上没有增加。考虑到课题经费中的一部分还用于科研人员的生活福利,真正用于研究的课题经费则是下降的。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影响农业科研后劲的问题,真正下决心从现在起大幅度地逐年增加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在几年内把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比重从目前的不足0.40%提高到1%以上,达到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
在增加农业科研经费的同时,要用好这些科研投资,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我国现有的农业科研体系及运作方式已很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是面向经济建设不够,缺乏面向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能适时调整的内在机制。由于组织创新落后,机构设置重复和不合理,研究经费分配和科研项目选择不完全恰当等,造成科研资源的不合理、低效率使用。同时,农业科研单位的开发创收的商业活动,已使不少农业科研人员不安心从事长期、艰苦的科研工作。建议以农业部所属科研机构为重点进行改革试点,尽快提出全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
3.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即将进行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中,一定要保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稳定,并增加推广经费,在此基础上,推进农业推广工作的改革,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在国家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同时,要培育多个农技推广主体,采用多种农技推广模式。现在已经出现的“公司加农户”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的农技推广和服务,可以配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主体。要鼓励这两个主体在农技推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农技推广已普遍把技术推广与相应的服务结合起来,搞技物结合,收取一定费用。需要分清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本质区别,寻找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好形式。一些地方的乡镇农技推广站,正在试验“一站两制”,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实行无偿服务,另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销售生产资料和服务业务,实行有偿服务,其收入用于弥补全站的财政收入缺口。这可能是一种好的结合形式。
要提高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首先应该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那些不适合搞农技推广、却占农技推广编制的人员。然后要对现有推广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并增加推广设备。
4.建立种子产业化体系。做好良种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和提高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贡献份额至关重要。目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种子混杂,影响了产量的提高。据种子质检部门公布的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良种的混杂现象比较严重,全国良种合格率仅10%左右。二是新研制出来的优良品种因人为原因不能尽快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例如,目前已研制出十多个增产效果明显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至今仍保留在科研人员手中,没有得到大面积的繁育和推广。问题出在种子管理机制上,实质问题出在利益的分配上:(1)原来由种子公司负责的种子专育、专营机制已不复存在,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多部门经营种子的格局出现了,有些部门不具备育种的技术,导致了良种不良,而有些部门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为地在种子中掺杂;(2 )由于很难协调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主要是良种经营部门)的利益关系,科研单位(或个人)不愿意把增产效益明显的新品种无偿地交给良种繁育与推广部门,因而,新品种难以很快推广开来。
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种子产业化体系。从体系的结构来说,它应包括品种研制者的科研单位和良种站、良种繁育基地(农户);从体系的利益关系来说,应当明确各单位的利益分配比例;从运行机制来说,必须重新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建立种子产业化体系,能快速有效地把现有的最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同时也有利于新品种的研制。
标签:小麦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玉米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民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