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力学》实验新模式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伟,刘姝铭[1](2021)在《开启跨界联合实验新模式——重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在学科分化趋势越发加剧的当下,跨学科交流意味着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广博与鲜活的知识、观念与方法的共享与互动。面对全球观照与本土关怀、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相互交织的共生格局,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的语境和逻辑来更好地理解与建构新的艺术教育模式。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重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14所高校的教授、博导和青年学者,共同分享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前沿学术成果与跨界经验,探讨如何进一步实现科艺融合,重构媒体艺术教育。本次跨学科论坛荟萃众家之言,触发了深入多元的交流与讨论,开启了跨界联合实验的新模式,在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教育之间建立起了新通道。
刘作志[2](2021)在《基于DIS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成为重要趋势之一,与信息技术革命相伴而生的数字化实验已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我国,数字化实验也已出现二十余年,但数字化实验至今也没有深入初中物理课堂。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数字化实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缺乏与其它课程资源的整合。论文主要从技术、活动、课程三个层面,就基于DIS的实验课程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标和方法,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陈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数字化实验及教学研究情况的文献调查,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从纵向上了解了数字化实验及其教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从横向上把握各类新兴数字化实验模式的特征及其教学应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本地和全国两组样本,对一线初中物理教师的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应用、整合情况做了问卷;比照两组样本,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特别是数字化实验资源应用的现状与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各类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的比较研究,尝试建立了各类数字化实验模式的比较指标体系,对六种数字化实验模式进行了定量比较;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对三类实验课程资源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定性比较。第四部分是整合实验课程资源的行动研究,探索了基于技术的数字化实验资源整合,基于活动的三类实验课程资源整合,基于项目化课程的实验资源整合三条路径,并根据具体的行动实践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整合策略。论文在最后对本研究的结论做了总结,对研究过程做了反思,并对课题研究的前景做了展望。
黄琳[3](2021)在《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人群应急疏散模拟是室内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计算机人群模拟等的研究前沿,是室内建筑规划、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热点。针对灾害事件中人群疏散行为数据获取困难、经典社会力模型难以模拟复杂场景中群组感知疏散行为等问题,本文结合虚拟地理实验和人群疏散建模理论,提出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理论和方法。采用虚拟现实和眼动追踪等前沿技术,主要从标志感知和群组行为两个方面,开展复杂场景中群组感知行为建模和模拟研究。最后以北京市某地铁站为实验区,结合标志感知疏散模型、群组疏散模型和复杂场景疏散模型,开展地铁站内人群疏散过程模拟实验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从虚拟地理实验的角度梳理虚拟人群地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实验工具,构建了虚拟人群地理实验框架。面向人群应急疏散应用,提出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主要包括现实演练人群实验、物理还原人群实验、真人参与虚拟人群实验和数字模拟人群实验。(2)提出了局部信息感知和路径规划的改进社会力人群疏散模型。针对经典社会力模型难以模拟复杂场景(多出口、多通道、多路口等)的问题,本文首先以某一室内场景为研究区开展虚拟人群标志感知疏散实验,基于实验数据提取标志感知时间、距离、角度等重要参数,并对研究区内的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系统进行优化。然后结合标志搜索算法、路口搜索算法和期望速度更新算法,形成了支持场景局部信息感知和路径规划的人群疏散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评估标志系统优化前后的疏散效率,两个初始位置的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标志系统分别可以提升37%和28%的疏散效率。(3)提出了考虑群组避让和次群组协调行为的改进社会力群组疏散模型。针对微观人群疏散模拟中缺乏考虑群组行为影响的问题,开展虚拟群组疏散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和人群视频数据,提出了考虑群组间的避让行为模型,包括群组间的同向和相向避让行为。同时提出了考虑次群组间协调行为模型,包括次群组内对齐和保持间距的行为。对比模拟结果与视频数据验证了群组疏散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开展群组在单出口场景、双出口场景、狭窄通道等典型场景中不同出口大小、不同期望速度等参数下的疏散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现出了较强的群组避让行为和次群组协调行为,此外还出现了“出口拱形”、“快即是慢”等经典人群疏散现象。(4)针对现有人群疏散模型缺乏考虑复杂动态场景的问题,结合场景对象空间索引、群组随机算法,提出了适应复杂动态场景的人群疏散模型。以北京市某地铁站为例,构建场景内的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通过模拟复杂地铁站内不同期望速度下的人群疏散过程,证明了疏散人群中群组的存在,增加了疏散时间,降低了疏散效率,且群组的影响作用随期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张莹[4](2021)在《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力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研究这一时段技术学科的提出和中国力学专业创建不仅是对学科历史的补充,而且为当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学术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尚存一些薄弱环节。研究着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考察在1949年之后中国力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科学家在力学专业建立之初对力学专业性质的讨论;二、梳理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的创建情况;三、分析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学科在中国建立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对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建立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力学学科是在科学家的影响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学科。研究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力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进行历史考察,为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舒莉莉[5](2021)在《交互仿真支持高中力学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版,物理教学活动更加注重物理概念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从情境走向物理、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的培养等。其中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和关键,因为物理的一些抽象概念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证明,由于传统课堂的限制,抽象概念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学生对概念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在信息化时代中,交互仿真凭借自身沉浸性、交互性和仿真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为物理概念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交互仿真为物理学科教学提供了支持,本研究是交互仿真与物理学科相结合,通过使用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来促进高中物理力学的概念理解。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关于概念理解教学的相关文献,了解概念理解理论基础以及发展状况,确定了物理力学概念理解层级,分别为经验层级、映射层级、关联层级和形式层级四个层级;其次梳理交互仿真支持学习的相关文献,了解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构建了交互仿真支持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由导入环节、探究环节和总结环节构成,根据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包括弹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教学实验的需要,梳理力学迷思概念相关文献,确定了弹力和摩擦力的迷思概念清单,并根据迷思概念清单设计测量工具的依据,测量工具主要有二段式测试卷、封闭式测试卷、探究性学习任务单和学生学业情感问卷。研究选取济南市某中学的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为传统讲授式模式,实验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为交互仿真支持力学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实施前后测,了解学生在前后测对力学的概念理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力学的概念理解,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力学概念的深层次理解,证明了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概念理解学习,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物理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方向。
孙建,赵光明,刘增辉,李英明[6](2020)在《《矿山岩石力学》典型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文中指出《矿山岩石力学》是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矿山岩石力学》课程过程中感到困难、缺乏兴趣,对基本知识点理解肤浅,只会机械套用现有公式,缺乏工程应用的现状。基于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将真实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程案例与《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相结合,构建《矿山岩石力学》典型案例库,并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典型工程案例讲授《矿山岩石力学》相关知识点,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考试成绩,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达成度。典型工程案例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矿山岩石力学》课程的兴趣,很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黄剑峰,苗力川,杨松,龙立焱[7](2020)在《雨课堂实践在农业院校结构力学课程中的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水利土建类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探索,结合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实践,通过课前推送预习材料与名校慕课视频、课上PPT同步学习与课堂测试、课后作业推送与师生沟通反馈等三个环节,帮助教师精准教学。实践表明:相对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近2届水工专业首次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明显提高,雨课堂在结构力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初见成效。为此,以学生学习受益为目标探索将雨课堂教学与农业院校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以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智慧教学为相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郑训臻[8](2020)在《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构建与实践——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力学课堂和教学方法受到巨大冲击,紧跟时代发展,改革本科力学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以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课程为例,指出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总结了工程力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基于学习通APP的交互式移动学习系统的课程构建过程,提出"课堂教学+交互式移动学习系统运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验证,指出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以期为本科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吴俊[9](2015)在《结构力学实践教学建设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对于结构力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不断促进着结构力学课程的前进与变革。为适应当前高校对于结构力学的不断革新的需求,国内很多高等学府开展了对于结构力学的深化改革。通过对于过去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评价,结合当前对于结构力学教学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了结构力学实践教学平台,并编写与之对应的实验指导手册。对现存的结构力学软件进行试用评测,找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利于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熟练使用结构力学软件。通过上述行动来构建较为完善的结构力学教学新局面,支持并推进结构力学教学深入发展。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有:(1)设计制作了一套三角屋架形状固定式结构力学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可以实现多种加载方式,多项结构数据的测定。通过实验完成了对于荷载作用下结构弯矩、轴力和位移的测定,使用ANSYS分析软件对此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最终完成了对多种结构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验证,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平台。(2)设计制作了一套自由组合结构力学实验装置,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和学生的创造力组装成不同的结构来自主设计实验。实验通过弯矩值和位移变化值的测定完成了静定梁、平面静定刚架、力法基本原理和位移法基本原理的验证工作。从四组实践实验过程来看,整体操作较为简单明了。杆件拼装和应变片粘贴等操作易于进行,适用于没有任何实验经验的本科生上手。从四组结构力学基本实验的测得数据看,实验装置基本可以满足高等教育本科生对于结构力学实验的要求,实验精度较高。本组实验的安全可靠性很高,实验过程没有较大较重的构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成实验中的意外受伤的可能性。本装置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3)对于现有结构力学上机软件进行评测,指出其中优点与不足,并给出指导意见,为后续需要的改进提供了建议。通过该软件计算过程可见,整体计算过程简单明了,适合用于结构力学入门学习。使用过程中在得到结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单元的各类型基本参数的定义,并指引学生的拓展练习。软件的不足之处在于几个方面,比如结构输入较为繁琐,各单元的数据只能单独输入,容易混淆弄错。输出的数据不能直接显示出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变化图,可视化程度不够,存在改进的空间。最终还通过改进软件实现数据可视化输出,达到可观的使用效果。
朱亚林,李端洲[10](2014)在《关于《结构力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文中认为《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传授学生结构概念、培养学生专业分析计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但是,传统《结构力学》课程是没有实验内容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关于结构力学的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高校在尝试结构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应相应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该文就《结构力学》实验课程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相关实验课程研究提供参考。
二、《结构力学》实验新模式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力学》实验新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开启跨界联合实验新模式——重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艺融合的实践向度与前景 |
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跨界 |
三、生命科学、生物艺术与人本设计 |
四、展望与反思 |
五、结语 |
(2)基于DIS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国内外数字化实验及其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国内外数字化实验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国内外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情况 |
第三章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应用情况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论与交叉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各种数字化实验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几类实验课程资源教学价值的比较 |
第五章 整合实验课程资源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基于技术的数字化实验资源整合 |
第三节 基于活动的三类实验资源整合 |
第四节 基于项目化课程的实验资源整合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应用情况调查 |
附录二 求生备忘录 |
附录三 工程规划表 |
致谢 |
(3)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室内地理信息系统前沿发展 |
1.1.2 人群模拟研究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地理环境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2 场景感知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3 群体行为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4 复杂场景中的人群疏散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理论框架 |
2.1 虚拟地理实验 |
2.1.1 虚拟地理实验概念 |
2.1.2 虚拟地理实验研究体系 |
2.1.3 虚拟地理实验基本理论 |
2.1.4 虚拟地理实验分类 |
2.2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 |
2.2.1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框架 |
2.2.2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基本理论 |
2.2.3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基本原则 |
2.2.4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工具 |
2.3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 |
2.3.1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研究 |
2.3.2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分类 |
2.3.3 虚拟地理环境团队研究发展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疏散标志感知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3.1 概述 |
3.2 人群感知疏散实验 |
3.2.1 实验环境 |
3.2.2 实验设计 |
3.3 感知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3.3.1 应急疏散标志感知 |
3.3.2 应急疏散标志系统优化 |
3.3.3 问卷调查数据 |
3.3.4 实验结果与现有研究对比分析 |
3.4 人群感知疏散建模 |
3.4.1 社会力模型及其优缺点 |
3.4.2 人群感知疏散模型 |
3.5 人群感知疏散模拟 |
3.5.1 标志系统评估和优化框架 |
3.5.2 个体标志感知疏散模拟 |
3.5.3 多人标志感知疏散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群组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4.1 概述 |
4.2 人群群组疏散实验 |
4.2.1 实验环境 |
4.2.2 实验设计 |
4.3 群组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4.3.1 群组空间结构特征 |
4.3.2 群组成员间夹角特征 |
4.3.3 群组成员间距离特征 |
4.3.4 群组信息扩散特征 |
4.4 群组行为视频数据与分析 |
4.4.1 商场群组视频 |
4.4.2 办公园区群组视频 |
4.5 群组行为建模 |
4.5.1 改进的群组行为模型 |
4.5.2 群组间避让行为建模 |
4.5.3 次群组内协调行为建模 |
4.5.4 群组信息扩散建模 |
4.6 群组疏散模拟与分析 |
4.6.1 不同场景下的群组避让行为模拟 |
4.6.2 次群组对齐和保持最优间距模拟 |
4.6.3 出口场景群组疏散模拟 |
4.6.4 疏散模拟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场景中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5.1 概述 |
5.2 复杂场景感知疏散实验 |
5.2.1 实验场景 |
5.2.2 实验设备 |
5.3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指示标志系统 |
5.3.1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疏散标志系统 |
5.3.2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出口导向系统 |
5.3.3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功能指示标志 |
5.4 复杂场景感知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5.4.1 群组疏散轨迹数据分析 |
5.4.2 群组疏散眼动数据分析 |
5.4.3 地铁指示标志感知分析 |
5.5 复杂地铁站疏散场景建模 |
5.5.1 地铁站结构及特征 |
5.5.2 地铁站静态场景元素 |
5.5.3 地铁站动态场景元素 |
5.6 复杂场景疏散过程建模 |
5.6.1 复杂环境对象空间索引 |
5.6.2 复杂环境中的群组随机算法 |
5.7 地铁站个体疏散模拟与分析 |
5.7.1 局部场景疏散模拟 |
5.7.2 整体场景个体疏散模拟 |
5.7.3 个体模拟数据与分析 |
5.8 地铁站群组疏散模拟与分析 |
5.8.1 局部场景疏散模拟 |
5.8.2 整体场景群组疏散模拟 |
5.8.3 群组模拟数据与分析 |
5.9 个体与群组疏散模拟对比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6.3.1 本文实验和模型的可推广性 |
6.3.2 未来的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力学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来源 |
第2章 中国力学学科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
2.2 力学家的推动作用 |
2.3 对力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
2.4 力学学科的建立 |
第3章 基础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为例 |
3.1 师资建设历程 |
3.2 课程设置沿革 |
3.3 历年人才培养统计 |
第4章 应用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为例 |
4.1 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
4.2 课程历史沿袭 |
4.3 历届毕业生统计分析 |
第5章 技术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为例 |
5.1 师资力量优化过程 |
5.2 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
5.3 历年毕人才统计 |
第6章 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学专业建设对中国力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6.1 力学专业与人才培养 |
6.2 科学家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
6.4 摆脱西方的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交互仿真支持高中力学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力学概念理解的相关研究 |
1.2.2 交互仿真支持学习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概念理解的内涵 |
2.1.2 迷思概念的内涵 |
2.1.3 交互仿真的内涵 |
2.1.4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杜威的探究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认知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概念理解机制分析与教学模式构建 |
3.1 物理力学概念理解层级分析与确立 |
3.1.1 经典的概念理解层级分析 |
3.1.2 物理力学概念理解层级的确立 |
3.2 概念理解机制分析 |
3.2.1 概念学习研究趋势:概念转变转向概念理解 |
3.2.2 概念理解的两极:从迷思概念走向科学概念 |
3.2.3 科学推理是实现概念理解的核心 |
3.3 实现物理概念理解的途径分析 |
3.3.1 实现物理概念理解的要求 |
3.3.2 促进物理概念理解有效途径: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学习 |
3.4 经典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分析 |
3.4.1 经典探究式教学模式 |
3.4.2 经典探究式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
3.5 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特征分析 |
3.5.1 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
3.5.2 交互仿真支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
第四章 物理力学迷思概念研究与测量工具设计 |
4.1 教材特点分析 |
4.2 高中物理力学迷思概念清单的确定 |
4.2.1 弹力迷思概念清单的确定 |
4.2.2 摩擦力迷思概念清单的确定 |
4.3 测量工具的设计 |
4.3.1 前测的二段式测试卷设计 |
4.3.2 后测的封闭式测试卷设计 |
4.3.3 学生学业情感问卷设计 |
4.3.4 探究性学习活动任务单设计 |
第五章 交互仿真支持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
5.1 交互仿真运行平台的选择 |
5.2 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
5.3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规划 |
5.3.1 教学目标的制定 |
5.3.2 教学内容的规划 |
5.4 教学情境设计 |
5.5 教学活动设计 |
5.6 教学评价设计 |
第六章 交互仿真支持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6.1 教学实验准备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对象选择 |
6.1.3 实验基本流程 |
6.1.4 教学活动安排 |
6.2 教学活动实施 |
6.2.1 导入环节 |
6.2.2 探究环节 |
6.2.3 总结环节 |
6.3 实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
6.3.1 前后测试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
6.3.2 学生学业情感问卷结果分析 |
6.3.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致谢 |
(6)《矿山岩石力学》典型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建设意义 |
二、案例建设现状 |
三、前期开展工作 |
四、典型案例建设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
1.工程案例:淹井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
2.工程案例:岩体力学性质测试 |
3.工程案例:原岩应力测试 |
4.工程案例:倾斜采场围岩控制 |
5.工程案例:巷道围岩控制 |
6.工程案例:采场围岩导水破坏裂隙探测 |
7.工程案例: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
五、典型工程案例教学实践:以原岩应力测试为例 |
六、案例教学效果 |
七、结论 |
(7)雨课堂实践在农业院校结构力学课程中的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结构力学课堂教学短板 |
二、雨课堂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
三、雨课堂在目前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弊端 |
四、结语 |
(8)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构建与实践——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力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
(一)知识目标 |
(二)能力目标 |
(三)素质目标 |
二、工程力学课程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三、基于学习通的交互式移动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
(一)研究样本概况 |
(二)学习系统功能组成和课程构建 |
1.学习系统功能组成 |
2.学习系统课程构建 |
3.教学实践 |
四、系统实践过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验证 |
(一)学生满意度调查 |
(二)教学效果验证 |
五、结语 |
(9)结构力学实践教学建设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 |
1.2.1 结构力学教学方式发展 |
1.2.2 实验教学实践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结构力学钢桁架实验实践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概况 |
2.2.1 实验装置设计 |
2.2.2 实验装置截面尺寸设计计算 |
2.2.3 测点布置 |
2.2.4 加载制度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轴心受压分析 |
2.3.2 对称荷载分析 |
2.3.3 桁架杆段轴力分析 |
2.3.4 桁架杆段截面弯矩分析 |
2.3.5 误差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自由组合实验装置实验实践 |
3.1 实验装置设计 |
3.1.1 实验装置构件设计 |
3.1.2 加载装置 |
3.1.3 采集装置 |
3.1.4 构件尺寸验算 |
3.2 实验装置验证性实验 |
3.2.1 实验概况 |
3.2.2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
3.2.3 结论 |
3.3 自由组合实验装置实验实践 |
3.3.1 平面静定梁实验 |
3.3.2 平面静定刚架实验 |
3.3.3 力法实验 |
3.3.4 位移法实验 |
3.4 总结 |
第四章 结构力学软件上机实践 |
4.1 结构力学上机软件简介 |
4.2 平面刚架实例 |
4.3 上机软件改进 |
4.4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所获奖励 |
四、《结构力学》实验新模式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启跨界联合实验新模式——重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回顾[J]. 赵宏伟,刘姝铭.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1(05)
- [2]基于DIS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整合研究[D]. 刘作志. 青岛大学, 2021
- [3]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D]. 黄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交互仿真支持高中力学概念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D]. 舒莉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6]《矿山岩石力学》典型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J]. 孙建,赵光明,刘增辉,李英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雨课堂实践在农业院校结构力学课程中的改革探索[J]. 黄剑峰,苗力川,杨松,龙立焱. 高等建筑教育, 2020(04)
- [8]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构建与实践——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J]. 郑训臻. 高等建筑教育, 2020(04)
- [9]结构力学实践教学建设研究与应用[D]. 吴俊.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3)
- [10]关于《结构力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J]. 朱亚林,李端洲. 科技资讯, 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