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论文_钟凯

试论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论文_钟凯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20

摘要:作为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广泛采用的现场施工工序,现浇混凝土施工必须重点关注裂缝的控制。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由此能够为同类工程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

前言:

混凝土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而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设计和施工不当均可能引发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如施工荷载不合理、楼板体型过长、预埋管线影响、后浇带施工不慎、水泥用量的不确定性等。为尽可能避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问题,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1设计因素

设计不当很容易导致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问题,如建筑平面出现形状突变现象、楼板体型过长、楼板的配筋不当、楼板内暗埋大量PVC线管、地基处理不当、混凝土设计标号偏大、忽视屋面板温度应力、房屋内出现异形板块等,这类设计问题必须得到重点关注。为避免上述设计问题影响现浇混凝土施工,设计师需在房屋四周阳角位置配置双层双向配筋、减小伸缩缝的间距、采用小间距与小直径形式配筋(应对楼板的温度应力作用)、关注PVC管线预埋对楼板有效截面影响、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屋面板、在混凝土设计中加入UEA等微膨胀剂、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类针对性设计措施可有效降低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1]。

1.2施工因素

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同样会引发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如施工荷载不合理、楼板上层钢筋挪移、预埋管线影响、水泥用量的不确定性、过分的抹平压光、养护环节的不当等,这类施工问题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避免上述施工问题引发现浇混凝土裂缝,施工单位需采用针对性措施,如施工荷载不合理问题可通过合理控制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科学的楼层施工计划制定、已浇筑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展开;对于楼板上层钢筋挪移问题,施工单位需加强钢筋的隐蔽性验收,并合理控制板面作业人员数量,针对性的临时通道搭建、楼板作业人员的综合培训、基于施工实际的部位整修、临时活动挑板的设置也能够较好服务于裂缝控制;预埋管线与现浇混凝土裂缝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施工过程可通过在管线上下加铺钢筋网、在管线上预先涂抹素水泥浆、在管线上预先缠绕铁丝等措施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很多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生产会出现水泥用量不足问题,这与水泥用量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联系,因此施工单位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配比,水泥浆用量也需要得到严格控制,通过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性,即可更好实现裂缝预防;混凝土内部的细骨料会因过分的抹平压光浮于表面,并最终引发龟裂现象,养护过程中温度的急剧变化、水分的补充滞后也会引发裂缝问题。因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需在最小程度内进行表面的抹平压光,混凝土养护质量也需要得到严格控制[2]。

2.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

2.1技术应用思路

在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中,综合控制技术具备较高实用性,该技术主要通过全面分析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综合控制,以此分析楼板内可能出现裂缝的情况,并针对性设计综合控制程序,即可通过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裂缝。裂缝情况分析需围绕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条件展开,如结构的类型与尺寸、混凝土的供应方式、场地条件等;在综合控制程序的设计中,需基于上文分析确定的裂缝容易出现位置、环节、类型开展针对性设计,如发现楼板中间部位较为容易出现裂缝,且裂缝属于干燥收缩裂缝,设计的综合控制程序应包括:“①尽量减少混凝土配比中水泥浆用量。②在最大收缩应力部位配置构造钢筋。③结合施工条件降低塌落度。④加强养护过程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不应追求过多的控制措施,而是需保证裂缝能够通过针对性、有效性均较强的方法得到较好控制。

2.2具体应用

在结构设计、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均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综合控制技术的应用需重点关注具体施工环节。以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为例,施工过程需重点控制施工温度、施工程序、混凝土养护,具体控制要点如下:(1)施工温度的控制。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度梯度是温度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而考虑到混凝土温度直接受入模温度和温度变化影响,施工过程必须重点关注入模温度和温度变化的控制。入模温度的控制需从原材料温度控制入手,对于夏季或我国南方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来说,原材料温度的控制需得到重点关注,由此开展的施工需避免使用散装水泥,并采用地下水作为搅拌用水,针对性的喷水降温、基于液氮或碎冰块的搅拌机内降温、混凝土运输距离的控制也能够较好服务于温度控制。对于我国北方冬季施工来说,混凝土浇筑后的防寒保温需得到重点关注,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基于模板余温的混凝土保温均可较好避免裂缝问题出现;温度变化控制需合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同时选用矿渣作为掺合料,配合针对性养护,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即可获得更为有力支持。如夏季施工应避免直接采用温度过低的地下水进行养护,冬季施工需做好混凝土防寒保暖工作。(2)浇筑程序、混凝土养护的控制。为减少混凝土间的约束,满足混凝土散热需要,施工过程需严格控制浇筑程序,并合理选用分段、分片施工方法,各施工段需针对性设置变形缝;混凝土养护的控制;施工单位应避免出现忽视混凝土养护的问题,良好的养护条件提供、合理的养护措施选用、科学的养护时长控制均属于其中关键。

3.实例分析

以某地长、宽分别为59m、39.8m的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为例,该建筑地上31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总面积分别为3209m2、45705m2,建筑的四层为转换层,一层至四层为商业用房,五层及以上为小户型公寓式住宅。工程采用的楼板厚度共三种,分别为80mm、100mm、120mm,配筋分别为6@150、8@200、8@150,均为双层双向配筋,大板块的四角部位、板的阳角与阴角部位均配有45°放射筋,且建筑不同层数采用不同强度的商品混凝土。

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各层陆续出现裂缝,裂缝多集中于建筑高层部分,三种板厚均存在裂缝,数量分别为71条、59条、64条,且多数裂缝存在走向规律,如上下层相同走向烈风,但同时也存在部分走向无规律裂缝,这类裂缝主要出现于距离墙根30~40cm处,以及与墙体成45°板的角部。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裂缝的出现与过多的预埋管线、局部现浇楼板上层钢筋挪位、养护工作不到位存在直接联系,80mm板管线较多部位未采取加强措施、钢筋践踏下移、养护措施及养护频率的选择不当属于引发裂缝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裂缝原因,在同类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基于综合控制技术针对性选用了预防措施,如严格监控混凝土配比、三方会签验收进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作为所以面板配筋、必要的角部配置放射筋、针对性养护,由此裂缝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结论: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存在较高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施工温度的控制、浇筑程序与混凝土养护的控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裂缝控制路径。为更好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混凝土徐变下的裂缝发展及应对也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万天俊.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与对策[J].四川建材,2018,44(08):247-248.

[2]刘建.基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15,41(32):91-92.

论文作者:钟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试论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论文_钟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