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关乎工程的质量安全,需要在施工中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可靠,因此就需要做好各项检测工作。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建筑材料,在应用中会受到温度、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其实际应用效果,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并有效、合理控制管理其质量,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控制要点
1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目标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严格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在水利工程开展中加强检测,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的现场检测方法,有效把控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本身施工规模大、原材料数量和类型多、机械设备多。因此,加强质量现场检测工作,能够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动态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在施工质量检测管理中,要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保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第二,在水利工程验收中加强检测工作,把好最后的质量关,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评价的关键环节。根据检测工作中得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其使用性能,使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其社会效益。
2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内容分析
2.1强度检测试验
关于混凝土强度,其建立在混凝土材料的基础之上,基于特定的工艺方法得到相应的建筑结构,从而满足工程的荷载要求,并发挥各项力学性能。事实上,混凝土强度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一旦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工程标准,会削弱建筑结构或构件的功效,甚至会对工程整体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精准获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必须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进行检测,对其中存在误差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避免对建筑质量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由此可知,以混凝土为基础的强度检测工作至关重要。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钢筋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所用混凝土构件、试件强度的各项试验检测标准。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验的样本应该从混凝土搅拌站选取,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待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对混凝土试件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并根据检测数据结果判断混凝土是否符合水利工程建设要求。
2.2抗压检测试验
混凝土抗压试验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主体试验内容如下:首先,检测人员需计划出合理的试验周期,围绕混凝土的稳定度、功能性以及水利工程的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保证试验周期一般控制在工程进行前半年以上。其次,需借助对应设备组件分析检测结果、检测数据的强度是否具有对比性,根据统计学统计方法,将检测数据、检测强度的均值在0.2-0.6g/min之间。同时,在抗压测试中需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地形情况进行探索。利用回弹测试法、拔出法测试法、射钉测试法的方法进行功能分析,结合指定采样操作和采样数据进行管件的抗压测试,探讨砼材料的回弹参数、弹性(范性)形变参数的承受值,分析采样材料的变化结果。根据材料耐力参数进行探索,提升抗压的标准。例如回弹测试法需使用超声波的监控方法对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功能性、操作效果进行指向控制,借助设备所呈现的曲线进行调研,统计不同环境下材料的抗压性能。
2.3钢筋锈蚀程度检测试验
水利工程中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检测,不但要检测强度,还要重视钢筋材料的检测,要能精准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的钢筋锈蚀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常常用到的检测方法为半电池电位法,此方法能够以专业角度检测钢筋材料,运用了专业锈蚀检测仪器,以观测不一样介质会给电压产生何种影响,判断分析钢筋锈蚀程度。
2.4混凝土密实性检测试验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中,密实性为主要检测指标。其密实性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若混凝土材料的密实程度不够,则水利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较差,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作业中,必须要做好质量检测。目前,密实性的检测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弹性波检测法。基于声波传播的理论,当遇到存在缺陷的结构时,声波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实现了对混凝土密实性的质量检测 [1] 。根据声波声速以及方向等,能够精准掌握水利工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具体情况,全面把握结构的密实性情况。②电磁波检测法。在混凝土检测作业中,运用电磁波检测法,对混凝土结构开展质量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大的质量缺陷。
3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控制要点
3.1加强材料把控
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检查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厂商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故意提供劣质材料,意图从成本上获取利益。对于这种情况,项目采购人员要加强把控工作,在采购时,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对厂家的市场口碑、用户反馈进行收集,确认厂家提供的是正规且优质的混凝土制作材料,并且要求厂家出示能够证明材料质量的合格证明,为保障混凝土质量打下坚实的根基。
3.2材料配比调整
材料的配比是影响结构强度的重要条件,混凝土的配比的合理调整,能够让结构整体质量更符合质量要求。其主要是指相关的各种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据的比重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主要因素。包括水量、砂率与灰比,这 3 种材料比重参数的调整是配比调节的重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更加严格的检验,确保每种材料的比重达到施工相关规范要求,之后再由相关监管单位去对完成配比的混合料进行审核,确保达标进行签发,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而且必须要避免擅自调整配比。其次是针对漏配或是错配问题必须加以重视,避免出现多配或是少配问题,对于这样的材料不可允许入仓。只有做好配比管理,才能保证材料的可用性,确保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材料配比问题而影响结构稳定性。
3.3混凝土浇筑控制
水利工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将钢筋表面和模板的杂物清除干净,尤其是要注意新旧混凝土交接位置的清理。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施工人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钢筋进行加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保证温度在15℃以上,尽量一次性完成浇筑任务,避免因浇筑停止或暂歇而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低下。施工人员要做好振捣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振捣施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的保养,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养,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待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施工人员要做好拆模工作,并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检测,及时处理裂缝等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工程建设的质量,对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和生产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和项目质量,必须针对混凝土进行检测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让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以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张许佳.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途径[J].江西建材,2015,03:135+137.
[2]何雨倩.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8,12:48-49.
[3]江锦祥.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18-219.
论文作者:虞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强度论文; 密实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