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化的商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对整个结构进行调整。部分学校为了寻求更为全面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要求。本文基于物联网环境下,首先分析了商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培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环境;商务管理;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没有对其进行特殊的定义,但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子商业课程设置、教学和网络环境的应用,这些都是信息基础的基础,借助先进的电子技术去进行商务操作,强化管理和运营,用于推动商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物联网环境下商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培养方案
商务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将电子科技看做是核心的活动,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有时候还需要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其中不仅有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还涵盖了网络技术、经济和金融等领域的知识。从中就可以看出,在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些既懂网络知识,又具备商务理论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从具体的应用来看,还存在着产业边缘化、专业单一化的问题,专业设置理应符合当地的发展需求,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人才上的支持。但是在培养的时候却同社会发展是相互脱节的,当学生在走出校园的时候,无法为该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手段落后,不完善的实践场所
商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应用能力,不断加强教学试验中的基础设置,这样才能更快的掌握一些商务理论和操作的技巧,但是由于我国商务管理发展得比较缓慢,真正可以进行网络交易和业务处理的企业实际上还是比较少的。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到企业中顺利实习,不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这样也会降低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师资队伍的落后
当下商务管理师资队伍一般是从计算机、商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师队伍中选择的,他们虽然具备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商务管理的经验。同时,当商务管理模式在不断更新的时候,部分教师接触新知识的适应能力较弱,所以无法将这些知识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此,在师资队伍组建的时候,就应该将重点放置在那些年轻的教师身上,这样才能大批量的去培养一些专业人才。
二、物联网环境下商务管理人才的培训策略
(一)健全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结构
当电子商务领域对于创新性人才需求量在不断提升的时候,各个院校在开展商务教学工作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该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诠释出当下人才的形成特点,为商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对商务管理这门学科进行精准定位,包含了管理型和技术型模式,无论何种方法,存在的主要目的还是适用于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在电子商务进入到信息化建设阶段的时候,商务人才不仅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最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用于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顺利实施。敢于去突破现有的管理局限,尝试着采用跨专业的方法,去培养一些复合型人才。第二,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置在主要的位置上,然后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获取知识的时候,也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宽他们的认知视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确保自主性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第三,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物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电子商业本身就是以网络、计算机基础为基础的商务活动,但是理论上主要是以管理学、信息学为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知识体系,然后在课程后期,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去进行案例分析训练,灵活运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
(二)通过“学中做”的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基础知识同专业知识的相互衔接,电子商业专业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为了培养一群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就应该将信息管理同商务管理结合在一起,方便学生去掌握一些工商、经贸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这样能够扩宽知识面,适当的增加一些教学内容,例如商务模拟、网站建设、维护等,扩宽他们的知识覆盖范围。借助校内物联网的优势性,让学生通过“学中做”的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由于这门专业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实践性质,而在理论性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加强内部实验室和实验环境的建设工作,将一些配套实验和实训环节添加进去。我国企业商务活动中,学生直接参与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而在校内构建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利用一些模拟软件,有效的弥补了学生实验不足的问题。另外,校园网络也是实现科研信息化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学生借助内部网络平台,实行网络贸易、商品运营,开店维护等,从这些实验环节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信息化时代下,为了培养商务管理人才的实验能力,还可以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一些专业的技能大赛中,例如企业经营中的沙盘模拟,组织一些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营销等,通过参赛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的操作方式,从而将其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
(三)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专业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这就要求各个院校要具备一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去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各个院校要吸收一些年轻的教师;另一方面,也要对原有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必要的实验,了解电子商务管理的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改进当下的教学水平。例如某院校在商务管理师资队伍的构建中,就采用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结合在一起,培训的过程中,采用脱产集中训练+企业实践的方法,其中包含了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等多个环节。在培训的时候,专家还给予教师留下了一些互动的时间,让两者可以自行交流,案例分析的时候,通过现场研究的方式,对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最后,一些企业也要助力学校的课程改革,在专业共建、毕业设计导向等方面实行深度合作,为推动商务人才发展、人才数据库建设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商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数量虽然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质量上却没有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因此,改革和完善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下发展的必然途径。物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主要是将电子信息看做是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去完善相应的商务运营活动,拥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化的培养方案,在理论+实践的模式下,培养一群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狄卫国,杨明. 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2]彭凯,杨应强,朱帅琦. “互联网+”环境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6):33-35.
[3]向亦斌. 基于多网融合的物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16(25):37-40.
[4]江振涛.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时代农机,2017,44(11):250-250.
[5]姜玲玲. 商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与培养体系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6):136-137.
论文作者:刘楠,朱靖,陈振华,蒋鹏,欧阳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商务论文; 专业论文; 人才论文; 教师论文; 环境论文; 学生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