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吸烟和预防毒品应该从年轻的学生开始_吸烟的危害论文

禁止吸烟和预防毒品应该从年轻的学生开始_吸烟的危害论文

禁烟、防毒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卫生部近期组织抽样调查,我国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例分别达到46%、45%和34%;在我国3.5亿烟民中, 未成年吸烟者达500多万。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到2000年时, 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吸烟率将分别到68%、59%和54%。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计,截止1995年底,在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中,80%是青少年。同时,还发现不少在校大中小学生吸毒的现象。作为培养接班人摇篮的学校应充分重视,找出源头和对策。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青少年学生吸烟、吸毒有以下的几种心理。

(一)

1.模仿心理

青少年,尤其是15、16岁的中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而判断是非的能力却较差,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只要感兴趣的,甚至有时不一定都有兴趣,也会去模仿。因此,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在吸烟,出于好奇、觉得好玩便模仿着开始吸烟了。久而久之,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烟民”。在对中学生吸烟习惯原因调查中,出于好奇、觉得抽烟好玩的,初中生占10.20%,高中生占13.35%。有少数学生当了几年的“小烟民”,但还不过瘾,看到别人吸毒,也感到好奇,想试一试,然后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榕城某中学的三位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吸烟,上中学后,看到隔壁邻居青年吸毒,便一吸成瘾,后到了戒毒所经过一年的戒毒才有所好转。

2.消遣心理

一些学生,特别是差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人生、前途、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认识,整天无所事事,闲着无聊,以吸烟来消谴解闷,这部分学生的比例相当大,初中生占24.49%,高中生高达29.41%。有少数学生在学校感到没有奔头,每次考试均是挂“红灯”,因此不愿意呆在学校,不少时间是在外面混,结交了不少“朋友”,而其中也有吸毒者,受到这些坏朋友的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影响,他们讲的“福”便是享用毒品,而误入歧途。

3.攀比“潇洒”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父母花在中学生身上吃的、穿的、用的钱越来越多,尤其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多,在物质需要方面,做父母的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因此,在一部分中学生当中,由于导向的失误,“高消费”的情况十分严重,而“攀比”则是“高消费”派生而成的一股歪风,其中,吸烟、吸毒也成了攀比的内容之一。这类学生往往来自个体户或经济较为富裕的家庭,他们抽的烟档次相当高。一些学生从某些媒体中,看到一些正在吸毒者“潇洒舒适”的样子,认为吸毒是“气派”,这种无知的赶时髦心理,在某些青少年中占有一定市场。

4.“社交”和不劳而获心理

当今青少年学生的活动面较广,“社交”活动也频繁,社会上的那些“烟酒不分家”现象也被中学生用作“交际”手段,这种类型的初中生占6.12%,而高中生则更多,竟占10.82%。少数刚毕业的大学生, 参加工作不久,在社会上还未站稳脚根,工资有限,受到某些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想多赚钱,但又不愿付出辛勤劳动。从某些影视和新闻报道中,看到贩卖毒品能赚钱,因此不顾法律的约束,铤而走险,企图以贩卖毒品来赚钱,这样,不知不觉也染上了吸毒。

当然,还有诸如为解除疲劳、帮助思考、跟着朋友同学伴吸等情况,所有这些心理状况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剖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限制、禁止,乃至杜绝学生吸烟、吸毒。

(二)

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根据科学家论证,吸烟与肺癌、鼻烟癌、冠心病等均有密切联系,美国死于癌症者中,有30%是吸烟所致,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的各个部分、器官都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尼古丁的侵害,大量数据说明,中学生吸烟比成人吸烟的危害更大。据调查,20岁开始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高10倍,15岁吸烟的人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的人,死亡率高55%。而毒品对人的健康危害更大。因此,香烟、毒品不仅是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物质鸦片”,更是影响他们茁壮成长的“精神鸦片”。具体表现在:

第一,吸烟吸毒是青少年学生结成“肝胆”的“粘合剂”。在社交场合,某些学生并不认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然而往往是相互间递上一支烟,彼此间的陌生感顿时消失,进而“臭气相投”,很快就结成了“哥们儿”,有所学校的三位高二学生,就是与社会上不良青少年以烟会友,以后又靠毒品而彼此结成“肝胆”,从而干了不少坏事。

第二,吸烟吸毒是青少年学生走向犯罪的“催化剂”。现在的学生所吸的烟,非名牌高档不沾口,他们手头有限的零花钱,远远满足不了那“快活赛神仙”的需要,吸毒要用的钱更贵,当口袋里的钱花光时,“烟瘾”却难以消除,于是,或者偷拿家长存放家中的烟,或者偷钱买烟,或者以盗窃,敲诈勒索,抢劫等手段来获得钱财,以满足其难以煎熬的烟瘾。我们对犯有这一类型错误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大约2/3以上的学生均沾有吸烟的恶习。

第三,吸烟吸毒是青少年学生精神颓废、学业退步、道德滑坡的“腐蚀剂”。由于香烟中尼古丁和毒品中的毒素主要是通过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害人体的。因此,吸烟对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被人们所忽视的危害之一是:致使学生智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我们不难发现,吸烟上瘾的学生,除了影响身体健康现象外,渐渐会成为学校或班级里的“双差生”,而那些吸毒者更是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精神状态。

(三)

青少年学生吸烟的日趋严重及吸毒现象抬头,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要扭转以往那种禁而不止的现象,至关重要的是要花大气力去澄清许多模糊认识,去纠正青少年学生吸烟、吸毒的偏差心理。

众多错误的奇谈怪论大致归纳有四:一曰:“大人能吸,我为何不能吸?”对持这种观点(或认识)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家中有人吸烟的,学生吸烟率,要比家中没人吸烟的高(初中生高11.7%,高中生高11.24%)。二曰:“吸烟吸毒可以提神”, 持这种看法的问卷中占21%,三曰:“吸烟有‘派头’、‘风度’”。四曰:“吸烟能广交朋友”。

为了提高学生不吸烟不吸毒的自觉性,近几年来,福州市教育、司法部门、广大大中小学校采取了以下一系列具体措施,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干预,把禁烟、防毒工作当作普法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来抓:

1.广泛宣传吸烟吸毒的危害性。福州市通过新闻媒介宣传吸烟,吸毒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以通过“认知”,达到“意行”之目的,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来纠正吸烟吸毒的心理偏差。许多学校也通过黑板报、专刊、广播进行宣传,举办征文比赛,观看录相等来加深理解,提高了广大学生不抽烟不吸毒的自觉性。

2.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咨询活动。有些学生从电影、电视片的镜头中,看到表演苦思冥想或伏案写作时,角色大多数吸烟提神,似乎在烟雾和毒品中可以寻找到“灵感”。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而这种误解却给学生产生了不良的诱导作用。为此,不少学校配合有关部门举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咨询活动,介绍一些对“灵感”阐述的名言。如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说过:“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我国著名作家唐韬在谈到戒烟的感受时说:“其实,抽烟并非提神,只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手势罢了。现在我不抽烟,写作起来不是同样有精神吗?……我现在看到别人抽烟就反感,倒提不起精神来了。”通过类似的心理咨询活动,来澄清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有的学校请有关专家来学校作报告,举办讲座,教育学生,“不要轻信传言,吸毒不能治病,它虽然有一时的快感,但却会危及你的生命。”

3.召开主题班会(活动)。福州不少学校采用各种形式介绍吸烟吸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名人戒烟的典型事例。学生戒烟大多数缺乏毅力,因此我们让学生收集诸如列宁以及保尔·柯察金等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青年时期戒烟的故事,同时,结合“史情”教育,让同学明白,吸烟和吸鸦片会严重地摧残身体健康,当年,外国侵略者以鸦片麻醉中国人民,使中华民族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而今,我们进行“四化”建设,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是难以实现的。这样,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效果较好。

4.进行现身说法。福州市有的学校把吸烟的同学集中起来,专门邀请过去曾有过二、三十年“吸烟史”的老师谈他们戒烟的体会,同学们听后反响很大,在座谈会上,同学们说:“烟瘾”那么大的老师都戒掉了,我们小小年龄还吸什么烟呢?也有的同学开始醒悟地说:“看来吸烟百害而无益,不然,老师也不会下那么大决心戒烟了”。

5.采用行政干预。不少学校重申校规校纪,采用各种行政措施来强化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对于个别屡教不改的“小烟民”,予以严肃的校纪处理,充分发挥纪律的约束作用。同时,学校重申“师德规范”,学校作为一方净土,规定老师不得在教室吸烟,不得在有学生在场的场所吸烟,并号召老师戒烟。有的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戒毒所访问那些曾经因吸毒而进戒毒所的青少年,请他们介绍自己为什么吸毒,吸毒后产生什么恶果,目前戒毒的情况等等。这些“反面”教材对同学们教育很大。

6.建立“无烟班级”和“无烟学校”。有些重点中学或品行教育搞得好的一般学校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讨论会、座谈会等,来提高同学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班级制定“无烟班级”公约。并向学校申报,在全校张榜公布,政教处将这项工作纳入“班级创先”评估活动之中,这种“乡规民约”式的制约与行政纪律约束,发挥了强有力的监督作用。一些有吸烟习惯的学生或慑于纪律,或慑于舆论而不再吸烟了。一些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成为“无烟学校”。

7.加强立体教育,优化社会环境。要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都能自觉不抽烟,不吸毒,需要家长、全社会统一行动,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家长要密切配合。福州市各中学除了抓好学校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外,还重视社会、家庭的配合。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要求,吸烟的家长要堵塞家中的“供烟”渠道;要不时向孩子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同时,希望家长应尽量少吸或不吸烟。对于已经染上吸烟恶习的孩子要在讲清道理之后,采取果断措施,坚决责成戒烟。有些学校还要求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吸烟的“蛛丝马迹”,细心的父母在孩子换洗的衣兜裤袋里或许能发现烟丝;在孩子睡过的棉被头也许能嗅出一股烟味,另外,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并经常询问其开支情况;注意孩子结交的朋友行迹,观察孩子身体变化情况(包括牙齿是否发黄,变黑等)。这些工作做好了,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除此以外,不应把香烟售给未成年的学生。对学生容易染上吸烟、吸毒的“两室三厅”等场所应加强管理。报刊、电视等新闻单位不做有关吸烟的广告,全社会都来进行干预,学校禁烟禁毒教育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标签:;  ;  ;  ;  ;  

禁止吸烟和预防毒品应该从年轻的学生开始_吸烟的危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