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聊城市环境监测中心;2.聊城市环境保护局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大力推进农业化建设进度,为确保农业种植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加强土壤质量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土壤监测工作概述着手,进一步分析土壤监测过程中样品收集的质量保证工作,并深入研究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控制工作,望对未来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控制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土壤监测;全程序;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前言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土壤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品质量,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社会各界都加大了土壤环境防治的力度。2016年5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土壤监测是掌握土壤现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并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为土壤修复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要提高土壤监测质量,提升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为相关部门做出土壤防治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土壤监测的概述
土壤监测工作主要由相关组织部门、工作人员以及设备仪器的具体要求构成。相关组织部门,也就是土壤监测规范化实验室,具备健全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体系,能够全面实现并执行土壤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需求,可以有效完成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全部参与土壤监测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确保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土壤监测期间使用的各类设备仪器必须要全面符合相关技术操作要求,并在监测应用前送至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此外,还要做好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为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控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壤监测期间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工作
2.1样品监测的具体方案
在土壤监测期间化验室要安排特定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义务、有责任收集资料、调查现场,编制相关监测方案,然后监测环节要根据方案实行。方案的内容主要由监测任务源、监测项目、监测方法、质量控制要求等组成。
2.2科学的采集样品
样品采集点位:根据《监测方案》,配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定位、拍照、记录,且不能随意更改采样位置。照片洗出后由监测人确认后签字,并和原始数据存档,确保样点位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器具:样点采集使用的工具、器材、设备使用前要进行干燥、清洁处理及检查,同时工具不能和样品土壤存在反应现象,以保证不对土壤与待采固废造成污染与损失。过程分析:采集2kg左右样品并放入事先准备的玻璃瓶或样品袋内。样品采集质控:每次采集的样品量要控制在现场平行样品的2成左右;若样品<5个,平行样要>1个。记录:采集完样品后,要及时的撰写《土壤采集原始记录》,要保证思路清晰、内容完整,然后由>2位监测人共同记录、签字,若要修改,应添加标签,切忌随意涂改。若有未完成事项,要做好备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录原件要合理保存,避免受损。
2.3样品采样点的布设分析
一是若采样点为农田土壤,则要以土壤状态优异、地形平坦、外界因素稳定的地点采样,像是低洼山脚等地点不适合作为采样点;若采样点为工业土壤,则不适合在生产车间与水泥层厚实的位置采样。二是不宜在通信设施,污水和雨水管网等易受破坏的公共设施周围的地点设采样点。三是不宜在水土流失严重,表层土壤容易破坏的地点采样。四是一般采样点应距离铁路或主要公路150m以上。当采样及监测工作完成后,一旦发现样点布设数目不足,要马上增加样点,继续实施采样测定分析。
2.4样品流转样品核对
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监测方案》中点位、项目、频次一致,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样品运输: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对于含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样品交接:由专人将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标签记录与样品登记表,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3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控制
3.1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过程必须坚持保持样品原有的化学组成,不能被污染,不能把样品编号弄混淆的原则。制样间应分设风干室和磨样(粉碎)室。风干室朝南(严防阳光直射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制样时应由2人以上在场。制样结束后,应填写制样记录。
3.2样品前处理
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差异,造成不同的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形态的复杂和多样性,其生理活性和毒性有很大差异。土壤与污染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样品处理方法及测定方法各异。应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和监测项目,选定样品处理方法。
3.3数据合理性分析
土壤样品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分析也是监测数据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1)与执行的标准进行比较。通常土壤监测的项目中有明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若监测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明显大于标准值范围内的,应查找出现异常数据的原因。(2)与历史数据相比。搜集过往的采样点土壤监测数值范围,尤其是一些常规性的监测工作数值,若是同一监测点位、同一时期获取的数据与之前所搜集到的多年监测数据有明显较大变化的,尤其是个别监测项目值的变化较大的,要将其列为可疑数值,进行合理性分析。
3.4质量控制精密度和精准度
就土壤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精准度而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控制精密度,每一批次样品项目务必要分析选取2倍平行样品,如果样品在5个以内,则务必要收集1个以上的平行样品,再由分析人将样品归入明码平行样品当中,如果二者的监测结果一致,或平行样品监测结果的相应偏差数据在标准范围之内,则视为合格;但如果平行样品的监测合格率小于95%,则务必要再次收集样品进行再次监测,并再增加2倍平行样品进行监测比较,反复监测确保合格率大于95%后,才可结束监测。另一方面,控制精准度,在样品监测全面满足控制精密度要求后,监测技术人员须对质量控制样品和规范样品进行对比,如果选取监测的项目不具备质量控制样品,则须利用加标回收试验对精准度进行监测。同一批样品当中,随机选取20%的样品,利用加标开展回收监测,当样品数量不满10个时,则要合理增添加标比例,每批同类型样品试样过程中,加标试样务必要大于1个,同时确保加标回收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加标回收合格率低于70%,则有必要对不合格的样品进行回收率监测,须额外增加10%-20%的试样,直到整体合格率超出70%为止。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监测是帮助人们掌握土壤污染现状的重要手段,做好土壤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就需要从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监测设备、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到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审核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土壤监测所获取的数据具有“五性”,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修复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廖京勇.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1):194-195.
[2]邢书才,田衙.水污染分析校准用硒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34(4):367-368.
[3]黄露娜,覃洪森.关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6):150.
论文作者:1苏可,2常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样品论文; 土壤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保证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程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