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论文_李源水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理疗康复科 4145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在吞咽障碍上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诊治的88例脑卒中过后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实行研究,并对其选择了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的医治措施。在实行医治的前后选择洼田氏的饮水试验、吞咽能力的评价方法与吞咽障碍的水平评分实行评价。结果:在医治结束以后,患者在洼田氏的饮水试验、吞咽能力的评价方法与吞咽障碍的水平评分明显要优出实行医治以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针刺能将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的障碍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针刺;老年

脑卒中是诸多血管源性的脑病变而使脑功能出现障碍,是急性的脑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弥漫性的脑功能发生缺损临床的事件,是当下给人类的生命质量造成影响,给患者各项的功能造成障碍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1]。在患有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发生障碍中,最为多见的并发症就是吞咽发生障碍,此并发症能对患者临床上的预后造成显著的影响,可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增长住院的时间,增加发生残障的几率,甚至还有可能由于误吸而使肺部受到感染而危害到患者生命的安全。本文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诊治的88例脑卒中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实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选择了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的医治措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此次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诊治,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72~83岁,平均(73.2±5.3)岁。其中有20例是脑梗死过后留有后遗症的患者,68例是脑出血为急性留有后遗症的患者。纳入标准:(1)经过相关的检查并得到确诊者;(2)年龄超出70岁者;(3)生命体征表现平稳且意识清晰者;(4)可以配合检查和医治者;(5)知情并且愿意参加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认知方面障碍,无法有效配合医治者;(2)并发了严重的肝功能、心功能障碍,没有完成此次医治者;(3)晕针情况较为严重无法完成此次医治者。

1.1方法

针刺的方法:头针选择大脑对应的皮质区,穴位选择太冲穴、玉液穴、金津穴、天突穴、廉泉穴、丰隆穴、三阴交穴、扶突穴、翳风穴等。穴位处需要选择75%的酒精实行消毒,选择1.5寸的毫针进针。在廉泉穴位是得气为度,刺针的方法需要选择泻法;翳风穴是刺向患者喉结的方向,让针感传递到咽喉部最好。左金津穴位和右玉液穴位选择三棱形的针实行点刺出血,每周2次,需要注意消毒。在天突穴位需要先直接刺入0.2寸,随后把针头朝下,紧靠着胸骨柄的后方刺进1寸。务必要严格的掌握针刺的深度与角度,避免将肺与有关的动静脉刺伤。剩余的穴位根据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毫针,都选择平补平泻的方法,需要留针20min;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次。需要一共针刺伤3个疗程以后实行评估。康复训练的措施为:1 基础训练。(1)每天实行2次,每次10min的咽喉部冷刺激和空吞咽;(2)每天实行2次,每次10min声门闭锁的训练。摄食的训练。2 通过基础的训练,在患者吞咽的功能到达5级的时候,实行摄食的训练。选择安全且有代偿效果的体位,通常患者的躯干应选择30°的仰卧体位,头部需要向前屈,对偏瘫的侧肩部需要使用枕头来垫起,而辅助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健侧。食物需要坚守先易后难的原则,摄食量需要先以少量的3ml试之,随后酌情增添。3 吞咽障碍的综合训练。应增强在对口腔的功能增强训练时,需要提倡积极的综合训练,包含了上肢的进食动作、排痰方法的指导、肌力的训练、选择的辅助具和使用、进食前后患者保持口腔上的卫生与食物调配等。4 吞咽障碍的理疗仪器医治。选择美国生产的吞咽理疗仪器来对患者局部的吞咽肌群实行刺激,频率在3.8mA,每天1次,每次需要实行20min,1个疗程为6d,中间需要休息1d,在实行第2个疗程。5 心理的疏导。给患者介绍病情,帮其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消除患者抵抗与忧郁的心理,让其可以积极的配合医治。

1.2 效果判定

选择洼田氏的饮水试验、吞咽能力的评价方法与吞咽障碍的评分制度来实行疗效评判。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²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患者医治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

在疗程结束以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洼田氏的饮水试验与吞咽能力的评分情况上都要好于医治以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2:

3讨论

伴随着中国不断加快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也在逐年升高。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常因为吞咽中枢受到损伤,出现吞咽障碍,让患者在进食吞咽的准备前期与口腔期的障碍较为严重,使咀嚼、食块的形成与食块的移送变的特别困难[2]。

吞咽功能发生障碍属中医学当中的喉痹、中风与暗痱等范畴,此疾病的发病是因为脏腑功能出现混乱,瘀血阻滞,痹阻脉络与气血逆冲所引起[3]。所以康复配合针刺实行医治,主要是以活血疏经通络、理气与将脑络瘀滞疏通为主[4]。针刺是医治脑卒中留有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措施,其对于缺血性的中风修复、保护和对机制内在实行调节有着特别的意义[5]。而对患者吞咽功能实行康复的训练,从一方面上可以将神经系统可塑性与修复的能力提升;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咽部肌群与口腔发生废用性的萎缩,增进吞咽气管的血液循环,增强咀嚼肌与舌肌的运动,将吞咽反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升,进而将脑卒中过后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改善,在最大程度上将患者残存的功能发挥,提升其生活的质量[6]。

综上所述,选择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的医治措施来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在吞咽出现的障碍可以显著改善,并且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凤萍,许梦雅,刘合玉等.针刺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84-4985.

[2]彭俊峰,李彦杰,李鸿章等.针刺和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4):310-311.

[3]尹正录,孟兆祥,薛永骥等.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2):916-919.

[4]武平,梁繁荣,于白莉等.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8):733-736.

[5]武平,梁繁荣,李瑛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1):45-48.

[6]夏文广,郑婵娟,朱遂强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614-619.

论文作者:李源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论文_李源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