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运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行序贯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复插率,VAP发生率及死亡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呼吸衰竭可引发患者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其引发因素较多,危险性较高,特别是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及致残率,因此,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需采取正确方法进行抢救[1]。在临床中有创机械通气应用较广,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但临床观察发现[2],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且预后较差。近年来,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有创机械通气,取得较为显著效果。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3.6±4.5)岁,呼吸频率(24.2±3.5)次/min,呼吸衰竭原因:20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为呼吸中枢损伤;5例为肺血管栓塞;2例为其他;对照组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4.1±4.2)岁,呼吸频率(24.5±3.2)次/min,呼吸衰竭原因:19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为呼吸中枢损伤;4例为肺血管栓塞;3例为其他。纳入标准: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气管插管前,选择美国伟康Esprit呼吸机,并采用双肢双管面罩进行连接,以水平正压支持通气,2h后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当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后,对患者气管插管进行拔除,并给予无创面罩双肢双管连接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撤机时间。对照组则单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复插情况,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患者院内死亡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在SPSS19.0软件中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衰竭是肺部通气严重功能障碍,其引发因素较多,如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神经中枢损伤及肺血管疾病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具有较高死亡率,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抢救[3]。在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有创机械通气为传统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但临床观察发现[4],由于该种通气方式为有创,因此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预后。且有创机械通气带机时间较长,患者易出现呼吸机依赖,在撤机时较为困难,多会出现气管插管复插现象。另一方面,有创通气对医护人员操作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发展及成熟,较多学者认为[5],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辅助撤机方法,具有较好效果。序贯机械通气是指在保障患者进行正常通气情况下,在其尚未出现呼吸机依赖时,便对呼吸机进行撤除的一种通气方式。在临床中,患者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过程中,提前对其进行拔管,虽尚未满足拔管条件,但可改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有创通气时间,进而减少因有创通气时间过长而出现的拔管困难问题,同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对于在何时对患者进行提前拔管,多数学者认为[6],可将“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切换点。有研究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进行对比后发现,前者因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其监护时间随之缩短,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气管插管复插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时,对拔管及撤机时机把握最为关键,有学者指出[7],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感染基本控制情况下可拔管或撤机,而有学者认为是在肺功能恢复良好情况下进行,而目前最被认可观点,是需符合“肺部感染控制窗”条件时才可改用无创正压通气。综上所述,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撤机难度,应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雪彦,赵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20-421.
[2]李翠.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8(17):4818-4819,4820.
[3]袁顺蓉,刘南伶,杨三春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9):1176-1178.
[4]魏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43-144.
[5]杨龙峰.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3):398-399.
[6]张立军,陈英华,王亚伟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19(2):42-44.
[7]陈坤,周宝银,张爱观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62-64.
论文作者:陈劲,李双权,龚红政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机械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机论文; 气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