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甘肃 金昌 737100)
【摘要】目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中不应用尼可地尔,观察组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较低,且在治疗完成后观察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观察者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有8例,所占比例为27.59%,观察组中有3例,所占比例为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并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尼可地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083-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日趋严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手术机械性损伤却记忆的导致血管内皮被破坏而出现炎症,最终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产生[1]。为此本文从我院选取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探究分析了尼可地尔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组患者29例:观察组内有19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66.3±3.2)岁;在对照组内有1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61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65.9±4.1)岁。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完成手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减压、抗凝以及降脂治疗。
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口服,1天3次,1次5毫克[2]。
1.3 评价标准
血液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在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各抽取5毫升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检测过程采用酶联免疫法。
血管舒张功能:采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以及内皮素水平。
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不良事件主要指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并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并以χ2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
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较低,且在治疗完成后观察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有8例,所占比例为27.59%,观察组中有3例,所占比例为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046)。
3.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救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则是一种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措施,但往往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时,患者已经出现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而最终的治疗效果往往由是否及时接受治疗所决定,为此也就要求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时,应该在病情稳定期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促使狭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血液流通的技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在该手术的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对患者的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可能导致局部或系统性炎症的发生,最终对血管功能以及结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这也就要求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不仅要进行降压、降脂以及抗凝治疗,而且应该对炎症反应进行治疗干预。尼可地尔属于硝酸酯类药物,不仅具有多种药物作用,同时可促进钾离子开放而降低钙离子内流,最终实现舒张血管平滑肌的目的,在提升心肌细胞血流灌注的同时也降低了心脏前后负荷,并且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综上所述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采用尼可地尔后,可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庞志华,姚朱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口服尼可地尔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02):331-333.
[2]宋新.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6):74+76.
[3]马永娜,张君实.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06):414-417.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术后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尼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