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古诗词诵读与研析中提高农村孩子写作能力为核心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目前农村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最后从培养想象,训练能力;再现诗境,对比现实等多个方面提高农村孩子写作能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使学生心灵得到放飞,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小学;古诗词;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90-02
古诗词诵读教育一直都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是必然要求。诵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了解与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进而陶冶自身情操,促使学生能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积累写作手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技巧和能力。所以,若是从文学角度展开分析的话,古诗词诵读与研析,对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来看,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不仅能规范学生口语及书面语表达,还能充分激发农村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古诗词诵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
1.1 规范学生口语及书面语表达
普通话作为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要求语音标准,还需要词汇词语正确规范,而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不仅能规范学生口语及书面语表达,使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还能促使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总结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由此可见,古诗词诵读教学不仅属于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更能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1.2 充分激发农村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古诗词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和主题鲜明等特点,在加上农村小学生正在处于想象力极为丰富的阶段,该阶段学生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理,一旦看到一些新奇的文字或者是图画时就会展开自己想象,而古诗词具有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更是让学生根据诵读的古诗词以及自己理解的内容,构建出生动的画面与场面。所以,诵读古诗词可以把古诗词当作载体,进而创造古诗词画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1.3 使学生领会古诗词韵律所在
众所周知,古诗词属于讲究韵律节奏的经典,只有在诵读古诗词过程中遵循一定诵读规律和诵读技巧,并教会学生古诗词诵读的抑扬顿挫,才能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字词之间的节奏停顿和变化,进而领会到古诗词存在的语言、韵律美。长时间下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2. 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农村的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存有对教学缺乏重视、农村教师偏于老龄化、诗词诵读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将针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展开深入分析:
2.1 针对教学缺乏重视
伴随我国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不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过多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以最终考试成绩分数作为教学目的,再加上古诗词在低年级考试中占据比例较低,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且流利的读完就可以,没能分析教学方式是否适应于学生。根据上述现象可看出,教师只是为了能完成教学目标才去教学,并没有花费大量心思和时间,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存在的内在美,更是没有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精髓所在,农村孩子在学习古诗词中只是体会到了枯燥的背诵和默写。农村孩子长时间处于该教学背景下,不仅会对学习古诗词失去学习兴趣,更是无法针对古诗词诵读给予重视。
2.2 农村教师偏于老龄化
相对于农村教学而言,由于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且教师工资偏低,促使很多年轻教师迫于社会经济压力下外出工作,部分教师去城市中应聘私立学校担任教师,而部分教师则是辞去原本职位投入到工资高的行业中。此外,在加上农村普遍都存有教师紧缺问题,所以致使教师资源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使得农村不得不进行聘请一些民办教师,尽管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是只要能看懂低年级课本就可以,但大部分民办教师都是老年人,因为年轻人嫌工资太低不愿参与教学。所以大部分农村教师都是属于年龄较高的教师为主,由于大龄农村教师没有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且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都是依照自己以往教学经验为主开展教学,从而造就了大龄农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知识老化等问题产生。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方言进行教学,不仅无法给予学生正确且规范的指导,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针对农村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2】。
2.3 古诗词诵读时间不足
根据目前农村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都是以逐字逐句讲解为主,朗读背诵为辅,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若是长时间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诵读教学枯燥无味,还会促使古诗词自身具备的独特魅力和意境荡然无存。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利用几分钟时间象征性的让学生进行诵读,并没有在学生诵读的过程当中给予正确指导。这样一来,不仅会让学生形成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还会扰乱课堂教学纪律,使得学生无法针对古诗词进行长时间诵读。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因为遭受教师思想观念影响,认为古诗词诵读不重要,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诵读,完全忽视了针对学生的管教和督促。
3. 在古诗词诵读中提高农村孩子写作能力的方法
基于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存在的对教学缺乏重视、农村教师偏于老龄化、诗词诵读时间不足等问题为依据。从运用古诗词益人心智;培养想象,训练能力;再现诗境,对比现实等多个方面,针对古诗词诵读中提高农村孩子写作能力的方法,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3.1 使古诗词益人心智
比如:当学生在诵读《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给人的感受。其中“横看”指的是从正面进行观察庐山,进而感受到庐山的雄伟奇特;“侧看”则是指从侧面进行观察,从而感受到庐山又变成了高挺俊俏的山峰;其中“远、近、高、低”指的是观察人员角度的变化;“各不同”主要是针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描述。在整首古诗词中诗人一共使用了十四个字突出庐山特征,而且不同角度还会观察到不同感受【3】。通过熟读之后不仅能加深学生印象,还能通过古诗词达到益人心智的主要作用。
3.2 培养想象,训练能力
想象作为拓展学生思路的主要方式,那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把“百放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让学生敢于把自己在诵读中见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比如:当学生在学习《悯农》这一首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能根据这首古诗词进行模仿写作。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都有所差距,再加上农村的孩子要比城市更加成熟些,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避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完成创作,不仅使得学生充分表达了真情实感,更是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3 再现诗境,对比现实
写作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建而成。一部分是根据挑选出的古诗词,借助再现诗境、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呈现古诗词中值得被赞美的情怀品质;另一个部分是通过营造情境的方式,对比现实做好铺垫,而且第二部分也是运用议论抒情性语言,在实际生活中概括情怀品质的行为表现方式之一,能够有效借古论今,进而避免议论性文章出现孔洞说教等现象。比如:当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一古诗词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诗境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古诗词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形象【4】。然后在通过对比现实生活,如:现实生活中存有的瀑布,借助对比的方式写作两者存在的不同之处以及特点。
3.4 抒发感受,加强锻炼
写作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素材积累,还需要加大日常练习,只有在练习过程中才能实现文从字顺,从而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能够针对古诗词的理解实现自主创作,进而抒发自己存在的独特艺术情感。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归园田居》这首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有关这一首古诗词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针对作者情感进行体会,并且还要从自己角度进行开始写作练习。那么当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先从本首诗词的意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作为出发点,写作:难道只有掌握权力和拥有财富的志向属于伟大的,而向往田园和归隐山林的志向就描写等。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无不透漏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自然怀抱的渴望,这段文字正是陶渊明归隐生活中抒发的情感体会。这时,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行体现古诗词对当AI写作作的价值和意义。从多元角度创作思考与联想,不仅能加大学生的写作锻炼,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存有对教学缺乏重视、农村教师偏于老龄化、诗词诵读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农村教师能够基于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基础上,让学生从根本上全面了解诗词,并且还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每个写作手法的使用,而当学生自己再次进行诵读古诗词时,就会根据诗词内容及其意境进行断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恒丽.撷取古诗文英华提升写作能力[J].明日,2018,000(027):P.172-172.
[2]蔺明珠.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与写作能力的提高[J].文教资料,2018,(10):37-38.
[3]崔文玲.小学生古诗词诵读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9):80-80.
[4]熊十华.古诗词鉴赏能力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2):99-100,103.
[5]臧迎春.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J].魅力中国,2018,(30):14.
论文作者:张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写作能力论文; 庐山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孩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