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三大致癌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致癌物论文,三大论文,生活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曲霉毒素(AF)、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类(NNC)和以苯并[α]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PAH)是生活中的三大致癌物。
一、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或寄生曲毒等少数几个菌株产生的代谢物,这类毒菌的孢子分布极广,土壤中尤多。任何食品只要能支持适当的霉菌生长,就能产生此毒素;只要霉变,就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尤其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小麦、黄豆、马铃薯、乳及乳制品等;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氰化钾还高,其毒性和致癌作用主要在肝脏。可损坏动物肝脏,引发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是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黄曲霉耐热,一般的烹调加工法均不能彻底破坏黄曲霉毒素。因此,生活中粮油及其制品在保管时,应严格控制霉菌生长条件,注意防霉,一旦霉变,应予以剔除或搓洗,或利用紫外线照射,高温、高压处理。最好不再食用。
二、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是指亚硝基连接在氮原子上的化合物,包括亚硝胺和亚硝酰胺两类。1956年Magee和Bamess首先发现二甲基亚硝酰胺有致癌性。现已发现有近300种此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特别可能诱发肝癌、鼻咽癌、食道癌及胃癌。
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以微量水平存在于空气、水、土壤、食物、烟草和农药等之中。其前体物中的硝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蔬菜中含量较高。室温下贮存食品可迅速促进NO[-][,3]转化为NO[-][,2];白菜、酸菜在缺氧条件下腌制贮存,NO[-][,3]可大量还原成NO[-][,2]。腊肉、香肠、火腿、罐头等肉制品在加工时,为了具有防腐、发色和赋香,常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蛋白质较丰富而质量较差的鱼肉制品中(无论晒干、烟熏或装罐等),都有胺存在,其含量随其新鲜度、加工过程、贮藏时间和贮藏方式而变化。香烟和烟雾中均含有挥发性的亚硝胺(如二甲基亚硝胺)和非挥发性亚硝胺(如二乙醇基亚硝胺)。
为了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应常食用新鲜蔬菜,少吃或不吃腌熏食品及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肉制品;多食富含维生素C、E的食品,例如,萝卜、豆芽、南瓜、莴苣、芹菜、卷心菜等。在这类蔬菜中,含有能分解亚硝酸盐的酶而解毒;多食富含咖啡酸、氯原酸的咖啡,以及茶叶、猕猴桃等,因它们具有明显减少体内亚硝化作用;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乳和乳制品、猪肝、蛋、鲫鱼等,均可加强机体的免疫机能,预防肿瘤的发生。
三、苯并[α]芘
苯并[α]芘又叫3,4-苯并芘,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分子式为CH[,20]H[,21]。这种物质属前致癌物——即本身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直接诱发癌症,但在体内经代谢作用后转化成一种终致癌物。它可导致皮肤癌、胃癌、肺癌、呼吸道癌、阴囊癌等多种癌症。
苯并[α]芘主要是各种燃料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性气氛中热分解而生成的。如民用煤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许多细菌、原生物、淡水藻类,以及某些高等植物,都可以在其组织内合成苯并[α]芘。苯并[α]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食品、腌制食品、烟草,以及煤、天然气、石油等矿物质和煤焦油、沥青之中。
苯并[α]芘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
①从大气飘尘中通过呼吸器官吸入,或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②含苯并[α]芘的食物因人的食用,形成食物链产生累积效应;
③人体主动或被动的吸烟。
因此,为了健康,应保护环境,不吸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少吃或不吃腌渍的食物。